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亲》

散文《走亲》

日子里,人来客往是常事。待客之道,家家却不尽相同。

现今,日子好了,来了亲戚,饭店一坐,吃完,结帐走人。亲戚满意,主家方便。过去,也就是我小的时候,可不是这么简单,来了客人,一顿饭,能让主人家犯好大的愁。所以,走亲戚,因为吃一顿饭,也吃出好多"笑话"来。

散文《走亲》

在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叫“让客看紧慢"。意思是,做为客,要看主家留客的态度,听主家留客的话茬。如果真留,话说的实在,就客随主便了。看留客的话语不坚决,做为客人就该快点走人,免得主家为难。其实,这也叫听话听音,如果主人家说的是"亲家,还不吃饭再走"。这是不留客的话。如果是"亲家,吃饭再走吧“。这是实打实的留客。可是,有的是实在人,留不留,我自己先说,告诉主家,"今儿晌午不走了”,明确告诉你,在这儿吃饭,主家饭好饭歹,得快去准备。

散文《走亲》

日子过的好歹,亲戚之间都清楚。饭菜好坏也就不计较了。记得我家"老姑父"就是实在人。来我家走亲,都是先告诉我妈妈,“三嫂子,今儿不走了,我乐意吃你烙的大饼炒鸡蛋“。这不,实在到饭菜都点了。说完,他就和我奶奶大说大笑地聊了起来。做饭的妈妈,就赶紧张罗。那年月,生产队分的麦子有限,赶在麦后还好说,如果是在春天,或是麦黄前的日子,白面就很少很少了。因为,奶奶年龄大,保证一年有面吃,常常是一到春季,妈妈就去集上买些麦子接济奶奶的饭食了。老姑父,人实在,饭量大。妈妈是知道的,烙饼不像发面馒头,装在套盘里不显盘,妈妈就会烙几张红薯面的"薄饼子"垫底,上面再把切好的白面饼摞起来。炒完鸡蛋,摆桌子,放筷子,把炒鸡蛋先上桌,再把套盘里的饼用干净的苫布苫好就上桌了。由于客饭少,主家人都不会陪吃,只是礼貌性的招呼声,“先吃着",就退出屋了。我家有奶奶在,陪姑爷吃饭也正常。奶奶饭量小,吃几口就说"不陪你了,自己吃吧",放下筷子,一边坐了。老姑父算是正式开吃了。一边吃还一边大声说着,"我就说吗,三嫂子的烙饼就是好吃,炒鸡蛋火色也好。边说边吃,不用让,保准吃个盘干碟净。当然垫底的红薯面饼剩下。因为老姑父声明过,我吃饭,谁也别让我,一让我就吃不饱了。所以妈妈和奶奶谁也不说"多吃点"的礼让话了。老姑父实在,炒鸡蛋不留压碟的,白面饼吃的干净。吃的奶奶高兴,妈妈来撤桌子就会说“也不知道吃饱吃不饱“?老姑父就会打着饱嗝说"饱了,可吃饱了"。殊不知,这一餐饭,吃了奶奶半月的口粮。妈妈又得再去集上籴麦子了。

散文《走亲》

记得我和二哥去我们大姑家走亲,六里的路,因为年龄小,走到姑家就快晌午了,我俩是奉奶奶旨意去的大姑家,是为了一条狗。狗是姑家的,大姑回娘家,有时狗也跟来,路熟了,开始狗来来回回跑,再后来,干脆不回姑家了,大姑生气,打发表哥把狗要了回去。可是不几天,狗还是往回跑。奶奶让我和二哥去告诉大姑,别再要这条狗了。和大姑说明奶奶的话,大姑可就急了,边做饭,边数量,也开始骂我和二哥,大姑脾气大,吓的我俩不敢吱声,走也不敢走,只好尽着大姑骂吧。饭做好了,烙合子上了桌,大姑骂着去了外屋。开始我不想吃,二哥可真行,告诉我不吃白不吃,吃!他就大口小填(甜)的吃了起来,因为饿了,我也开始吃了。可大姑在外屋的骂声一刻也不停。我吃了两角合子就不吃了。二哥吃起来没完,愣是把盘里的合子吃了个干净。待大姑来撤盘,一看一角合子没剩,都不敢相信俩孩子能吃这么多。气头上的大姑让俩侄儿的一顿饭吃乐了。一下子就猜对了,说"你俩这是赌气吃的"。出了大姑家的门,二哥告诉我,就是吃,越骂越吃,我惊讶的看着二哥,却不知道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散文《走亲》

走亲戚,也得分远近,血缘亲近,自然常走动。也分路途远近,路途远,去趟亲戚家,往往都会住下歇歇脚。过去走亲戚,真的是走着来,走着去,直到后来有了自行车,才感到走亲戚的便利。我的姥姥家就在百里开外,妈妈回娘家,姥姥看女儿,开始是大舅牵着驴接送,后来是小推车推着,到我们去住姥姥家,就有了自行车。路远,去趟不容易。去了,就得住上三五日,小时候真的好想去姥姥家,吃的饭好,还有人请我和姐姐。记得最清楚的一回,晚上大妗子家大表嫂来安了,姥姥答应了。和姥姥家对门相望的姨姥姥家又来请客,姥姥也同意了。第二天,姥姥安排姐姐去了姨姥姥家,让我去了大妗子家。饭时快到,大表嫂就过来请了,我跟她去了大妗子家。在炕上坐着的大妗子长声招呼着,我这个外甥的乳名,表嫂出去准备揭锅上饭了。大锅的包子,个大,面白,实在诱人。包子端上桌后,大妗子礼让我快吃,她自己往饭桌前挪了挪身子,拿起一个包子吃了起来,我也开始吃包子,看我手里快吃完了,大妗子就让我说“再吃个吧“。外屋的大表嫂也快步走了进来。抬手一个包子,掰开个口子,递给了我,礼让之下,也就吃了。可是,大表嫂又端着一碗棒子碴子熬的饭上来,放在我的面前,我知道吃了两个包子就喝不下饭。也知道坐客时包子或是馒头不能剩一块的规距。硬着头皮吃了包子,碴子饭实在吃不下了。再让我也没吃。回了姥姥家,我正和姥姥说吃了两个包子,没喝碴子饭。小我几岁的表侄跑了过来,向姥姥说“太太,大表伯在俺家吃了两个大包子,撑的碴子饭都没吃,我奶奶还说了,这个外甥可真能吃"。表侄的一番学说,让九岁的我,真的不好意思起来。姥姥听后,大声说着“小秃崽子,回去告诉你奶奶,请不起"客"就别请,请了还嫌吃的多"。吓的只有几岁的小表侄一溜烟的跑了。

散文《走亲》

想起这些过往,没有心酸的感觉,到是有了对眼下日子的一种满足。亲戚还在走,日子依然过,只是越来越安然无虑,心静,人静,日子也静。

注;文中方言较多,音对字或不对。

写于二0一九年九月末

散文《走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