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父母爱情》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的真实与质朴。随着一段童话般美好的爱情主线铺开的,是细水长流、家长里短的生活画卷,是村屯院落鸡犬相闻的潮起潮落。

跨越几十年爱情故事,充满了时代的印记。而故事里的人,就像“地里的韭菜,一茬茬地生,一茬茬地割”,他们认为,这就是生生不息。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在时代的大潮面前,每个人都身不由主,被滚滚红尘裹挟着向前走。

江德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踏进了安家的大门。

一个年轻的团级干部,苗红根正,前途无限,他的加入,让安泰夫妻的腰杆儿硬了不少。为了攀上这位团长妹夫,他们在他面前可谓是曲意逢迎,放低了姿态,甚至打算好了如果亲事黄了就让自家孩子认他做干爹。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但是从骨子里,他们对他是嫌弃的,一身军装穿得再笔挺,他也始终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大老粗,吃饭会吧唧嘴,管咖啡里加的糖叫“佐料”,第一次登门会送菊花。

除了安欣,没有人能看到江德福的没文化“不等于没才华、没心计”。

欧阳懿更是如此。从旧社会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身上还带着骨子里的清高与倨傲,十分看不惯哥嫂对江德福的态度,对这个“白丁”连襟江德福也是很不屑。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而久经沙场的江德福当然也不惧他,初次见面,就被江德福的一句“老欧”给叫愣了。两个人在饭桌上你来我往地斗法,欧阳是秀才遇见兵,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争强好胜的安杰在娘家人面前占了上风,心里可开了花。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说话丝毫不懂得避忌的欧阳终于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被打成了右派,连累全家一起到偏僻的海岛上做渔民。

再见江德福,他是来小黑山岛视察工作的部队首长,他在码头上干活。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欧阳连跟他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反倒是江德福,在听到别人喊“欧阳懿”的名字时,回头看到了那个落拓的背影。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再见面,已经是欧阳平反摘帽之后的事了。感于患难时妹妹妹夫的眷顾,刚一落实政策,欧阳和安欣就带着双胞胎女儿去探望安杰一家。

多年下放生活的辛酸与无奈,磨光了欧阳的意气风发,磨平了知识分子所有的棱角。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他不再是那个讲究餐桌礼仪的饱学绅士,借着酒劲儿,他发疯般地问安欣:你叫我什么?不要叫我欧阳,我是他妈的老欧!

这场戏,刘奕君演绎得极好,表现力爆棚,失控的情绪足以感染到每一个观剧的人。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反倒是之前一直跟他嘻嘻哈哈的江德福,认真地叫他“欧阳”,并主动提出,安排一对双胞胎外甥女进部队。

两个人再次同框,已经是多年之后。江德福带着妻女回青岛,受到了贵宾般的款待,一顿饭就吃了欧阳一个月的工资。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老欧,又回来了。

最让人暖心的还有那一幕,几家人结伴故地重游回海岛,部队派来了两名战士接老首长,而欧阳和安欣面对的,则是全岛人拉着横幅敲锣打鼓热烈欢迎的场面。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当了作家的亚宁总结道:

这就是人民群众的可爱之处,不趋炎附势,却同情弱者。

江德福、老丁和王振彪酸得不行,连船都没下。

重拾自信的欧阳,站在船头高声吟咏: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变成了一个可爱的老头。

可他在江德福面前,依旧“拽”不起来。

再看《父母爱情》,理解了江德福与欧阳懿半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卫民的媳妇儿问卫民:你姨父比你爸有文化,怎么总是你爸训你姨父呢?

卫民回答:你不知道,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每次看到这儿,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