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飯店變化折射路的變遷

“現在,大家到飯店吃飯是家常便飯。但是40多年前,別說沒錢吃不起,就是有錢也難找到地方。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改革開放,我覺得市場會好,就借錢在橋北開了一家飯店。那時,城裡還沒有個人開的飯店,橋北一帶或者更遠一點的市民都常到我那下館子。”說起自己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開了飯店,馮繼龍老人很自豪。

長治:飯店變化折射路的變遷

馮繼龍家住潞州區老頂山鎮趙凹村,今年已經80歲了。1978年,馮繼龍從新聞中敏銳地捕捉到國家要鼓勵發展經濟的信號。雖然祖輩種地、靠著掙工分過日子,但從山東移民到屯留、再遷移到趙凹村的他喜歡折騰,就想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闖一闖。和家人商量後,決定開一家以經營麵食為主的飯店,開啟自己的“煮麵時光”。

沒有錢,馮繼龍就向親戚朋友借。這家三百那家五百,一張張欠條換來的是6000元啟動資金。項目已選好、資金已到位,馮繼龍開始在市區內選址,人流量要大、交通要方便。幾經考察,最終在八一橋北邊西側蓋起了五間房大的店面。這個規模、這種模式在當時還很少見。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有較大一點的飯店,但大多數是國營的,私營的、個體的在其他人眼裡就是稀罕物。

“他就是個愛折騰的人,一聽到可以自己做事。立馬就來跟我們商量能不能幹。”今年75歲的趙凹村村民孫智仁回憶到,從萌生開飯店的想法,老馮就像打了雞血,選址、蓋房,招工找人,一直在忙乎。

“咱就是個門外漢,沒幹過。只能一點一點做,一點一點學。但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咱連做這個的機會都沒有,我的飯店是沾了改革光了!”老馮一邊回憶一邊說,過往經歷彷彿就在昨日,說到動情處,淚花順著眼角的皺紋慢慢散開。

1978年年底,馮繼龍的第一家麵食店終於開張,取名“橋北飯店”。位置優越,店面闊氣,經營著壓餄餎、拉麵、刀削麵和幾樣小炒,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大快朵頤,即使離得較遠的淮海、惠豐廠的工人,下班後都會慕名來吃吃飯、喝喝酒。期間,因重修八一橋、改擴建英雄中路主幹道,老馮和他的店面幾經波折,先是原地後移20米,再是轉移到八一廣場交易中心院內,而後遷往新市西街小吃街等地方。直到2008年,他的兒子馮紅軍繼承他的“手藝”在城隍廟開了“老馮肉絲餄餎”,才真正穩定下來。

“以前條件還很差,我當時還賠了錢,但卻為村裡人和孩子們闖市場積累了經驗,現在我們的國家這麼好,政策這麼好,希望他們發展得也更好。”據馮繼龍老人回憶,當時開飯店沒有掙了錢,但在趙凹村開了敢闖敢試的好頭,還為村裡帶出了一批廚師和開飯店的好把式。村民孫愛平、馮小鎖、任相中等都在橋北飯店從事廚師和壓餄餎工作,後來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廚子。(來源:上黨晚報 石俊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