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在观影的过程中,大家都会产生很多的情感,其中最朴实,最大众化的情感就是感动。感动分为很多种,一种是自然而然的感动,导演并没有很刻意的去渲染一种情绪,而是从始至终保持了克制。当观众们将这种情绪逐渐的感知以后,慢慢的融入进去,尔后获得了跟主人公一样的情感体会,这个时候,观众们会感动。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还有一种感动,导演通过渲染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以及主人公对于命运的抗争。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努力的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即使是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观众们被主人公这种奋斗拼搏的精神所触动,这也是一种感动。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最后一种感动就比较低级了。观众们想着导演可以讲一个很顺畅的故事,但是事实上导演却想要赚取大家廉价的眼泪。导演安排了大量的生活环境或者大场景,用以来凸显主人公生活的艰辛,然后又不断地用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悲惨故事来消磨主人公的意志。最终用一些不可逆转的悲剧将主人公推向了奔溃。借此来告诉大家,看看,主人公的命运多么的不公。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多么的悲惨等等。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观众们自然感动的稀里哗啦,但是这种感动并不是正向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并不是说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有一个主旨,但是导演的目的应该放端正。一部优秀的作品他应该有强大的内核作为支撑,而不是仅仅将一件又一件的事实展现给大家看。大家看后并不能产生更多的情感上的共鸣,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参观了某一个人的某一段具体人生,之后被感动。即使是老泪纵横,但是这种感动并没有太多可说的部分。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实话,我不想推荐大家去看。因为本片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这样一来,就说明这部作品是有争议的。对于有争议的作品,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仔细研读,而不被外界的环境所干扰。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在观看完毕之后总是感觉本片中的孩子命运本悲惨,但是过了一晚之后,我越想越不对劲。如果某一部作品的感动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感动本身,那么他的意义在哪里?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没错,说的就是最近的热门大作《何以为家》。它讲述的是一个身处动荡环境中的小男孩,因为家里的孩子众多,他只能帮住自己的父母提前挑起生活的重担。然而父母对于这些孩子并没有展现出来应有的慈爱,当小男孩的妹妹被父母卖给大她很多的杂货店老板后,小男孩离家出走了。途中遇到了跟自己一样的苦命人,然后男孩帮助她照顾小孩,然而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慢慢的,一切变得更加糟糕了。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之所以会有上述言论,根本在于小男孩前后对于生活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导演塑造的这个小男孩之前没有被生活温柔对待,如果按照一般电影的进度条,这小男孩今后再遇见和自己一样遭遇的小孩子时候,一定会换一种方式来进行。但是很遗憾,本片没有这样。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小男孩在遇见跟自己相关的情景之后,依旧是走的老路。他厌恶的是自己的父母,绝望的是自己的父母生了他却没有尽到养育的义务,最终只能让自己的妹妹惨死。他知道这个结果很悲惨,也知道这个过程很难受,但是当同样的选择放到他的面前之时,他依旧是选择了跟自己的父母一样的路径来处理。这才是本片的悲哀。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然而遗憾的是,导演将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本片中的小孩生活如何悲惨,本片中的故事如何引人落泪。大量的手持镜头很好的将大家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一点点的缩短,尔后这种缩短带来的效果得以体现。很多观看了本片的观众无一例外地落泪了。但是他们的落泪是因为本片被导演用大量的视觉观看强制牵引了。至于剧情,以及剧情所带来的思考,我们仅仅是延续了导演想要说的那些,你看看,这个小孩有多惨。然而这并不是本片的全部。

年度最催泪影片?对不起,我们要的是感动,不是卖惨

我们也曾看过很多悲惨的小孩《乌龟不会飞》、《追风筝的人》以及《醉马时刻》那些片子中的小孩也有着很悲惨的处境,他们父母所在的群体中也是会有很多不睦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有一味的卖惨来博得观众的同情,然而观众大都对于这样的故事印象颇深,而且知道导演的良苦用心。说实话,用商业片的套路来包装一个凄惨的故事,形式上没问题,用心却不真。

……

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