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後人身懷絕技,滿族小學生傳承地秧歌神奇驚豔


遼寧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滿族小學的滿族學生,經常利用週末的時間在赫圖阿拉城表演國家級“非遺”地秧歌,學生們表演的惟妙惟肖,精彩紛呈,現場一片歡騰。

有著近400多年曆史的撫順地秧歌,是撫順市首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在赫圖阿拉城的廣場上,幾十個孩子身著滿族盛裝,在傳承人的帶領下,展示他們掌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撫順滿族地秧歌的舞蹈動作。

滿族秧歌是活躍在撫順地區的滿族民間舞蹈,民間俗稱"韃子秧歌",198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順市資料本審稿會議上,遼寧省的秧歌專家們將其正式定名為"滿族秧歌"。

滿族秧歌是滿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產生,並吸收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舞蹈基礎上逐漸形成並發展的,具有火暴、矯健、粗獷、熱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點,是滿族民間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時也是最受滿族人民喜愛的舞蹈之一。

據史書記載,滿族秧歌大致形成於康熙年間,距今400多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創建八旗時,凱旋之後、豐收之餘率隊即興表演舞蹈,這是滿族秧歌的雛形。

初起的滿族秧歌多為表現喜慶、狩獵、漁獵等內容;努爾哈赤起兵後,逐漸融入了征戰內容,整個秧歌舞隊擺出練兵習武、馳騁征戰的陣勢,是滿族先人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的活化石。

滿族秧歌是流傳於撫順民間的滿族古老歌舞的遺存,是東北地區優秀的民間舞蹈文化,是滿族民間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

它所體現出的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見證滿族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是研究滿族民間風俗鮮活的標本。由於它反映的是滿族先民在遊牧、狩獵、漁獵、戰爭、凱旋、祭祀等生產、生活、征戰的內容,具有記錄歷史,再現民族風情的獨特作用。滿族秧歌以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藝術縮影而獨具價值。

地秧歌表演起來比大秧歌更加誇張,動作恣意瀟灑,小學生們身輕如燕,面帶微笑,表演的招式令人擊節叫好。

地秧歌以“揚、蹲、擺、顫、奔、跺、盤、躍”為基本元素,其舞蹈動作打開大闔,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起拉弓射箭的馬上民族充滿陽剛、豪放、粗獷的原始氣息,這樣硬朗的民間文化遺風,是遼寧新賓的文化驕傲。

撫順地秧歌是形成於清初的一種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

也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極為濃郁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一直流傳至今。

小學生們學起地秧歌一招一式都不含糊。

永陵滿族小學92%以上是的學生是滿族子弟,為了更好地傳承地秧歌,組織地秧歌傳承人對滿族學生進行了系統的地秧歌培訓,使得學生們愛上了這一民族文化,頻臨失傳的地秧歌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保護。

據學校的一位副校長介紹,說來也怪,以往教給城裡孩子需要十天八天才能掌握的動作,永陵鎮的滿族小學生兩三天就能學會。

學生們那眼神、那動作,極有滿族地秧歌的味道。兩年前,在撫順市舉辦的全市中小學生舞蹈大賽中,永陵鎮小學的地秧歌表演震驚全場。

如今,滿族地秧歌在新賓得到了很好地傳承,豐富了新賓人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地秧歌的傳承中,學校的作用不可估量,新賓滿族小學的做法深受歡迎。

此情此景,讓人們想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每個人都有義務傳承民族文化。

努爾哈赤的後人們,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傳承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