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刘泽华(化名,下同)是大蓉和酒楼重庆旗舰店的采购部经理,他每周都会收到麦德龙送来的50件大豆油。然而,这个持续了6年多的“定律”突然在2014年5月27日被打破了。

“当天货没送来,我打电话催麦德龙的对接人杨某某,他说明天送来”,刘泽华回忆称,当时他并未引起警觉,但到了5月28日晚,50件大豆油仍不见踪影,而杨某某的电话则在接下来的数天内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他这才感觉有点不妙。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他所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合作了6年多的杨某某可能已携款消失,和他一样在焦急等待的商家有近30人,涉及金额超过8000万元。

杨某某在麦德龙工作长达12年,之前在麦德龙南岸店,2014年2月调至麦德龙北部新区店,担任酒水部主管、工会副主席以及北部新区店楼层经理。

和他合作了6年多了,感觉他人很诚实,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在麦德龙,他是那种领导敢为他人品拍板的人”,刘泽华说,他脑海中的杨某某是在整个麦德龙体系中非常吃得开的人,“而且我也以多种形式接触了麦德龙的一些高层,

感觉他(杨某某)就是麦德龙对外酒水、油类、饮料等商品大宗交易的代言人,一直对他深信不疑”。

刘泽华的说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商户的认识,对杨某某人品的认同成为合作的基石,正因如此,商家与麦德龙合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我们这次栽了大约860万元”。盘溪市场粮油批发商何女士告诉商报记者,她与杨某某合作七八年,可以算是朋友,“最初的时候还签合同,后来都不用签了,直接打款,然后第二天收货”。

刘江等人介绍,他们这些商户先打款到杨某某的私人账户,随后由麦德龙发货给他们,不开具任何发票和凭证。而杨某某给他们的解释是,这样能拿到更低的价格。

刘泽华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他就是没和麦德龙签订购销合同的商户之一,不过他事后向麦德龙索取了相关发票。他坦言,仅一个旗舰店每年从麦德龙采购的五粮液、大豆油、粉丝等食品金额就达2000多万元,“通过麦德龙,可以拿到相对出厂价的8-9折”。

当然,也有少部分商家与麦德龙北部新区店签订了购销合同。盘溪粮油商朱女士向记者提供可其今年3月23日、以及去年10月和11月与麦德龙的代表人杨某某签订的3份销售合同,不过双方约定的付款方式都是直接支付到杨杰私人账户上。

……

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小 结

本案例中采购方多是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其业务管理不规范,存在重大内控缺陷,比如不和销售方签订合同,有很大的法律风险;过度信任对方,将自己的供应渠道寄托于一个大平台中的某个人,

那是很危险的模式;甚至将巨额采购资金打款给个人,资金安全性缺乏保障;没有索要收款证明、发票等凭证,一旦对方将货款据为己有,采购方索赔带来很大困难。

采购业务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详见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采购业务》。

堂堂的麦德龙超市,世界500强之一,其内部控制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大问题,比如不相容职务未分离,销售、收款和发货均由杨某某一人担任,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商业关系和销售款的安全性,还给客户带来了利益损失。另外,在收款管理方面也不规范,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客户都是直接付款到杨某某,而且还是巨额资金,难道麦德龙财务部不知道这个情况?……

重温一下《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内部控制——一个案例重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销售业务》

作 者: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高级会计师,税务师(TA);长期从事财税研究与实践工作,在财务变革转型、管理会计实践、企业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及大数据应用、税收筹划、资本市场方面有独特见解及积累了大量实践应用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