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包攬57艘850億元超級訂單,中國一艘都沒撈到!到底差在哪?

近日,卡塔爾發出100艘超級LNG船大訂單。此事一出,立刻吸引了大量造船廠商的注意。中國船廠、日本船廠等有力一眾的競爭者都在盡力爭取這份“肥肉”。然而最終,這份價值850億元的超級訂單全部花落韓國,中國和日本船廠則沒有能夠瓜分到這筆超級訂單。

卡塔爾石油公司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訂造至少100艘這類LNG船。其中40艘為確認訂單,另外40艘為備選訂單,還有至少20艘將會替換該公司老舊的LNG船,而這也將成為LNG船建造史上規模最大的訂單。

韓國包攬57艘850億元超級訂單,中國一艘都沒撈到!到底差在哪?

韓國船廠搶下這筆巨大的訂單,在讓人豔羨之外,不禁還讓人思考:為什麼是韓國船廠?我們中國的制船業差在哪裡?

01

LNG船到底是何方神聖,讓眾多大型廠商趨之若鶩?實際上,LNG運輸船是國際公認的“三高”產品,是在零下163攝氏度(-163℃)低溫下運輸液化氣的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基本都在12.5萬到22萬立方米左右,屬於專用船舶的一種。正因為它的重要性和製造的困難性,LNG也被喻為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

作為全球頂級液化天然氣公司,卡塔爾天然氣公司在安全和成功交付重大項目上成績斐然,其中包括45艘Q-Flex和Q-Max船舶的建造。這些船舶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也構成了目前卡塔爾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中堅力量。因此,本次LNG船隻的製造,是卡塔爾天然氣公司增強運營力量的必然舉措。

韓國包攬57艘850億元超級訂單,中國一艘都沒撈到!到底差在哪?

根據計劃,韓國將在今年開始建造首批40艘船隻,接下來將會按照卡塔爾的需求,陸續完成訂單。

現在全世界可以建造LNG船的,只有8家公司,分別是,韓國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現代重工,中國滬東中華,以及日本今治造船、日本造船聯合(JMU)、川崎重工、三菱重工。但為什麼,這一次是韓國拿下這筆超級訂單,而中國和日本的造船廠卻黯然退場?

02

韓國對於這個訂單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當前,韓國的經濟體系在遭受日本的打擊之後,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下行壓力不斷增加,大量店鋪關閉,全年GDP增長率甚至無法達到2%。經濟問題的愈演愈烈,導致韓國在這次卡塔爾鉅額訂單的爭奪上,可謂是志在必得。

根據報道,韓國接受鉅額訂單的利潤並不高,可以說為了拿下訂單,韓國將利潤壓到了最低。

考慮到每艘LNG船造價通常約1.69億美元,預計這筆訂單總價值將達到67億美元。而全部訂單總價值或將達到近200億美元。

韓國包攬57艘850億元超級訂單,中國一艘都沒撈到!到底差在哪?

當然,除此之外,韓國製造業上也有其獨特的優勢。LNG運輸船是世界上公認的技術和製造工藝要求最高的船隻,也是高端製造的典型,而在全世界有資格製造LNG船隻的公司中,韓國的LNG造船技術最為領先,這也是其贏得超級大單的基本原因。

從2012年開始,三星重工一直將各種形式和材料應用於LNG燃料儲罐和發動機,保證了自己在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力。三星重工研發的LNG燃料供應系統S-FuGaS可以汽化零下163攝氏度的LNG,這項技術在全球範圍內也是頂尖的。

儘管韓國在造船領域的領先優勢不斷受到侵蝕,但是在高端船隻技術上,韓國仍然有自己的技術特色。

03

那麼,和韓國造船廠比起來,中國造船廠又輸在何處?還有哪些進步空間?

儘管目前滬東中華造船廠是我國唯一能建造LNG船的船企,我國也是世界一流的造船大國,但我國在LNG船的建造領域起步較晚,在競爭力方面還是略輸一籌。

除此之外,技術問題也是一大難點。LNG造船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而常年研究高端技術的韓國造船業確實在世界範圍內存在著領先優勢。韓國建造技術好,交貨期快,技術成熟從而能夠批量交船。而中國製船業目前正經歷“寒冬”,被迫轉型、訂單減少,大批造船企業相繼破產。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船企的技術發展陷入了僵局。

韓國包攬57艘850億元超級訂單,中國一艘都沒撈到!到底差在哪?

業內專家指出,在超大型船舶方面,船企的競爭力取決於價格和技術這兩個因素;而在價格上,韓國船企可能無法擊敗中國,但與中國船企相比,韓國船企在降低排放的綠色船舶研發方面顯然更具有競爭優勢,未來LNG動力船將給韓國船企帶來巨大的商機。

雖然中國造船業手持訂單數量已經多年排名全球第一,但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是,在高附加值船舶領域,中國造船業還遠遠落後韓國,時至今日,中國造船業依然只能稱是造船大國,離造船強國還很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