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旅遊達人蘇東坡遊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臺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蘇軾作為資深旅遊達人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每到一處都不忘記打卡,並且發個朋友圈。蘇軾在山東密州(州治諸城)為官時,在政務之暇,蘇軾登山臨水,仰望密州,發了大量的“朋”。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小夥伴們,

讓我們跟隨著蘇軾的腳步,

刷著蘇軾的“朋友圈”,

一起來遊覽吧!

超然臺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超然臺,始建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系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知密州時所建,作為登高遠眺、吟詩作賦的場所。其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意,將其命名為“超然臺”。蘇軾深愛此臺,親筆題寫了“超然臺”三個大字,並作散文《超然臺記》,以志其事。蘇軾知密州兩年多,著有詩詞歌賦200餘首。其中傳頌千古的中秋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中秋節他在臺上飲酒賞月時即興而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自熙寧四年蘇軾自請出京至此已整整五年,與弟弟蘇轍也已七年沒有見面了,政治上失意,加上懷念久別的親人,在月圓風清的中秋之夜,對月舉杯,情思萬端,即興寫下這首冠絕古今的中秋詞。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當年蘇軾登臺,“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其東則盧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 後人將“超然四望”列為諸城八大勝景之首。

今登超然臺,近則高樓林立,商場櫛比;遠則南有常山民間藝術收藏博物苑、馬耳山森林公園,北有國家水利風景區濰河公園、舜帝故里諸馮之大舜苑、楚漢相爭濰水之戰之韓信壩,東有高等學府崛起於盧山,西有恐龍谷地質公園、恐龍博物館。輝煌多姿的古代文明與蓬勃發展的現代文明,融於一體。青山綠水,共沐堯暉。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跟随旅游达人苏东坡游诸城,打卡第一站超然台

為弘揚超然文化,使諸城地方文化重揚國內外,諸城市委、市政府斥資7000萬重修了超然臺。重建超然臺本著“歸其舊制、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原址設計重建。臺高10.74米,臺上樓宇再現了當年蘇軾“把酒問青天”的浪漫意境,同時恢復了部分城牆,長151.8米。

通過內部陳列展示,將其建成了國內最大的蘇東坡紀念館、一流的蘇軾文化研究中心。如今,千古月依舊,每逢深夜,它還會照到重新矗立的超然臺上,高爽敞亮的山堂裡燈燭熒煌,蘇學士與賓客們笑談、吟詩和舉杯相碰的聲音如在耳邊...

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