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经常被问到,要做些什么事,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通常都给这些读者“复制黏贴”一条简单的法则:

制定行动方案,坚持努力,然后针对问题思考分析状况,调整方法进行改善,最后重回轨道继续进发

而这,就是通往目的地最基本的要素。

当然,我知道这种答案很敷衍。

但如果正式来说,这种“理论化”的指导,很多人看完也就看完了,并不会因此而有什么特别的改变。

事实上,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总结出来,如果一个人具有以下这五个C,那无论他有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都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记住,是某些方面的成功。

只要你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就是以下这五个因素。

第一,性格(character)

良好的性格,不但是高情商的体现,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性格能够潜移默化地把一切好的资源吸引到自己身上。而自信,就是良好性格的根基。

自信的人永远都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而自卑的人,则永远在逃避问题的路上。自信的人总有一个前进的计划,而自卑的人总有一个推脱的理由。自信的人从困难当中看到种种可能,而自卑的人从可能当中看看种种困难。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性格是什么呢?

第二,承诺(commitment)

承诺,这是一个人是否具有信用的保证。不管身处什么社会,一个人信用值的高低,决定了他值不值得他人信赖,合作,还是被排斥。

工作上的事,生活上的事,答应了就要去做。做不到是一回事,但答应了不去做,就是为人的问题。记住,Don’t make any promises you cannot keep,除非你在某些事情上,不在乎信用度的建立。

想一想,你有没有经常摧毁自己的信用价值呢?

第三,信念(conviction)

我们怎么活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脑海中持有什么样的信念。你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的信念,你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如果你的信念,是每天看到太阳从东边出来,就代表每天的生活又是崭新的,值得去奋斗的,那么这个信念就会指导你这样生活着;相反,如果你觉得人生没意思,跟别人打交道很累,那么你的一言一行,自然会被这种信念操控着。

想一想,你所持有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呢?

第四,礼貌(courtesy)

一个懂得礼节的人,至少表面看来这个人具有一定的修养。礼貌,是我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入门券。

尽管懂礼貌,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毕竟表里不一,装模作样的伪君子大有人在。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顺利通行,礼貌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你有想过,自己怎么说话才够得体?怎么表现,才自如大方吗?

第五,勇气(courage)

敢于挑战自己,勇于踏出舒适区,这是正常必要的因素之一。而这背后所需要的,正正是你自己的勇气。

缺乏勇气,你就无法做出一些超出自己稳定范围以内的事。你一直待在一个狭小的圈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最后自怨自艾,循环往复,几年之后还是老样子。我想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看到。

那么,你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吗?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培养自己拥有优秀人物的特质

根据英国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和演讲家Michael Heppell的总结,优秀的人物都拥有五种特质:

1,采取积极的行动;

2,勇于走出舒适区;

3,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4,很好地处理压力;

5,不会过多停留在“想”的层面,会大量采取行动;

这五种特质,怎么影响我们进步呢?我们应该又要怎么做呢?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采取积极的行动

行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积极的行动,才是改变我们的基础条件。只有积极的行为,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优秀的人,往往是一个善于采取积极行动的人。

而阻碍我们的行动的,就是消极的思维。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自信的人和自卑的人,对于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信念。面对状况,自信的人往往会说:“这是困难的,但我可以尝试一下!”,而自卑的人则就说:“虽然可以尝试一下,只是实在是太难了!”

回想一下你身边那些卓越的人,你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语言模式是什么样子吗?而那些自卑内向的人,他们的语言模式又是什么样子呢?

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步伐迈向何方。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不堪和缺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取积极的语言去描述当前的状况。

遇到不公,也许你会抱怨:“这个社会太黑暗了,说好的人人平等呢?”碰到烦恼,也许你会申诉:“生活真的艰苦,这么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这种表达方式,长此以往会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强化大脑的印象,从而导致我们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信心。

与其说用这些消极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倒不如转换表达,说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如果你这样说:“虽然这个社会很黑暗,从来都不是人人平等,但我相信只要通过努力,总会找到生存的办法”,那么你的大脑就会集聚更多正向的能量。

大脑有一个特性,你越是经常使用某些词汇或句子,大脑就会越是强化它们的使用,从而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这时就会由内而外地影响你的形象,从你言行举止,表情眼神等地方透露出来。想一想,那些自卑的人,是不是都是这样一个特性?

调整自己的语言模式,就能够改变你的信念。每天要意识到自己使用何种语言模式,然后试着将其变成积极的语句。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这个概念已经被人说过很多遍了。能够获取进步的人,往往都敢于战胜那些阻碍他们前进的事情,并且乐于这样做。

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你待在舒适区,让你畏缩不前?是害怕失败,在乎别人的目光,还是满足于现状,不肯改变呢?

好比你内向,不敢与人交往,于是一直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从不迈开脚步跟别人接触、聊天。因为你害怕自己做不好,惹起别人的批评,或者嘲笑。

然而事实呢?

其实,几乎所有恐惧,都是人们现象出来的。看了鬼片,晚上不敢睡觉,那是因为你想象有一个厉鬼会在黑夜中伤害我们;参加聚会,你前往路上就已经紧张得不行,那是因为你虚构出自己讲话丢脸被嘲笑的情况。

为了打破这种想象,克服与人交往的恐惧,你必须要强迫自己走出去看看。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从生活中练习。

规定自己每天都要跟三个陌生人打招呼,说一两句话,熟悉恐惧的感觉,你就会慢慢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了。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积极的人跟消极的人,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他们聚焦的角度也往往有所不同。前者集中在寻找解决办法上,而后者则是集中在问题对自己造成的困扰上。

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集中在问题上,反而被那些附带体验影响到你的判断的话,你就应该要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了。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结果。如果我们只会从一个方面去分析某个问题,我们很可能就会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从问题中发现积极之处,从答案中发现问题的催生,只有这样,我们看问题的视野才会变得更加全面开阔。

有时候,我们面对问题,不一定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来看,说不定你对问题会有一种阔然开朗的感觉。

高效地处理压力

杰出的人,从来都懂得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压力的能力是我们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而学会自我放松,就是一个应对压力的基础。

听听轻音乐,看一部搞笑的电影,学会冥想,做做瑜伽,甚至下个楼散散步,都能够让我们在紧张的压力当中释放出来。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五点你千万不能忽略

采取大量的行动

进步,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就能够得到的,需要我们投入到其中,大量行动实践,才能够产出相应的结果。

优秀的人,一般都有迹可循,他们都是按照一个法则做事:正确的方法+大量的行动

而设立一个明确具体而清晰的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如果目标定的太笼统,我们无从入手行动;定的太简单,我们又很难因此提高自己。

所以设立目标,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技巧,就是3P目标设置法。

1,个人的(Personal);

2,积极的(Positive);

3,当下的(Present Tense);

换言之,当你设定目标时,你首先要确定该目标跟你个人息息相关,其次你要确保它是一种积极的目标,最后还要把该目标看成当下就能够实现到的。

如,我要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每天大声跟三个人主动打招呼;我要每天看十页书,把看到的内容透过复述讲给别人听。

这样子的目标,比起“我不想再做一个自卑内向的人”,“我要坚持每天看书”这种没有指向性和笼统的目标,更能够行动起来。

根据这个方法,那么我建议每个希望自己改变的朋友,都设立一个30天的行动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我上面所说的这些特质的锻炼。

如改变你的消极思维,就要定下这样目标:

我要每天至少对自己说出三句以上的积极话语,把消极的思想和转换后的积极表达结果写下来。

如扩大你的舒适区,你可以这样定目标:

我要主动跟别人接触,每天做一些比自己舒适区稍微超出一点点的事情。平时跟别人只是点头打招呼,那么多做一点,就是比点头多说一句话,如“你好,近来忙什么”等。

从今天开始,制定一个30天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吧。

运用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大量的行动,坚持下去,我相信你的改变肯定会潜移默化中慢慢进步的,最终会让自己优秀起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