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31年沒有併發症,這是我的飲食經驗和一天三餐的安排

1型糖尿病的標籤在我的內心深處貼了整整31年了,31年來它和我“友好”相處也成為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善待它管理它,它用“真誠”回報我沒有併發症。

向紅丁教授首次提出的飲食、運動、藥物、教育、監測這“五駕馬車”讓我從中受益,可以說“五駕馬車”是我生活的指南,也是我控制糖尿病的有利法寶。

科學飲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徑,它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它如同我們修房蓋屋,地基打不好,地基不穩談何容易修房蓋屋呢?控制血糖也是一樣,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飲食治療和營養管理要靠我們自己自覺自願的長期不懈的努力。

患糖尿病31年沒有併發症,這是我的飲食經驗和一天三餐的安排

每天不少於20種食物

我剛得病時,那時物質匱乏,食品單一,那時醫生告知我只能吃雜糧,什麼緑豆雜麵條,用黃豆麵、玉米麵,少放點白麵,混合在一起蒸窩窩頭,蔬菜也就是那幾種菜,到了冬天就是大白菜,每天吃一個雞蛋,2兩瘦肉加上少許豆製品,白麵饅頭看著也不敢吃,就是這樣一天天的煎熬著。

但隨著知識的普及和中國社會的發展,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上帝又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

我的食物安排逐漸從單一品種到多樣化。從飲食角度我會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中低的食物,這樣有益於血糖控制。

現在我每天早餐1盒牛奶、1個雞蛋、1兩自制無糖麵包(麵包中我放了雞蛋1個、1小把核桃仁、1小把葡萄乾、還放了椰蓉)。

每週六自打五穀豆漿(黃瓜或者黑豆、核桃仁、花生仁、黑芝麻、大米或者小米)。

患糖尿病31年沒有併發症,這是我的飲食經驗和一天三餐的安排

中餐和晚餐我會選擇吃雜糧米飯,豆類、薏米、大米、小米、高粱米、燕麥、蕎麥各個品種都抓點做成雜糧飯,營養全面也豐富,或者是蒸雜糧饅頭(白麵、小米麵、黃豆麵),主食絕不超量(少於2兩),勻出那一點做為加餐。

多吃緑葉蔬菜,每頓飯我家不少於3個菜還有豆製品,另外還有一個湯,中午、晚上基本是天天有牛肉,每週吃1~2次魚,多采用清蒸或是做成酸菜魚,儘量不去用油煎炸。

如果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也不會湊和,我會選擇把蔬菜用開水燙一下撈出來放涼拌著吃,放些調料如醋(多放點醋,少放醬油、香油),或者煮12個自包餃子或2個小包子(肉菜全有),這樣營養也不缺失。

到重慶生活了這麼幾年了,我們家每週日都要在飯店就餐,飯店的飯菜油水大、脂肪高、麻辣味誘惑人,但是我採取將菜用水涮著吃,拒絕甜食的誘惑,在飯店,最後上的一般都是一盤水果(有先上水果,也有後上的),這些我基本不吃,我用黃瓜蔬菜當水果。絕不超量,以免造成血糖飆升!

患糖尿病31年沒有併發症,這是我的飲食經驗和一天三餐的安排

少食多餐,保證一天足夠營養

我是1型糖尿病,血糖波動大,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我採取少食多餐,這樣有利於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同時也是控制餐後高血糖的有效措施,我把每頓飯勻出一點來做為加餐,兩餐之間加餐但加餐不加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從全天總能量中攝入中勻出一少點用於加餐,加餐的能量也計算於全天總能量之中)。

我上午10:00~10:30加餐,主要加蔬菜(黃瓜或西紅柿)。早餐沒有吃蔬菜習慣,這是給予補充。下午4:00~4:30加2個核桃,還有自制的無糖酸奶,晚上10點以後我會加水果(蘋果、橙子1/4)、山東東阿阿膠1湯勺(自制阿膠膏裡面放有芝麻、核桃、枸杞多放些、少許大棗)。一盒阿膠做成膏後能吃1~1.5月,我堅持服用有不下15個年頭了,深感效果好,體質增加。

患糖尿病31年沒有併發症,這是我的飲食經驗和一天三餐的安排

野菜它的藥用價值不可低估

從得病到今天31個年頭了,這些年來,我會經常選擇吃些野菜,如薺菜、蕨菜、馬齒筧(馬生菜),它們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尤其是馬齒筧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也是起到好的作用,有段時間我口乾舌燥嘴唇發粘,喝水都不解決問題,我就用馬齒筧(幹)蒸包子(馬齒筧、韭菜、白菜、肉)吃了兩次症狀全部改善。平時我還用它涼拌著吃(用開水燙一下),它的藥用價值是和療效是很高的。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這就要求我從膳食營養角度來預防,並長期堅持,這也是對糖人一考驗,“五駕馬車”引領我走上正軌的生活之路,所以我用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抗糖,深感飲食控制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的預防和控制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希望我的這些經驗能對糖友有所幫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