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关注十二读书,每天共话诗词

说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算是小学生也能娓娓道来。的确,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神童,在他七岁时,不仅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还能背诵《左氏春秋》,并能讲明白书的要意。

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和他的老对头王安石一样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二十岁的司马光进士及第,开始仕途生涯。司马光一生历仕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一生,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除了“砸缸救友”,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这个事情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司马光像

宋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朝廷,但司马光并未因此怀恨在心,他心里知道他和王安石不过是政见不和,但他们都是为了宋朝好,既然现在你(王安石)出来掌事了,那我(司马光)不妨暂且退避,安心著书。于是便有了《资治通鉴》。

但是虽然他选择离开,但是毕竟还是不满王安石变法,所以牢骚还是要发一发的,于是司马光在退居洛阳时写了一首《客中初夏》,暗含了对王安石变法的讥讽,甚至将王安石比作随风摇摆的柳絮,而他自己则是一心向着太阳的葵花。这两句也成为司马光最经典的诗句。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一首平白如话的小诗,既无险字,也无丽词,似乎一览无余。整首诗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的描写,一场清雨刚停,对着门的南山又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随风飘舞的柳絮杨花已不见,只有葵花对着太阳在开放。

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托物言志,表达诗人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虽然他是一片忠心,但奈何他太过顽固保守,丝毫认识不到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全盘否定了王安石变法,就算青苗法和免役法两个已经被百姓所认可,如此利国利民的好法也被废除。彼时,曾经反对变法的苏轼已经逐渐认识到变法的积极意义,于是上书劝谏抵制,但司马光还是坚决废除新法,对此还跟苏轼翻了脸,气得苏轼跺脚大骂:真是司马牛!

宋神宗和王安石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心血,一朝被全部废除!卧病在床的王安石听到此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痛苦万分离世!而司马光这一举措也加速了北宋的灭亡,更可悲的是,同时司马光大肆重用听他话的奸佞之徒,特别是以蔡京为代表的一大批奸臣。

司马光最经典的一首诗,后两句小学生也能背,却加速了北宋灭亡

公元1120年北宋爆发了方腊起义,此后起义不断,大宋再无复兴之象。7年后,积弱难返的北宋王朝在金人的铁蹄下顷刻覆灭!


关注十二读书,每天共话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