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信託“高息貸”的本質,是信託投資第一步!

理解信託“高息貸”的本質,是信託投資第一步!

最近一直在忙於AK-信託投資手冊的編寫中。在寫這本書第一章信託的定義前,我一直遲遲沒有敲鍵盤,因為我在想一個問題,如何用一句既精準又簡單的話來定義信託。最後,我用了“信託的本質是一種合法合理的高息貸款!”

因為出版需要,在書裡不能點名道姓舉例,尤其是政信基建類,文風也得更接近其投資工具書的定位,所以關於這一點的解釋我就放在週報中說明。很多平臺粉絲知道,上週我並沒有推薦任何信託產品,因為現階段處於絕對的賣方市場,產品無論好壞基本都是秒空。大家搶購信託的過程中,真的瞭解自己購買的信託嗎?

1.信託為什麼被稱為影子銀行?

理解信託“高息貸”的本質,是信託投資第一步!

影子銀行指是是非銀體系下從事借貸業務的機構總稱,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其主體指的就是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有這個稱呼並不單單因為它從事貸款業務,而是它的定位。

銀行被戲稱為“長子”,作為百業之母的核心,銀行借貸體系的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

所以在社會融資需求中,銀行會進行選擇性放貸。

這時就出現了三個問題:

①銀行更願意把錢貸給國有企業,因為有行政信用背書,而民營企業在銀行體系中屬於第二選擇。

②銀行更喜歡把錢借給大型企業,而不是中小微企業。

③銀行更願意把錢借給不差錢的行業,風險低的行業。

這裡的典型事例就是房地產,央企地產公司是地王的主要締造者,因為其融資成本更低。王石為什麼反對寶能入股,因為他想保住萬科國有控股企業的身份是最重要的原因。

信託業的大發展歷史機遇期有兩個:第一個,2003年銀行全面收縮對房地產公司的借貸。第二個是2008年第二次全面收縮。而房地產是我國第一支柱產業,銀行不能貸,這個功能與風險就只能由信託來承擔。當然最終銀行的錢還是流入到房地產,不是企業貸款而是個人房貸。

信託公司幾大業務中,佔比第一的是房地產信託,因為房地產業屬於典型資金密集型行業,借雞生蛋,只要房子好賣,信託的利息高點那就高點。

第二類就是過去所說的政信類,目前叫基建類。實際地方城投在銀行都有比較高的貸款額度,所以不缺錢的情況下不會想到信託。在最新的2018年地方財政收入報表中,我們不難發現,貴州、內蒙、江蘇、湖南、山東、四川這些信託網紅區域大量發行信託的背後是經濟增長普遍陷入5%以下,甚至很多區域財政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對於這些地方來說,信託資金往往用來填補資金缺口,避免造成信用違約。

第三類就是商業借貸類,信託資金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補充日常現金流。

總的來看信託業務實質與銀行是一致的,但是主要做的是銀行不願意做的,對銀行還貸有壓力的,這同時也是信託的金融定位之一為銀行體系緩衝風險。

2.2019年各類融資主體通過信託融資的成本是多少?

理解信託“高息貸”的本質,是信託投資第一步!

①商業地產類,目前不是排名前三十的房地產企業很難從信託渠道拿到資金,而拿到的資金成本也有一定浮動。以2018年底的利率水平,地產公司的資金成本在12%-13%之間。相關地產公司同期在銀行拿到開發貸的利率不會高過7%。

②政信基建類,以成都下轄區縣為例,基本年化收益在8.5%-9.5%之間,相較於地產較高的銷售費用而言,基建類在這方面要低一點,但是資金成本也至少在10%以上,甚至部分區域可以達到13%。

③商業借貸類,經過2018年上市公司暴雷潮後,目前針對公司的商業借貸比較謹慎。現階段對個人的房抵貸、消費貸比較多,但資金成本也在10%以上。

通過信託公司業務方向與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我們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其“高息貸”實質。當然信託並不是“高利貸”,兩者從本質上是有明顯區別的。高息貸中的高是相對於銀行這個信貸體系中的低點,任何主體如果借高息貸則意味著財務上有問題,但是可以解決。但是借高利貸,則說明財務問題已經嚴重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3.房地產信託違約如何解決?

2018年房地產信託違約事件其實非常少,原因在於雖然2018年房地產市場降溫,但更多的是指二手房市場。一手房開發商的銷售並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不過這裡也有例外:天津天房集團,這是一個差點把中信信託都給坑進去的項目。最後是保利地產豪擲160億進行了整體接盤,為什麼肯接盤,僅僅是因為其國有企業的身份嗎?顯然不是,根本還是其土地儲備的價值。房地產信託的根本還是房地產行業,在歷史性轉折點還沒有到來的前提下,一線房地產企業項目可能是最符合信託本質的項目。

4.為什麼商業借貸類信託在2018年違約率高?

2018年針對上市公司的商業借貸出現極大的風險問題,大多上市公司採取的是股票質押的方式進行信託貸款。可是在股價持續走低的過程中,爆倉風險不斷加大,更何況通過找信託公司借“高息貸”本身也說明其現金流狀況非常不理想。其中牽涉範圍最廣的要屬海航集團、凱迪生態。商業借貸類是目前違約後處理最為麻煩的,以股權質押的項目一旦出現債務違約,股票立刻會失去流動性。而其它五花八門的抵押物在數不清的案例中都被證明是一文不值的。這也是目前其有別於房地產信託、基建類信託的關鍵地方,後兩者即使出現問題,也往往還有解決的希望。

5.為什麼地方債務危機化解方法中最主要的是高息債的置換?

地方債務到底有多大,目前市場上比較認可的估值是40萬億。地方融資平臺也掌握著大量的資產,問題的關鍵並不是絕對債務的高低,而是經濟增速下滑造成財務增長減速,不能跟上高息貸的利率。這時原本通過借錢搞建設,再創造更多收入來還債的算盤就落了空,反而會陷入一個高息債的惡性循環,所以解決地方債務危機問題第一個手段就是高息債置換,通過國開行的低息貸款去置換像城投債、信託債這種高息貸品種,減小地方還貸壓力,給經濟發展、轉型等提供一個空間。

6.為什麼很難挑選到合適的政信類信託?

目前再叫“政信”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所有的城投公司項目從法理層面講與地方政府是無關的。但是這不是挑選的難點,真正難的是地方城投項目的借款往往用於長期項目或根本不知道底層資產,還款的來源就是地方平臺的現金流。可是目前地方融資平臺在金融機構享受的都是極高信用級別待遇,貸款利息是非常低的,以2018年底為例,利率總體水平維持在5%左右,跟個人房貸水平接近。在這種情況下還通信託融資,恰恰說明地方平臺資金狀況並不理想,甚至可以看到近期基建類項目收益率已經無限接近10%了,這甚至高於一線地產公司的利率水平。

進行反向推論也容易得到這一結論:只要是通過信託籌集資金的市縣近兩年的經濟狀況都不太理想,基本上排在省內倒數。當然有人會列舉信託第一網紅城市成都,這是因為成都近些年不計代價搞建設的原因,何況成都核心城區中房價最堅挺、發展速度最快的兩個區域:高新、天府新區基本沒有在信託這個融資渠道中出現。

艾財愛家2019年信託第一季投資策略分享會:因為政策風險原因,基建類信託的很多課程並沒有辦法在音頻或視頻中講深,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參加我們2019年第二期投資策略會,到時我將針對基建類信託進行重點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