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之路:砥礪 奮進的廣東實踐

<table> 奮鬥之路:砥礪 奮進的廣東實踐

/<table><table> 奮鬥之路:砥礪 奮進的廣東實踐
/<table><table> 奮鬥之路:砥礪 奮進的廣東實踐 /<table><table> 奮鬥之路:砥礪 奮進的廣東實踐
/<table>

經濟發展

不斷趕超主要經濟指標躍升千百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70年滄桑鉅變,廣東經濟面貌改天換地:

——和1949年相比,2018年廣東GDP增長600倍,服務業增加值提高了692倍。

——1950—2018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3.69億元增長到39501.12億元,增長2884倍。

——1962—2018年,廣東進出口從1.91億美元增長到10851.03億美元,增長5680倍。

廣東的跨越,亦是中國的跨越。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奇蹟,經濟大省廣東無疑是一個典型代表。在南方沃土上,廣東創造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0倍(按可比價計算)的經濟奇蹟,從傳統農業省一舉邁入創新驅動的全國經濟第一大省、科研大省和世界製造中心。

不斷趕超,砥礪奮進的廣東實踐折射出中國向前奮進的堅實步伐,折射出中國變革圖強的澎湃力量。

歷史正在掀開新的篇章。面向未來,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廣東篇章”。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袁佩如 李赫 黃舒旻 昌道勵

位於湛江近海區域的湛江外羅海上風電項目,36根“定海神針”屹立海中。項目建成後,年上網電量超5億千瓦時。大約5個海上風車的發電量,就相當於1949年廣東全省的發電量。

省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發電量4369.6億千瓦時,是1949年的5905倍,電源裝機容量1.19億千瓦,是1949年的2333倍。

電力是現代工業的基礎,發電量的千倍躍升正是廣東經濟跨越發展的真實寫照。

70年來,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由20.27億元增加到97277.7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是1949年的600倍,年均增長9.7%。1989年以來,廣東經濟總量連續30年位居全國首位。廣東經濟佔全國的比重也隨之穩步提升:從1952年的4.3%上升到2018年的10.8%。

一段段記錄,一個個里程碑。經濟總量迅猛增長的背後,是廣東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的穩步提升。

——看投資。改革開放前,廣東有限的投資主要用於重點建設工程和重工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第三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重為74.7%;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全部製造業投資比重為28.5%。

——看消費。改革開放以前,廣東城鄉居民消費支出主要用於解決溫飽。改革開放以後,廣東消費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下降至31.6%和3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50年的13.6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9501.12億元,增長2884倍,年均增長12.4%。

——看出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東外貿發展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壯大。1962—2018年,廣東進出口從1.91億美元增長到10851.03億美元,增長5680倍,年均增長16.7%。1986年以來,廣東進出口總額連續33年在全國居首位。

從量到質

湧動經濟新活力競逐產業新賽道

蛇口海灣路8號價值工廠,這裡曾是深圳第一家玻璃廠,如今正迎來新生:作為“蛇口濱海深港創業創新產業帶”的重點項目,越來越多創客向這裡匯聚,一個全新的創客生態圈正在形成。

40年前的1979年7月,蛇口響起填海建港的開山炮,僅用兩年多時間,原本的荒野灘塗就吸引了超過百家企業入駐。

開放的大門打開,經濟發展活力奔湧——

1979年,廣東外商直接投資0.31億美元,到2018年,廣東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國的16.4%。截至2018年底,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廣東設立外商企業17.1萬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470億美元。

萬千活力匯聚,踏上自強奮鬥的追夢之路。1968年春節剛過,何享健湊齊5000元集資款,從加工瓶蓋做起,引入電風扇、空調等新產品,在1993年帶領美的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首家由鄉鎮企業改組的上市公司。截至2019年,廣東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數達到1146萬戶,其中企業數接近500萬戶,位居全國第一。民營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積蓄髮展的動力,產業結構悄然發生鉅變——1949年,廣東三次產業結構為60.1:12.9:27.0;1970年,第二產業超越第一產業,產業結構呈現“二一三”;1985年,第三產業超越第一產業,並在2013年超越第二產業,確立“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激活發展的潛力,經濟效率持續提升——

1950年,廣東勞動生產率僅為218元/人。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科技進步,勞動生產效率不斷提高,2018年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達15.14萬元/人,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0年的88倍。

對標國際先進,產業發展奮起直追——

在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廣東經濟搶抓新技術、新產業“風口”,不斷邁進現代產業的“新賽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互聯網+經濟新業態,數字經濟、智慧社區等新興業態、新服務模式迅速興起。2018年,廣東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5%。

從珠江西岸的裝備製造到珠江東岸蓬勃興起的電子信息產業,臨海石化能源產業,廣東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戰略,正在加快建設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以雄厚的製造實力和不斷充實的創新研發能力,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2018年,廣東全省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2.78%,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79.38萬件和47.81萬件,是1990年的408倍和538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2017、2018年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新的藍圖在這裡謀劃,新的使命在這裡賦予。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從“特區”邁向“先行示範區”,浩蕩的改革春風正賦予這塊創新熱土新的使命擔當。

站在全新的時代方位,廣東擔當好“先行示範”的歷史使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征程上加速前行。

百姓紀事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7年深海“走鋼絲”不改初心不負夢

“大約兩年前,我曾在伶仃洋上,指揮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段的安裝,那是和大自然的一場‘競賽’。”回想起那段“光輝歲月”,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依然激動不已。

在伶仃洋上,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港珠澳大橋,創造了新的民族驕傲。

“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全中國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來不到4公里,而且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外海環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林鳴介紹。

沒有先例,再加上難以承受國外高額的技術諮詢費用,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沉管隧道技術也無法在此照搬套用,林鳴帶領的團隊不得不自主攻關,開始挑戰外海深埋沉管。

為完成這次“自我提升”,林鳴及其團隊從2011年開始準備。大約4000人,像走鋼絲一樣,一起度過了7年時光。對他來說,“家”與“國”的概念早已融為一體。

2013年5月1日,歷經96個小時連續鏖戰,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終於成功安裝,林鳴稍稍鬆了一口氣。然而,這才僅僅是開始,“困難是逐步加深的,一眼望不到頭。”林鳴說,兩節沉管之間大接頭的受力問題,就一直沒能真正突破。

“許多人都以為,‘深埋’問題已經解決了,其實是成了遺留問題。”直到林鳴繼續將其中的困難一一死磕解決,沉管隧道的對接合龍才有了轉機。2017年5月2日22時30分許,重達6000噸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吊裝沉放後,終於安裝成功。

深埋沉管、快速成島、隧道基礎、工廠法預製、外海深槽安裝……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系列大橋創新成為中國橋樑事業從追趕到引領世界先進的清晰足跡,如今正走向“一帶一路”,為超江跨海的人類事業鋪平坦途。

初心不改不負夢。“永恆不變的就是變,要不斷創新,在變化中創造是永恆的初心。”林鳴笑著說,這是科學家精神,也是一個民族奮力拼搏的創造精神。

一線走訪

62年廣交會

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

從廣州黃埔古港舊址眺望,珠江如玉帶穿城而過,廣交會展館佇立江畔。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會展場館群,正在這裡持續發揮著輻射中外的影響力。8月份在該館舉辦的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餘熱未散,10月份第126屆廣交會又將如期而至。

指針回撥到1957年的春天,廣州中蘇友好大廈內,彼時還被稱為“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廣交會正式亮相。作為中國第一個國際性的展會,廣交會為中國外貿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廣交會為我打開了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貝發集團總裁邱智銘曾回憶道,自己參加首屆廣交會時雖然沒有固定展位,但是通過抓緊機會與客戶溝通,成功談下了1.4萬美元的生意。數據顯示,首屆廣交會展出面積為9600平方米,展示了1.09萬種商品,共實現出口成交1754萬美元。

廣交會還拉動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往珠三角轉移,為廣東企業提供走向世界的舞臺。1999年4月,民營企業首次獲准參會,僅順德容桂鎮這個面積80平方公里的小鎮上,就誕生了美的、格蘭仕、容聲、科龍等多個在廣交會大放異彩的“粵家電”品牌。

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客商帶著“買賣全球”的希冀,帶著充滿“黑科技”的新技術、新產品來到廣交會。2019年,第125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297.3億美元,眾多“全球首款”“全球首發”產品在廣交會上亮相。

印度家紡企業Sarla Handicrafts(P)LTD總經理AnshulAggarwal就曾表示,廣交會是世界商品展示的窗口,在廣交會上總能找到符合企業需求的中國供應商和產品,還能購買到價廉物美符合歐洲需求的中國商品,更能幫助企業瞭解各類行業信息及發展趨勢。

從越秀山麓的中蘇友好大廈,到珠江邊的僑光路2號、起義路1號,再到如今珠江彼岸的琶洲會展中心,幾度遷址的廣交會正在加快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風口上擁抱新的發展機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