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梁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完整保存有从春秋、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各个时期的民居,现有历史传统院落132座,多为清代巨商故宅;梁村庙宇众多,村中有大庙、堡中有小庙,还有各种佛教活动。此外还有独特的“龙凤文化”,建村在两龙交汇处,村内民居布局呈凤凰形状,两龙拥一凤,加上历史故事的口口相传,为梁村博得了“凤凰古村”的美誉。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梁村还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 从这里走出的经营票号的掌柜、经理多达百人,以天顺堡毛鸿翰为例,因此才有了“平遥四百零八村,数一数二数梁村”的美誉。梁村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像传统婚礼、社火、庙会、刺绣、剪纸等,提供了了解北方汉民族文化的活标本。

此外,梁村还有一泉,即源池神泉;一塔,即渊公宝塔;一湖,即尹回水库;一台,即古戏台;一古道,即平沁古道;两街,即古源街、西街;三墓,即赵王墓、北宋冀氏古墓;十八槐,即十八株古槐等众多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

梁村

古戏台

这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即三间三檩。灰瓦覆顶。传统的窑洞建筑外加木质前沿。构成了一座浑厚端庄的戏台。外观可以看到仿木的石质四方形柱子,看那柱下的抱鼓石,可以想到是清朝的建筑物。山墙之上屋檐之下是一对精美的形似香炉的砖雕,柱上雕刻有一副对联。额拱七个。雀替一对,而挂落早已丢失。只剩空空的沟槽,犹自叹息。戏台之内是平遥不多见的十字形窑,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窑洞,木质的隔断把戏台分为前后台。墙壁之上题满了文人墨客。草台班子的墨迹、。写出将入相的两块跑马版。早已和挂落一样丢失了一块。绘有苏氏彩绘的天花板也都不见踪影。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这是演职人员换装,小憩的地方。台前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戏子这份行当不是上九流的。但是在朴实无华的乡村百姓眼里,这又有什么呢。那戏剧小舞台,人生的大舞台 ,又会给那时的孩子们带来多少的遐想和憧憬呢!

渊公宝塔

梁村村北有一座五层六边形古砖塔,名渊公宝塔。据村里积福寺碑文记载,宝塔始建于元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塔上砌装的仿木构斗栱极具宋金遗风。这座舍利塔的主人“渊公”,事迹不详,曾是积福寺的一位大和尚,他的舍利塔直接建在寺院的中轴线末端,而不是另辟塔院,有点不太普通。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渊公宝塔的外观呈八角五级楼阁式,塔身通高约10米,直径约1.5米。塔基及塔座新修,如果是按照原状新修的话,可以看到塔座低矮。塔刹新装已不复原貌。该塔周身上下均无真假门窗设置,且第一层塔身明显高上,因此整体看上去,给人的感觉颇似密檐式塔的形制特征,但最醒目的是叠涩出檐以上,复由三层青砖叠涩的平座,清晰明白地显示出楼阁式塔的基本特征。总的看来,积福寺塔是一座不错的元代仿木构古塔。

天顺堡

天顺堡是梁村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堡之一。走进堡内街道两边都是高耸的砖砌围墙,巷道幽深狭长,深宅大院相连。天顺堡是由平遥"蔚泰厚"总经理及蔚字五联号总管毛鸿瀚联合冀、邓、王、史等五姓人家共同投资兴建的。走进大院,设计考究的照壁,悬山顶垂柱过门,门楣、横梁上精美的木雕图案,复杂多变的窗棂,雕刻精细的柱础,寓意深长的匾额……这一切记载着晋商的历史,见证了曾经的繁荣和兴盛。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梁村其他

梁村的古景还有很多很多,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经历了岁月变迁。当然还有很多,属于当下,属于未来……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广胜寺全景

又见梁村丨一村难言尽,各处是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