200元的晚清香爐估價800萬元,打碎了還值70萬元?

盛世興收藏。歷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古董收藏,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而一些遊離於法律灰色地帶的“古董拍賣騙局”卻引成千上萬人入彀。

記者採訪發現,一些拍賣行醉翁之意不在酒。幫收藏人拍賣是假,收取會員費或拍賣費是真。部分拍賣行對收藏人的藏品虛開高價,引得收藏人滿心歡喜,隨後再不斷向收藏人收取會員費、拍賣費等。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花了200元購入的一個被稱為是晚清時期的民間香爐,拍賣行估價先從30萬漲到800萬元,再跌至70萬元?

這個200元的晚清香爐,到底經歷了什麼故事?


200元的晚清香爐估價800萬元,打碎了還值70萬元?


聯合調查

——記者實地調查古董拍賣的“真”與“假”

第一站

晚清時期香爐,200元購入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廣州文德路上的廣州文物總店。在店內一番搜尋,記者在琳琅滿目的貨架上看中了一個陶瓷質地的香爐,標價人民幣200元。

記者向店內工作人員瞭解到,這個來自晚清時期的香爐造型古樸、平實有種厚厚的年代感,價格也不貴,只要200元.

有了這麼一個沉甸甸的寶貝,記者試圖將他轉手出去,找一個拍賣行來為自己操辦拍賣事宜。

第二站

拍賣行估價30萬,需交3萬會費


接著,記者在網上搜索拍賣行,並看中一家名為“聚藝”的拍賣行。根據網上地址,記者來到拍賣行所在地——天河區林和中路。

記者獻上自己的晚清香爐給該拍賣行工作人員觀察。觀察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香爐,陶製的香爐,很少。我們能幫你拍賣,但是具體價格的空間你們自己評估下。基本上都是客戶過來自己定價的,定一個起拍價。”

記者回道:“我是想著你們開一個價格,看我能不能接受。”

“那我問你,起拍價30萬元,你們能不能接受。”對方給出了一個起拍價。記者聽完大吃一驚:200元買進,轉手就能值30萬元起拍價?以這家拍賣行估價,這隻香爐不到一天時間身份暴漲1500倍。

該名工作人員補充道:“我個人建議,您自己跟家裡人商量,要確定哪個價格,委託我們公司來做。我們公司是會員制,一場拍賣會,一場交易會,費用的話,因為我們是終生的,基本在三萬左右。一年如果無法成交的話,第二年繼續。第一年沒有賣掉,第二年不用再交費了。基本吧三到五年能成交。”

看到要交大額度的會員費,記者藉故離開了此間拍賣行,來到了下一站。

第三站

晚清香爐變明朝宣德爐,估價800萬起


記者來到天河區的大中拍賣行。在這裡,這個晚清時期的香爐價格在30萬元的基礎上再翻了近26倍,產出時期也變得更久遠了。

在大中拍賣行裡,客服人員對記者遞來的香爐也是愛不釋手。對方向記者介紹道:“這種一般是明宣德時期的,叫宣德爐,一直以來都是很出名的。如果說宣德年的話,肯定值錢,價格基本在八九百萬以上的。”

心想200元的香爐能800萬起拍,記者難以置信,馬上質疑他們估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對此,客服人員馬上表示,只要記者交500元鑑定費,他們明天可以安排專家來鑑定一下。

香爐碎了,膠水粘好還值70萬元


第二天,記者帶著香爐再次來到大中拍賣行,想讓專家鑑定個究竟。和昨天不一樣的是,記者“不小心”將香爐打碎了,裂了兩塊。記者以為已經破碎的香爐不能再拍賣了,但是工作人員竟勸記者說:“寶物是可以修一修再賣的,粘好了,影響不是很大。”

見對方堅稱香爐修復後還能拍賣,記者同意了鑑定。按照對方的要求,記者繳納了500元的鑑定費。鑑定畢,該名拍賣行的“鑑定專家”告訴記者,這個香爐來自明代,到了清代時期已經基本上沒有這種陶爐了。對著這個裂成兩塊的香爐,該專家還強調了“要好好粘一下”。

記者隨即表示,自己對寶物修復一竅不通,對方又馬上表示拍賣行可以代勞。專家說:“這個到時候用502幫你粘下,粘好了影響不是很大的。”接下來就是談拍賣事宜了。對方表示,這個陶爐在香港的市場好一些,大概拍賣費用兩萬五。


200元的晚清香爐估價800萬元,打碎了還值70萬元?


香爐破碎後,拍賣行表示用502膠水粘好後還值70萬元。

那已經破碎了的香爐能拍多少錢呢?

該工作人員稱:“七八十萬吧。”

專家

北京故宮研究院研究員楊靜榮:

“讓拍賣行8萬塊錢收了,你問他要不要?”


同一個香爐,三家拍賣公司給出的鑑定結果是天壤之別,記者200元買入,到起拍價三十萬,再到八、九百萬,摔爛了變成七八十萬。

那麼,到底這隻香爐值多少錢?

已經完全失去鑑寶能力的記者,輾轉找到了北京故宮研究院研究員楊靜榮。

在一番鑑定後,楊靜榮作出了鑑定結論,香爐是來自晚清時期。“這件東西是老的,但不是特別老,是清代的,屬於民間陶瓷。”楊靜榮建議,若是類似收藏人想拍賣,一定要找有責任的拍賣行,拍賣之前不收任何錢

聽完記者講述這個香爐所謂估值的高低起伏,楊靜榮打趣說道:“那你說,既然值800萬,那我不貪心,讓這些拍賣行8萬塊錢收了,你問他要不要?”

事情發展至此,其背後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

這個香爐在短短几天的時間裡,身價大起大落。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如此拍賣行而言,幫收藏人拍賣是幌子,收取會員費或拍賣費才是真。虛開一個高價,讓收藏人滿心歡喜,然後請君入甕再賺取會費、拍賣費、鑑定費,至於最後能不能拍賣出去,對於拍賣行來說並不重要。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