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事件是如何成為“懸案”的?

雲南女大學生李心草溺亡事件呈現出急劇發酵的態勢,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先期發出的“相約跳江”論引來死者母親以及公眾的質疑。而在此期間,一位母親被逼成福爾摩斯的“劇情”也為這起“懸案”抹上一絲悲涼的色彩。

12日開始,一篇微博文章獲得網友大量關注,一度攀上熱搜第一。@李心草媽媽稱,9月9日凌晨,她收到昆明理工大學讀大二的女兒李心草落水死亡的消息,一開始警方僅通知她女兒是與人“約著跳江”“醉酒落水”,而在自己堅持拿到監控後才發現,女兒生前疑似遭到陌生男子猥褻。目前案件已經發生1個多月,她希望能討回公道、獲得真相。

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李心草媽媽是9月9日凌晨3點左右接到當地派出所報信電話的。而李心草死亡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根據現有視頻及報道信息,9月9日1點42分,一名黑衣男子將李心草按倒在椅子上,隨後扇打李心草臉部,有哭聲傳出。隨後另有一男一女進入酒吧,兩人將李心草手腳控制住。監控顯示,李心草離開酒吧約1分40秒後,店外傳來有人落水的呼救聲。

也就是說,僅僅一個小時時間,派出所就給出了“權威結論”。這樣的神速讓人“佩服”,也讓人驚心。

直到9月11日,李心草家人才在滇池找到李心草遺體。請問,在遺體下落還沒找到,更談不上屍檢的情況下,當地派出所是依靠怎樣的邏輯,向可憐的孩子媽媽展現破案大俠的風采的?

好在,這一次有視頻,好在,這一次監控沒有損壞。

問題在於,警方是怎麼做到像外行人士一樣“繞過”這些至關重要的信息或證據的?要知道,有了這些細節的存在,“約定跳江”論就幾乎不成立。

而據澎湃新聞報道,@李心草媽媽最初看了現場監控視頻後,曾問警察打女兒耳光的是什麼人,一開始為什麼不告知家屬暴力行為,警方表示“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幾天後,警方才向李心草母親確認有“四段暴力和摟抱”內容,但又強調不確定能否立案,還提到他們曾受到打人男子的威脅。

簡直難以置信!簡直難以接受!

人命關天,豈能兒戲,豈能含糊?好在事件迅速“反轉”。12日下午,昆明市公安局盤龍分局發佈通報稱,立即成立工作組對情況開展核查,及時對外公佈核查結果。

這讓人有些欣慰,但相信人們心間更多的還是沉重和想不通。正如中國日報微評質問的:如果沒有演變成輿論事件,還會不會有今天的重啟調查?

人民日報微評更是指出:人命不是草芥,哪怕小草也有尊嚴,有獲得善待的權利。揭開李心草之死謎團,可撫慰一名屢遭苦難裹挾的母親,還可體現對生命的敬畏。

相信遲到的核查帶來的結論,會讓那些滑稽和敷衍被擊打得無地自容。可是,僅有一個權威、公道的核查結論還不夠。我們此時更關心的是,這樣一起原本談不上懸案的事件是如何成為“懸案”的,是什麼樣的因素突然改變了事件的“進展”,展現出詭異的一幕?

我們希望有關方面在這方面用力,揪出某些“因素”,並且讓某些人付出應有的代價。(27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