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银行的八大“通病”,该如何化解?

关于中小银行的八大“通病”,该如何化解?

事件回顾

2019年8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该通报明确指出地方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和内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从全文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银行日常业务开展、公司管理和宏观政策落实三个方面。

其中,涉及银行业务的违规问题较多,如违规向不良房地产、污染型企业贷款,违规开展理财业务,违规办理信贷业务和处置不良资产等。

其次,公司管理方面提到的问题主要有中小银行治理体系不健全、股东股权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等。

再者是部分中小银行在实际经营中既未能全面贯彻国家政策,也没有更好执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

关于中小银行的八大“通病”,该如何化解?

华益解读

近年来,国家职能部门对银行的监管愈加严格。仅2018年上半年,就处罚银行业金融机构798家、罚没14.3亿元;处罚责任人962人,取消175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银行业从业及高管任职资格。同时,监管部门还问责各级机构1257家、责任人16.04万人次,经济处罚4.49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146人。

由此可见,未来金融业监管形势将不断趋严!

金融强监管力度不断上升、监管范围梯级扩大,必然是未来金融行业的主旋律。一方面,管理部门不断围绕重点领域扩大风险排查面。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违规的处理力度不断加大,处罚愈加“频繁”。中小银行长期远离关注焦点且违规问题众多,在此轮趋势中将面临严峻考验。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表面上看,各种违规问题是因为我国尚未成熟的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但究其根本,违规问题还是出在中小银行内部。

我们来看看困扰中小银行发展的三大问题。

1、外部形势严峻,中小银行生存空间狭小。

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金融行业日渐饱和,竞争趋于白热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多元化发展,不断蚕食中小银行的原生阵地。一些没有战略规划和发展定位的中小银行在比拼中盲目跟势,顶着压力违规开展业务,从而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和违规现象。

2、经济下行压力下,不良资产进一步加剧。

我国当前经济L型探底,以中小客户为主体的中小银行也难以幸免。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银行业机构新形成的不良贷款率为1.8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为1.26%,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67%,城市商业银行为2.3%,农村商业银行3.95%。中小银行新形成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3、公司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

目前中小银行公司的管理框架要么不系统要么陈旧老套,不断暴露出部门职能缺失、人才发展受限、员工行为管理缺位,干部员工的专业素质也亟待提高。在此情形下中小银行发展必然举步维艰,同时还会为各种潜在风险和违规问题埋下隐患。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中小银行内部现实存在的发展问题其实是违规现象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关于中小银行的八大“通病”,该如何化解?

华益观点

一方面是监管机构不断加大盘查力度和治理力度,另一方面又是中小银行先天性的弊病。华益建议中小银行应当主动放弃原始的野蛮生长思路,尽快转变发展理念,建立专业化经营体系,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为此,首要的是转变思维,要从“信贷思维”真正转变到“经营思维”。同时要围绕“专业化经营”,从理念、机制、架构、渠道、考核和人才等方面,构建一整套科学的体系,切实提升综合能力。

其次,要确立自身的发展战略,不能盲目的按照上级单位制定的年度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明发展点,并确定企业需要的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再者,要充分拥抱数字时代,果断利用IT技术对原有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在人员管理、风控体系、业务流程、大数据营销、成本管理等方面建立科学高效的数字体系,充分提升业务效率和金融安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