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現代社會,有這麼一類人群,就是吃什麼拉什麼。這並不是因為“直腸子”,而是脾胃虛寒,脾胃太過於虛弱寒涼,讓吃下去的食物,無法再身體裡面停留。

脾胃虛弱在古籍醫書中有記載,《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脾病候》:“脾氣盛,為形有餘,則病腹脹,溲不利,身重苦飢,足痿不收……是為脾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後洩,食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

總結起來,脾胃虛弱的主要原因有3點:一為飲食失調;二為勞累過度;三由於急慢性病。這3個原因一起,耗傷脾胃,導致脾胃不足,運化失健,形成脾胃虛弱。

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脾胃虛寒呢?

1、舌苔厚黃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溼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2、食慾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溼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3、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4、溼氣重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5、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6、手腳冰冷

有些人一到秋冬季節,人體沒有感覺到寒冷,但是手腳會一直處於冰冷不溫的狀態,這就是脾虛生寒的表現。

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想要調理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還是要從我們的先輩留下的智慧結晶裡去尋找。

1、六君子湯

《醫方考》卷3中,說:......氣虛,痰氣不利者,此方主之。《內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東南之土卑溼,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 氣壯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氣一虛,則不足以運痰而痰證見矣......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補氣......可以與參、苓、術、草比德云爾!”

從《醫方考》的這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方法脾胃氣虛兼痰溼的情況,效果比較好,比如吃什麼拉什麼,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並且對食少,胸脘痞悶,嘔逆等效果也不錯。但是如果你使用這種辦法後,經常口乾舌燥的話,就要放棄這種方法了。

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2、參苓白朮散

《醫方考》卷4中,說:“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為萬物之母,諸臟腑百骸受氣於脾胃而後能強。若脾胃一虧,則眾體皆無以受氣,日見羸弱矣。故治雜證者,宜以脾胃為主。然脾胃喜甘而惡苦,喜香而惡穢,喜燥而惡溼,喜利而惡滯。是方也......故為諸藥之舟楫,苦則喜降,則能通天氣於地道矣。”

從《醫方考》的這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方法對調理,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並且對食少,氣短咳嗽,肢倦乏力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種方法,首先不能長期使用,其次是洩瀉兼有大便不通暢,肛門有下墜感的人,就不太合適了。

脾胃虛寒,引起的吃什麼拉什麼,你知道怎麼調理嗎?

腸胃調理的方法,腸胃調理的方法有很多種,做好飲食方面的調節工作非常重要,科學飲食可以調理胃腸道,並且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可以幫助排除身體內的毒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