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萬考研大軍,你為什麼考研?

作者|三水

正文共1994字2圖

預計閱讀時間 5分鐘


考研熱?你為什麼考研?

2月15日,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成績陸續公佈,相關的考研話題也上了熱搜,“考研成績”“人大出分”“上大考研成績”,這不僅反映出各位考生看到成績後複雜的心情,也反映出了考研人數的巨大。

根據12月20日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強勢增長,2019年報考人數高達290萬人,與2018年相比增加52萬人,增幅達到21.8%,創下了改革開放40年來最高紀錄。

近幾日,34所自主劃線院校率先公佈了成績排名(國家線預計在3月15日公佈),就目前985高校公佈的複試線——南開大學金融專碩395分排名50,復旦大學金融410分排到70名左右。人大的新聞傳播專碩複試要求390分以上,創下了人大招收新聞與傳播碩士以來的分數之最。

400分的成績排名卻不盡人意,這種體驗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而考到400分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雖然考研和高考的考試體量和考試模式不同,但是滿分500的卷子,考到400意味著你的得分率要達到80%,若滿分750的高考,得分率想達到80%,意味著你需要考到600分。所以,從今年的成績來看可謂是“神仙打架,各顯神通”。而初試成績380、390的這些學生,將會爭搶調劑名額。

有網友說“拼了命的擠進去,真的有回報嗎”。

面對人數連年上升的考研大軍,大家最常問考研人的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考研?”。

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問題的答案雖然是各不相同,但也是眾人皆知。最常見也是最主流的一個回答就是:“就業前景好,起點高”、“工作需要”。沒錯,目前的就業形勢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而HR面對無數應聘簡歷時,首先關注的就是畢業院校與學歷,然後才會去了解你的工作經驗和能力。這就好比相親,外表看著舒服了,才會去了解你的內涵。

還有一種回答是:“高考失利,想彌補自己的遺憾”、“我有名校情結”、“想換個專業”。有些考生可能高考時發揮失常,希望可以通過考研進入雙一流大學,或者是在高考報志願時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認識不夠清晰,選擇的專業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他們希望可以通過研究生考試來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第三種回答是“延遲就業”。這類考生大多數是擔心進入社會後個人能力無法滿足入職需求,想通過繼續深造而推遲就業時間。

當然,除了這三個答案以外,還有許多:“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本科畢業就應該去考研究生”、“我想找對象”、“隨便試一試”等。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有多少人是以學術研究、提升科研能力為目的去考研呢?

此前“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的問題被爆出後,北京電影學院撤銷了翟天臨博士學位,並取消陳浥博士生導師的資格。教育部也發文稱進一步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加大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實現“零容忍”。

相比考研,考證是否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研究生畢業是否就一定好找工作?那也未必。

研究生畢業後就業面相對來說更窄,如果不幹本專業,幾乎相當於浪費了兩年時間,而若踏入職場,兩年的時間可以換取更多的社會經驗,也會更瞭解自己擅長什麼、欠缺什麼。在積累一定經驗後,考取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或許市場認可度更高。

很多企業在接收應屆生時,明確標註“過CPA一兩科優先錄取”,還有一職位在招聘時會明確標註“註冊會計師證持有者優先考慮”、“需通過司法考試”、“需有教師資格證”等字樣。

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某律所工作,在招聘季,她所在的律所收到了大量的簡歷,但是,她們並不想招那些跨專業考上研究生後讀法律的學生,因為本科非法學的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這類畢業生也越來越多,而更希望招聘通過司法考試持有法律從業資格證的人員。而我此前就職的國際貿易類公司,在招聘財務經理時也明確要求“需通過CPA、CFA考試”。

這就說明不同專業的社會需求是不同的。

應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對於立志從事學術科研工作的學生而言,考研是一個重要途徑,對於選擇從事實踐應用性工作的學生而言,考研更多的應該是一條備選路。

290萬考研大軍,你為什麼考研?

想要在290萬大軍中脫穎而出,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外,還需要帶有一點點天賦與運氣。許多人在職業發展中遇到了困難,從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產生了疑問,質疑之前的選擇。但是,如果換一個方向走,也未必是順風順水,考研是一條漫長又清貧的道路,需要一心一意,它不允許路上的人懷揣異心。

是否考研從來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看風景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我們打開家門外出時,不如先想一想要去哪裡,是“海邊”還是“山林”,更適合“自駕”還是“徒步”。不要一時心血來潮就報了名,更不要因為“焦慮”就盲目地追求高學歷,應該理性思考,堅持學習,對學術保持嚴謹、求實的態度或許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