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第一天就離職的人,是出於什麼心理?


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不過我是上班一個多小時就走人了。

事情是這樣的。

剛畢業的去面試,由於自己比較喜歡銷售的工作,找的都是銷售方面的工作。

其中有一家面試通過了,待遇方面也都談好了。

報道第一天我就發現跟面試的人員說的有很多不同的,差不多一個小時同事說準備一下要出去,我說好。我以為是要帶我出去跑業務,心理正高興的呢。

等到了停車場十幾個人上了一輛麵包車,我在車上問,怎麼這麼多人一起出發呀。他說等下就知道了。

我心理有點懷疑,我說具體你幫忙介紹一下,我好準備一下要怎麼做?

當他把內容說完,我立馬叫司機停車,自己回家了。

我不說你完全不知道內容會是什麼,

大家應該有見過路邊上,看到有人走過來,那著洗髮露,沐浴露20元錢銷售給你的那種吧,沒錯,他們所謂的銷售就是這樣的。

當時面試的時候說的跟各個商家合作,讓我們自己去找業務,都沒有談及這個方面的內容。嚇得我趕緊回家喝水。

上班一天離職很正常,也是很多的。種種原因,都可以理解,但請不要互相欺騙。


三隻半11969


我覺得還好,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不過不是我離職,而是我部門曾經招過的一個同事。

那個女孩子是星期三報道,工作到週五,週五下班前十分鐘,來到我辦公室,說:下週一就不過來了。

我說,啊?為什麼?

其實當時確實有點困惑的,因為她在面試的時候,我覺得跟她十分談得來,她面試那天剛好有另外一個人打招呼說不來面試了,我就跟這個女孩聊了很久,問了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她都回答得不錯,有些不會的地方,也很坦誠地說沒有經驗,我個人是很欣賞這種面試者的,因為彼此坦誠點,能節省雙方的時間,當時覺得能遇到談得來的候選人真的不容易,我甚至還有將來把她提成助理的打算。

結果她在我們公司做了兩天,就說要離職,並且說這三天的工資就不用結算了,因為這樣離職她認為給我們造成了麻煩,所以為表示歉意,她不要工資。

我看她心意挺堅決的,也沒說太多挽留的話,我就說:能否告知你選擇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啊?

她說:入職這幾天發現技術組的平均下班時間是晚上七點半,自己覺得有點接受不了。因為當時面試的時候,是跟HR確認過,我們公司不加班,才決定入職的。

我說:平時確實不加班呀,那些加班到七點半的是別的小組,跟我們這個項目組沒關係呀。而且,我們公司沒有加班文化,但你要嚴格地追求一天都不加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比如app優化更新,新功能上線,上線當晚肯定是要加班的哦,這是常識呀。而且加班費都是按小時工資的1.5倍計算,這個HR肯定跟你溝通過的吧。

她還是搖搖頭,說:家裡有小孩子要照顧,老公還等著我回去做飯,我這個歲數了(她31歲),還是覺得家庭更重要。我只接受工作到下午六點,也希望晚上的時間都跟家人在一起分享。

我說:那我尊重你的想法,等會兒你還是去跟財務說一下讓她把這幾天的工資給你結了,我也會跟她們打招呼的。你不要覺得好像只工作三天就離職,覺得抱歉什麼的,完全不會,這是個人選擇,財務和人事都會做她們應該做的工作,沒有什麼麻煩的。

她跟我道了謝,互相加了聯繫方式,然後友好道別。

後來我看她發了幾條朋友圈,都是說自己在面試。似乎也有短暫入職過一家公司,幾個星期後也離職了。

現在她自己在家做小本創業,好像在賣什麼吃的之類的。也算是某種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經常看到她帶著自己的小朋友,各種杭州周邊遊,今天爬個山明天玩兒個水,看上去也挺幸福的。

舉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說明:

當你覺得你新入職的公司,這個公司的一些情況跟你堅持的東西不符合,或者相牴觸的話,不要猶豫,想離職就早點離職吧。不合適的工作就像不合適的鞋子一樣,拖得越久越難受。就像上文這個例子裡說的女孩,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堅守的是什麼,只要判斷一件事情觸及了她的底線,她就會離開,然後繼續尋找正確的選擇。

當然這個底線,也不能太複雜囉嗦,有兩三條就足矣。然後把這幾條在內心排個序,按照重要程度,去評估自己的選項,這樣,就能過一個相對不後悔的人生了。


吉姆妮成長日記


我之前的公司,入職過一個女同事,第一天上班就離職了,因為我們客戶總監也是個女的,那個新來的女同事說,不知道為什麼,我第一眼看到你們的客戶總監,就特別討厭她,感覺好像上輩子的仇人,看到她就特別不爽,所以渾身上下都武裝了起來,客戶總監叫她做個東西,她就做了,也沒怎麼和她交流,她做完了,然後交了上去,結果客戶總監走過去和她說,你做的這個不行,不能發出去,你雖然在試用期,但是你做的東西代表的就是我們公司形象,這樣的東西我沒法發給客戶,這個女同事突然就炸毛了,我交給你的,就是客戶要的!你懂個屁啊!不懂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看你一臉尖酸刻薄樣,就知道你是個只會發號施令作威作福的人!還總監呢,你監誰呢你,老孃在大公司做著一塊的時候,你還在穿開襠褲呢!噼裡啪啦的一頓狂罵,我們都驚呆了,哈哈哈,然後她就離職了!估計她們上輩子有仇,不然怎麼剛認識就和仇人一樣呢


風吹草動我就在那


結合我現在的遭遇

我覺得我回答這個問題比較應景

事情是這樣的:

我們公司某個部門長期缺人

尤其是最近一個月,缺人缺的厲害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續七個人入職第一天就離職

我一直很納悶怎麼回事

因為這個部門對女孩的顏值身高都有要求

所以,很難招聘的

覺得不對勁之後,對離職員工進行了調查

第一個女孩,很不幸的是上班第一天親人去世

女孩要請假

領導說:請假不行,可以離職。

第二個女孩,上班第二天申請調離那個部門

原因是早上聊天說不喜歡某明星

第三個女孩,上班第一天離職的

原因是女孩之前做過醫護美容

上班被同事說做過美容行業的人不正經

……

調查的結果讓我很憤怒

這尼瑪老太婆前幾天在高管會議上口口聲聲說人性化管理呢?我去你大爺的吧!

雖然我和那部門負責人同級

但我一項職責就是每週要向老闆彙報工作

於是,今天是她最後一天工作

今天我去找她們部門中層管理談話

我告訴他們:靠山沒有了,以後要麼老老實實工作,要麼也像你們總監一樣滾蛋!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說

上班第一天就離職的,絕大部分時候並不是員工的問題,更多的是部門管理出現了問題

如果說員工個人能力不合格

那麼這個人經歷了人力資源面試

經過用人部門複試

然後用上了這個人之後,發現他是個廢物

這邏輯本身就很搞笑

除非人力資源和用人部門負責人都是廢物

有一種情況是例外

就是員工個人的期望和實際工作情況有落差

然後員工自己離職

當然,換個角度來說

這同樣是公司的問題

因為,在面試和複試的時候

人力資源和用人部門都沒有把工作表述明白!



職場大熊貓


這有啥奇怪,我就試過一次,當初去面試一家十幾人的設計公司,公司蠻大的,感覺還不錯,面試時給的不多,想到自己是實習生是學習的就沒多在意工資方面,面試時面試官還問我有沒有電腦,我說沒有,他就叫我第二天上班。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半個小時來到新公司,上班第一天就是熟悉環境和工作,我來到的時候經理就隨便安排一個位置給我讓座熟悉一下工作流程,我就開始在練習,到了下午的時候有個同事回來了,然後對我說這位置是他的,我去,第一天上班就那麼尷尬,同事很客氣的和我說沒電腦的話要麼自己帶電腦,要麼自己去找經理幫我配置一臺。自己想了想,這都什麼公司,十幾人的設計公司連一臺員工的電腦都配不起?還要員工自己帶電腦,越想越生氣,第二天果斷不來了,底薪不高算了,還沒電腦,都不知道這公司多摳。


不可思議哆啦美


入職第一天就辭職的人是什麼心理呢?本人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主要原因是入職後通過與新同事之間瞭解,瞭解到該單位的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潛規則,比如每天下班開會,加班,規章制度特變變態,企業變相剋扣員工工資,沒有獎勵只有懲罰等,或者是部門領導是一個特別難相處的人等。本人一次在入職後第一天就瞭解到上述情況,在中午休息時看到一個佈告,說一個員工在公司院裡的草叢中丟了一團餐巾紙,結果公司通過調錄像,找到這個員工,罰款500元,是500元啊!通過一天的瞭解,我果斷辭職了。


M牧羊人


入職都一整天了,和同事聊聊天,感受下,大概就能明白公司的氛圍,經營情況,工作情況了,第二天就不去的無非就是不喜歡工作環境,工作內容,或者看出公司經營不佳等等。

我試過兩個工作去了半天就走了,一份是因為工作時間和hr描述不符合,工作時間長,中午沒休息,收入又低,完全不夠支出,還耗費了那麼長時間,完全沒時間做其他工作,所以去了半天就走了。第二份去了半天,中午想走,想跟領導說,結果又被他進行說教洗腦,我勉強又呆了一下午吧,第二天就沒去了,三個月後,同類的公司被查了,全部人都抓進去了,員工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小年輕,你知道我為什麼去一天就離職了吧


糖糖倪


不合適啊?現在不管九零後還是八零後,不僅老闆看員工,員工也要看氣氛、環境、老闆。 勞動者和公司是平等的,哪裡像以前一樣,有個工作給你點飯吃就ok啊? 我新找的公司工作快三個星期了,實際跟老闆接觸也就七天左右,氣氛太壓抑了,跟老闆談話你根本沒有說話的餘地,老闆處事方式就是罵罵罵,感覺不合適,到週五我就要說不做了 。工作還是要開心… 因為錢換不來健康,看到旁邊同事滿臉痘痘,是去年開始有的,她說壓力太大了,(我也經歷過)本來想跟她分擔的,我不想再那麼累了(前面工作環境、老闆性格真的很像)還想那麼累我就不會離開之前公司了。


粉色的等待


我入職一家公司7天就離職。

1.在這裡學不到東西,如果離職了,到其他家公司沒有經驗積累。

2.我自己覺得不合適。不喜歡。一開始入職的時候其實是沒有想清楚。一直猶豫是否離職。最後還是覺得離職比較好,不想太耽誤時間。

3.老闆對我也不滿意,比我小,大學生創業。但是招不到人,所以勉強要我了,上了幾天班,估計他也不滿意我。我自己也不滿意自己。我離職的意思,無非就是等他炒我前,我先炒了他。

4.工作內容增加,工資不加。我當時答應了,後面過節放假3天,想想,我還是辭職吧。第一次妥協,後面還要更多的妥協。後面他們要搬家。上班路途遠了,我肯定不幹。原來雙休,後面單休。

進去後,發現不怎麼樣,所以,真的需要想清楚。。


露珠1476992


一個人入職第一天就離職,實在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首先這是特殊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另外,決定一個人倉促離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企業原因、個人原因、第三方企業的原因和個人家庭原因等。在我個人的職業過程中偶爾曾經見到過這種現象,原因也各不相同。

如果說,非要有一個心理的描述的話,那就是不得已離職,是在沒有辦法幹下去,或者實在不能幹下去,只能離職走人。

首先看一下企業方面的原因:

1.企業在通知面試和實際面試及入職過程中關鍵信息闡述不明確,迴避了對於求職者不利的因素。

有些企業為了快速招到人,簡直是不擇手段。在薪資待遇、職位級別以及企業自己的包裝上大肆宣傳。

在入職之前企業虛高工資標準,但是一旦入職辦理手續的時候,發現實際工資要低很多,讓求職者非常失望;在入職之前,企業宣講自己有多麼高大上,虛構漂亮的辦公空間和有規模的團隊,但是求職者入職的時候,發現與描述的根本不同,人數也寥寥無幾;在入職之前的時候,企業宣稱工作是多麼的高大上,但是入職的時候發現,自己真實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那回事,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比如,有些公司招聘所謂的業務經理,描述的繪聲繪色,等到員工通過面試入職以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就是個前臺客服。目標實際崗位與自己期望的巨大差異讓求職者充滿絕望和強烈的不安全感,馬上離職走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企業偽裝自己,存在明顯的非法欺詐行為

一方面,部分企業的做法過於老套,在入職之前說的很好,但是一旦入職後,還要要求新員工繳納一些費用,比如保證金;另一方面,企業做的本來就是非法生意,比如做傳銷。

員工一旦入職發現上當,很自然希望自己儘快逃離。

3.企業的一些文化或者管理措施比較極端,入職者覺得無法接受

有些企業是正規企業,但是採用一些極端的管理方法。比如國內某企業採用所謂的軍事化管理,就連員工去上廁所都要計算時間,而且要求員工走路的時候必須走直線,為了讓員工形成這些習慣,甚至不惜採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一般人誰能受得了?

另外,一些企業急於出業績,員工入職的那一刻起就被分配了山一樣的目標,求職者一方面感覺無法接受,另一方面也不想接受。於是倉促走人。

在員工入職後接著離職的情況中,企業佔據了主要原因。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就是再不靠譜的員工也不可能剛上班就離職。

員工迅速離職也少不了個人的原因。

1.個人在勝任“硬件”上存在硬傷

有些信息,在入職之前,企業並未明確告知,但在入職階段,問題就浮現出來了。

員工辦理入職手續的時候,要求提供一些自己不願意或者無法提供的資料。比如離職證明,入職員工與原東家有較大的矛盾,根本開不出來;比如身體健康證明,但是員工身體上確實存在不健康的病症也無法提供合格的健康證明。

這些信息企業或許在入職之前提到過,但是求職者本著一個僥倖的心理,希望能夠過關。當得知企業必須要這些資料的時候,覺得沒有了希望,找個藉口就走掉了。

2.個人存在誠信問題

有些員工的學歷或者簡歷造假,在入職的時候還沒有被發現。但是員工本人心理壓力很大,處於自己被發現的“風險”規避,思來想去,趕緊走人,免得被動和尷尬;

有的員工簡歷造假,但是,很不巧,在新單位遇到了原來的老同事,隨時有被揭穿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只能抓緊時間溜之大吉。

3.意外的“驚喜”

有些員工,並不只是面試一家單位。他們同時面試數家單位,不同單位的環境條件、企業實力和薪資待遇也都不一樣。

在員工入職A單位,剛辦完入職手續後,就接到另一家他自己認為更好的B單位的錄用電話。兩者之間進行權衡,他還是選擇了放棄當前單位,投奔另一家。所以,立馬走人。

員工個人原因的離職本身是趨利避害的自然反映。

除此之外,員工的瞬間離職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1.個人家庭原因

因為家裡有人生病、家中的親人出現較大的變故導致無法繼續工作;還可能因為家人幫助自己找到了一個他們更好的工作,強行要求必須去上班。這種時候,剛入職的員工也會急匆匆走人。

2.個人感情原因

有些入職者是和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一起到某個地方面試的。當然,面試的單位不一定相同。剛入職的時候得知自己的另一半沒有應聘成功要走人或者應聘成功要求到同一個單位上班的時候,也會抓緊時間走人。

3.一些其他特殊原因

比如,我就見過一個小夥子,剛入職半天就走了。後來採慢慢了解到,他其實是一個網上逃犯。

還是那句話,特殊的情況必然後特殊的原因。作為企業來說,一定要在員工面試和入職之前詳細真實全面的將相關信息告訴求職者,另外,就是一定要儘可能的將可變因素進行掌控和防範。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