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经文|观念决定人生,见浊的五种表现

《楞严经》讲:“一念坚固妄想而有色法”。因为一念无明,所以有了时间,有了虚空,有了万法,有了万相,从此就叫做“劫浊”。由于“劫浊”,就形成了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心经》经文|观念决定人生,见浊的五种表现

见浊是知见的染浊。类似世间法中的“缺乏常识”。

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儿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只知道剑掉下去的船上的位置,却不明白船还在江上走呢。这显示的是世间的一种常识谬误。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叶障目、自相矛盾等等成语故事。世间这类常识谬误虽然也是见浊,但佛法里讲的“见浊”义理更加深广,不仅包括世间法的知见,更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世间出世间的知见。

《心经》经文|观念决定人生,见浊的五种表现

从某个意义上讲,因为劫浊,而产生的受时空局限的知见,叫“见浊”。因为不能领悟时间的空性,知见的浊染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身见。这是对肉身的见浊。众生执着肉身就是我,由此产生了一切的烦恼习气。

举个例子,你当着某人面,将他常穿的衣服扔在地上使劲踩。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个人都会不舒服。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的衣服当成他的“衣身”了。对衣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肉身呢?在小乘法中,将身见看破,当下就能证得初果罗汉。

第二是边见,它包括断见和常见。这是对生命的见浊。“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毕竟来世谁也没有见过。而“常见”则认为人死之后还是人,牛之死后还是牛。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还修什么行呢?

身见和边见重的人,往往烦恼也很重,耽于世间的享受,很难升起修行之心。

《心经》经文|观念决定人生,见浊的五种表现

第三是见取见。修行中,见到了某种境界,就自认为自己怎么样,“非果计果,未证谓证”。最常见的是有些人修禅、修气功,开了天眼、天耳,就自以为很了不得,是明心见性的菩萨。

第四是戒禁取见。不是成佛之法,他以为是成佛之法;不是成佛的经典,他以为是成佛的经典。比如说,某些外道修行,睡在烂石堆里,倒挂在树上,能够忍人所不能忍。他以为这种苦行可以成就。这就是“戒禁取见”,也是一种情执。

第五是邪见。除了前面四种,剩下的一切统统包含在邪见当中。最典型的就是“俗话说”、“大家说”。在佛法里这叫“同分妄见”,大家共同执持的妄见。比如俗话说“人知面不知心”就是一种妄见。相由心生,知人知面你就知心。

“见浊”也叫“五利使”。“利”是快利,“使”是驱使。有一句话叫“观念改变人生”,知见一旦转变就彻底转变,非常利索。知见染浊,生命自然染浊。局限在时空中的生命,是一种苦厄,很不自在。悟得“见浊”之空性,自然得到解脱。

《心经》经文|观念决定人生,见浊的五种表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