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北春蘭,南華寶”,是上世紀90年代國內空調市場的圖景。

到如今30年不到,春蘭式微、華寶拆除,對比曾經的輝煌,讓人唏噓。

放眼望,美的、格力已成如今霸主。

長江後浪推前浪,新桃總把舊符換。

“北春蘭,南華寶”

國內空調史的第一段篇章,很多筆墨都是由春蘭和華寶來書寫的。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春蘭空調的市佔率一度高達40%,10臺空調裡就有4臺是春蘭;早在90年代初期,國內空調唯華寶馬首是瞻,第一家生產分體式空調、單品年產值10億排在全國第一。

當時分體式空調是高檔家電,普通1.5P機的售價高達5000元。5000元對現在格力2000多的售價,就已經翻了一倍左右。

但這對比還不夠生動,我們用當時物價來看。1995年人均月收入不足500元,一斤豬肉5塊錢左右,也就是說,一年的收入才夠買一臺空調。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春蘭:步子太大終誤事

借華寶廠開拆的事,把春蘭也提了出來,對春蘭並不公平。只是曾經的雙巨頭之一,如今也逐漸凋零,讓人心生感慨。

春蘭應該是國內最早生產空調的廠家。1974年,春蘭集團的前身“泰州市無線電元件九廠”應客戶訂貨要求研製出第一臺窗式空調。

90年代,全國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世界空調七強之一,年產量150萬臺,1994年銷售額高達53億元,淨利潤6億元,產銷量及市佔率居於全國第一!在那個年代,春蘭還獲國家統計局頒發“中國空調之王”的稱號。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也正是在1994年,春蘭在上交所上市後,開始了轉型擴張之路。同年殺入摩托車領域並在隨後數年取得矚目的成績,到2005已先後介入摩托車、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等項目。

但眾多擴張的領域裡,春蘭的挫折接連不斷。到2007年,春蘭營收22.02億元,淨虧損1.98億元,已經連續三年虧損,其中空調營收同比下降31.52%。終於在2008年,被上交所暫停上市。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春蘭並非沒有努力過,房地產項目也保住了盈利。但到今年年初,春蘭發佈公告稱壓縮機業務宣佈停產,一代空調之王幾近落幕。

春蘭空調到如今地步,和步子邁得太大有關。應該承認他們是有眼光的,摩托車、白電、汽車、房地產,在這三十年間鑄造了多少財富,誕生了多少巨頭,但卻不是春蘭。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春蘭的成功,在於陶建幸大刀闊斧砍掉大部分產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春蘭當前的失敗,也在於他一手推行的多元化戰略。可謂“成也陶建幸,敗也陶建幸”。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如今電商渠道上仍然能找到春蘭的官方旗艦店,只是銷量慘淡得有如不知名產品。未來春蘭會發展到什麼境地,作為家電行業觀察者,也希望他們能重振旗鼓,再創一點輝煌。

華寶:貽誤良機誤終身

華寶是我國首家生產分體式空調機的廠家。

早在1988年10月,華寶的前身順德空調器設備廠的第一期工程就竣工投產;1990年8月,華寶設立全國第一個企業辦的空調專業研究所;1991年8月,華寶第二期工程竣工投產,分體式空調機年產量可達40萬臺,居於國內同行的首位;

1992年,華寶的產值突破10億元,排在全國家電行業單一牌號產品年銷量的第一位;1996年華寶向國內市場推出了第一款國產2P櫃機……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當時華寶的口號是“華寶空調,著著領先”,有技術有產品,確實領先。國內空調業的許多人才,都和華寶有著關聯,即便是格力電器前身之一的冠雄塑膠,也曾為華寶開發和生產空調塑料模具。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華寶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其實在1993年就已有了契機。當時華寶變成香港蜆殼股份集團控制的企業,廠長黎鋼以及一批骨幹離開;更逢其後1994、1995年空調行業第一輪價格戰,科龍、格力趁勢崛起,而華寶優勢漸微,1998年,被科龍兼併,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儘管如今華寶廠址開始拆除,但華寶品牌仍然存在於海信科龍之下,只是已無實體依託。除了我們的憂古傷今,不再有人在意“華寶”的未來。

華寶空調廠開拆,第一代國產空調散入風中

後話:

華寶廠址外圍的公交站名,仍然叫做“華寶新村”,或許經過三五年,這片廠址上崛起了新的建築之後,這個名字也將換掉,曾經的輝煌從今以後,留在記憶中。

這就是時代,這就是時代的浪潮。

後續我們將講述美的走過的路,以及他們或許要走的方向,歡迎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