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百依百順有哪些危害,家長如何才能杜絕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燕子李三fighting


對孩子百依百順當然有危害了,這是很明顯的,但是,我想說的是,順應孩子心理的話,不需要你百依百順,孩子也會很配合!

現在的家長,在育兒這條路上有些焦慮,具體提現就是不知道怎麼愛孩子!給的多了,怕把孩子寵壞了;給的少了,怕孩子委屈了。到具體怎麼把握這個度呢,不知道,焦慮中……

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無理取鬧,索取無度的,我們家長,只要能夠掌握孩子的心理,一切都會雲淡風輕的!

具體來說,就是遇事先說好,再說不!也就是說,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先認可孩子的想法,然後再提出折中的意見。家長不要“一言堂”。

對原則性問題溫和而堅決地說不!比如孩子大人,作為家長,當然要阻止,不是立刻打罵過去,而是先溫和的抱住孩子,等孩子情緒平復,然後在平等地交流打人的原因。

總之,愛孩子是沒錯的,百依百順是有危害,但是隻要用對方法,就能教出好孩子!



權媽在線


首先回答對孩子百依百順會有什麼危害的問題。

第一,會造成兒童過度依賴父母,使得生活及其他必須技能發展不好。如:我一個學生,在一歲多的時候會有符合年齡的表達,後來扶養者對兒童百依百順,不需要兒童表達就滿足兒童需求,後來兒童的語言能力逐漸退化,開始不說話了。

第二,難以適應獨立生活。獨立能力差,不能或很難獨自完成一件事,喜歡依賴別人等。生活技能缺乏,長大以後仍需要他人照顧。

第三,缺乏責任感。兒童因為從小被人照顧和包辦,很少體驗到成就感,也就很難體驗責任,所以造成兒童未來責任感缺乏。

第四,不懂得體諒他人,以自我為中心。從小的百依百順,會造成兒童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對她好,他就像小公主一樣應該被人寵愛。

第五,不能做到共情。所謂共情就是可以設身處地的體會別人的感受。

總而言之,百依百順對兒童發展絕對是弊大於利,所以家長應該學習如何正確的教養孩子和孩子相處。

其次,如何避免兒童的攀比心理

第一,正確引導兒童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

第二,培養兒童自信心。

第三,讓兒童瞭解自己喜歡什麼和想要什麼。

第四,建立一定的規則制度。如:進行代幣,你想要一樣東西需要得到五個小紅花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

第五,家長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正確的去誇讚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

最後,希望每個父母都是優秀的父母,都可以和小朋友相處的好。



大小姐說特殊教育


開門見山。

危害一、唯我獨尊,認為父母就是為他服務的,從不會把父母放眼裡。

危害二、唯我獨大,覺得天下都是他的,所有人都要臣服於他。

危害三、唯我獨享,好東西必他先得先用先享,自私狹隘。

在孩子小時候,順著他,一顆糖也會使他開心;長大了,還順著他,送他豪車別墅萬貫財也未必會使他滿足。

窮人富人都愛自己的孩子,窮不媚富不驕,正確教導才是良訓。

能對孩子百依百順的家庭,大約經濟條件都不會太差。首先,家長別把金錢看的太重,在一個非常重物質享受的家庭裡孩子能耳濡目染的也只能是奢華攀比。其次 ,看到比自己過的差的人,避免在孩子面前熱嘲冷諷,人分窮富,不分貴賤,尊重任何靠雙手養活自己的人。最後,限制孩子小小大把大把暢快花錢,沒有付出血汗的人他是不知道珍惜的。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先矯正家長自己的攀比心是最上策。


種豆得福


一棵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不修剪斜枝,不利於主幹的茁壯成長。

孩子的成長也同此理,很小的時候,他們啥也不懂,自然沒有是非、對錯的慨念,只是憑著本能向大人哭鬧,以滿足吃喝的需求,同時還貪玩好動,對各種物件胡亂擺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家長尤其應該引起注意,因為溺愛而百依百順,後果相當嚴重。

第一,孩子的性格與習慣在此階段形成,孩子是無知的,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與不良習慣,不加以約束與規範,等到能夠上學的年齡,他們離開父母,走向學校,既不會聽老師的話,又難以與同學平等相處,會製造出許多的麻煩事。

第二,百依百順長大的孩子,常常言語、行為霸道,以個人的喜好對人對事,不願以公心公理待人接物,試想,這樣的人,將來走向社會,怎樣適應工作與環境,又怎樣成家立業?

至於孩子的攀比心理,估計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無需大驚小怪,只要家長的理念裡沒有嫌貧愛富,只要家長平時在孩子心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並且在孩子成長期沒使其養成百依百順的習慣,那麼,在經濟允許的前提下,既能適當滿足一下孩子的要求,又能通過規勸與溝通,約束孩子的不當要求,我想,是不難做到的,大家以為如何?



劉丙午1


對孩子百依百順容易讓孩子產生唯我獨尊的感覺,進入社會後抗挫折能力差。溺愛的後果相信不說都清楚,我重點來說說攀比心的問題吧!

其實攀比之心誰都有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狀態,就看我們怎麼處理了。運用不當叫做攀比心虛榮心合理運用叫做有競爭意識,不可能完全消除。家長可以加以引導,把這種攀比心運用到積極的方面去轉換成正能量的東西。我們在幼兒園怕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所以孩子過生日等一律不允許帶蛋糕、禮物這些。衣服鞋子也是讓孩子選擇舒適的運動系列,既方便孩子活動又不會比較誰的衣服漂亮。

家長在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要進行合理的干預,引導孩子往積極正面的方面想而不是責怪孩子不該生出攀比之心。


木子的遠方6


人永遠不知滿足,得到10元零花錢,想要50元,得到了50元想要100,1000甚至更多。

買了一個玩具想要兩個,三個甚至一堆。

還有那天上的月亮🌙

物質和金錢得得到了,開始走向精神的需求。

有的犯人也殺人為樂。

從小應該教育孩子,得到的同時也是需要付出的。而不是一個百依百順!

當有一天你老了還能百依百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