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达旦做手术,这个“新同事”真牛

通宵达旦做手术,这个“新同事”真牛

医生在达芬奇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实施手术。

通宵达旦做手术,这个“新同事”真牛

妇科医生借助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

自从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哈医大四院后,小机器人瞬间成了“名人”,患者们排队预约,机器人经常通宵达旦地做手术。为了能让患者早日康复,医生们也放弃了休息时间,与机器人一起加班,默契配合,完成了多台高难度手术,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

无法耐受开放式手术的人群有了治疗机会

“人家都说倒开花肯定不是啥好病,再拉个大口子做手术,我这糖尿病的身体真够呛能撑得过去,还好哈医大四院有了机器人做微创手术,不然我都不想做了。”74岁的唐女士说。

唐女士10天前发现阴道流血,早已绝经的她感觉到恐慌,于是来到哈医大四院妇科二病房,找到赵宏辉主任。经过宫腔镜检查,赵主任发现唐女士的宫腔里长了一个小菜花样的肿物,随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需要手术治疗。

而唐女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加大了手术难度。她自己也担心年纪大了,身体承受不住大手术,于是决定借助手术机器人来进行微创手术。

经过多学科会诊后,赵宏辉主任为唐女士进行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6天,唐女士就康复出院了。

机器人可化繁为简 提高手术安全性

年近八旬的姜女士因反复尿血到医院检查,CT检查发现她的左侧输尿管被肿瘤“堵”住了。

输尿管癌根治术是目前输尿管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由于患者腹腔粘连严重,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每一刀、每一针”都是对医生技术的考验。

哈医大四院泌尿外科徐万海教授团队在全面细致地评估了患者的手术指征之后,决定为患者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输尿管癌根治术。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应用达芬奇Xi系统,医生可以加强外科手术器械的灵活性和操控性,更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开展更复杂的手术,减少了患者手术出血量,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姜女士的手术化繁为简,“达芬奇”的手术刀游刃有余,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机器人在冰城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4个月前的一次体检,让五大连池27岁的小卓(化名)心情跌落谷底。他的颈部出现一个肿物,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占位”,需进行手术治疗。

得知传统手术可能会造成颈部一条永久性的瘢痕后,小卓慕名来到哈医大四院就诊,找到普外五病区陈之显主任。“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机器人手术的介绍,还知道陈主任在黑龙江省内的甲状腺微创手术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我想让陈主任用达芬奇机器人为我做甲状腺手术。”

在陈之显主任及其团队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当小卓从全身麻醉苏醒过来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表示很满意。小卓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立即开心地向病友介绍,自己的手术是“机器人完成的”。小卓发音无嘶哑,与术前无任何差别,颈部早期即可活动,并且疼痛感极轻,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据达芬奇机器人总工程师孙杰介绍,这是我国第一例达芬奇Xi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这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哈医大四院机器人微创甲状腺手术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

机器人日夜不停歇 医生陪它一起加班

慕名来找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患者实在太多,专家们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陪着机器人一起加班,让患者早日康复。上个周末,哈医大四院肿瘤肝胆外科徐力善教授团队就为两位患者完成了高难度手术。

75岁的赵女士因发现皮肤和巩膜黄染住院,完善检查后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的肿瘤阻塞了胆管,需要立即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难度之高,是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赵女士家人了解到哈医大四院引进的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可以进行更加精准微创的手术,因此寄希望于“达芬奇”。

徐力善教授综合评估后,在达芬奇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用时4小时,仅少量出血,目前患者正在顺利恢复中。

71岁的栾女士,因腹泻、便血到医院检查,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栾女士和家人听说了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优势后,找到肿瘤肝胆外科徐力善教授请求预约机器人手术。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后,徐力善教授团队术中发现患者肿瘤大、肠壁水肿明显,比预想的手术难度大。幸运的是,有了达芬奇机器人高分辨率的3D镜头和稳定细致的机械臂操作系统,医生们准确进入解剖层次,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