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阿方索•卡隆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上映了,不過只是安排了藝聯影院發行,所以現在三天了,才有1.3%的排片,票房不到300萬。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這個成績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何以為家》雖然也偏文藝,但故事講的通俗,情感共鳴點充沛,而《羅馬》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沒有任何賣點。

演員不認識,導演也不像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這些老牌那麼響,題材更是,雖然講的是母性,但裡面有大量隱喻、象徵這些很繞的東西,夾帶著墨西哥的革命往事,哪國的大眾也不會太感興趣。

但《羅馬》實打實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這獎可不是隨便給,它只會頒給每年“營造最佳視聽語言”的那個人,阿方索•卡隆在《羅馬》裡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掌控力,拿這個獎絲毫也不虛。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我個人很喜歡《羅馬》,吸引我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卡隆用的手法,在大銀幕上再看一遍的時候,去琢磨每一個鏡頭的用意是非常有趣的,下面我就聊點心得體會。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所謂的“羅馬”是墨西哥城中一箇中產階級社區的名字,故事發生在索菲亞一家中,開篇第一個鏡頭就是精心設計過的,直對著地面,女傭克里奧正在洗地,一會兒水蔓延過來,地上滿是泡沫。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等泡沫褪去,水面映射了天窗上的光,一架飛機正飛過,投下移動的剪影。(飛機後面還出現了幾次)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這個鏡頭啥意思呢?我的理解是,水代表母性,在水來之前,地面乾燥而沒有生機,水過後,有了陽光。泡沫代表了傷害,傷害會過去,母性光芒依舊。

其實呢,電影就是一種凡事兒都“不直接說”的藝術,比如《活著》裡表現人生無常如戲,就把福貴設計成個皮影藝人,你品出這層意思,就會有不一樣的體悟,你品不出來,那就只能看個表皮兒,《羅馬》就是部全程需要品的作品。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鏡頭抬起,女傭克里奧在幹活兒,從面相上來看,她是印第安人後裔,墨西哥人口中大約10%是印第安人,他們大多處在社會底層。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羅馬》裡的鏡頭速度都非常慢,卡隆自己也當攝影師,電影中有不少長鏡頭,但大多都是沿著軸心或平移,很少推近或拉遠,類似下面這種。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這是一種很自然主義的形式,其背後情緒是“冷靜的審視與旁觀”,與此正相反的是推拉變焦,這種鏡頭會人為營造緊張感,比如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裡的一鏡。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而《羅馬》的鏡頭很少激烈變速推拉,呈現出一種很獨特的上帝視角。

家裡的女主人索菲亞有四個孩子,丈夫安東尼奧是醫生,工作原因很少在家,除了克里奧,還有另外一名女傭主要負責做飯。

這算是導演卡隆的半自傳電影,故事中最小的孩子佩佩就是卡隆自己,而克里奧的原型是陪伴卡隆長大的保姆Libo。

克里奧與佩佩有一場戲很有意思,佩佩在裝死,克里奧就也躺下陪他,裝了一會兒說:“我還挺喜歡死了的感覺”。這是句傻話,同時也是後面情節的隱喻,比起後來的痛苦,死真是一件相對比較容易的事。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到了12分鐘,家裡的男主人安東尼奧回來了,孩子們看到父親回來很開心。這個亮相的設計極為精彩,先是逆光的車燈,背景音是雄壯的交響樂,營造了一種“帝王駕臨”的氣氛,這裡卡隆的用意一定是暗示男權,我很肯定。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因為車太大,車庫太小,打了好幾把就是進不來,最後等於是將將塞進去。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這組挪車鏡頭整整用去了一分半鐘,如果沒有意義,導演絕不花這麼長時間給觀眾演示科目二,碩大的車代表著丈夫的野心,這個家已經容不下他,為後面他的出軌跑路埋伏筆。

《羅馬》的前半段可算是克里奧的少女時光,無憂無慮,晚上健健身,工作之餘還可以逛街看電影。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克里奧認識了費爾明,他們相愛了,費爾明是個貧民窟里長大的窮小子,最近喜歡上了武術,看過的同學一定對他在房間裡耍的那套劍術印象深刻。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此時故事中兩位女主的命運產生平行關係,索菲亞與丈夫產生矛盾,她可能已經有預感家要散了。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另一邊滿懷憧憬的克里奧毫不猶豫的將身體獻給了費爾明,當她在影院中說懷孕的時候,大概以為會等來費爾明的求婚或者激動的眼淚吧。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然而並沒有,當時大銀幕上正在上演《虎口脫險》,費爾明有樣學樣,以上廁所為藉口,竟然直接溜號了,克里奧剛懷孕就被拋棄。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此時導演安排了一場冰雹(熱帶下冰雹必有冤情),作為兩個女人命運的分界點。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索菲亞開車帶克里奧去醫院檢查,這裡有個看起來很“刻意”的橋段,車夾在了兩輛卡車之間,最直接的解讀是索菲亞的進退兩難。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但很奇怪,索菲亞在過程中的神情一直很放鬆,還哼著小曲,並沒有那種把車蹭了的惶恐,兩車間縫隙很小,已經很明顯過不去,但她還在給油。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所以我認為這個橋段是擺脫男性依賴的宣言,姐們就是這麼橫,把車蹭了就再換一輛。

這部電影中兩位女主的情緒是基本同步的,克里奧看到醫院的新生命,也不再哭哭啼啼,甚至有些期待孩子的到來。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此時發生了地震。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天花板上的碎石落在了保育箱上,裡面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嬰兒、懷孕,象徵意味就很明顯了:一場社會變革正在孕育。《羅馬》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墨西哥68》,我對墨西哥歷史不熟,查了一下,68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數百名遊行抗議者在墨西哥城北的特拉特洛爾被屠殺。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二戰後的墨西哥經濟高速發展,但政治體制改革沒跟上,於是爆發了這場騷動(其實哪個國家到這個點兒上都會出點兒事),當時的總統奧爾達斯強勢鎮壓,後來的人們認為這場運動是墨西哥國家命運的轉折點。

著名記者作家胡里奧·加西亞曾說:“經過這一天之後,墨西哥就是另一個國家了”。

《羅馬》的背後就是這場革命,其根源在於愈演愈烈的階層對立,上層的白人精英享盡發展紅利,卻沒有普惠到下層,接下來索菲亞一家去郊區度假,白人們絲毫沒有感到烈火將至,該玩玩該耍耍。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上下層之間的矛盾還不光是經濟上,生活方式也完全隔離,白人們在明亮的樓上推杯換盞,平民在陰暗的小酒館裡自娛自樂。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接下來發生了一場大火,這預示著革命馬上就要到來,當危機來臨,倆階層才融在一起,這時導演安排一個白人在前景唱歌,後面是撲火的人群,白人們手上的酒杯大都沒有放下,就在那兒看著,只有土著平民與白人的小孩在忙著滅火。(小孩子可能覺得挺好玩)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接下來是兩個女人的新生,在劇情上需要讓她們意識到: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首先是克里奧在街上碰到安東尼奧與他情婦,安東尼奧一直說自己在加拿大魁北克開會,此處的視聽表現力也很強,鏡頭掃過二人以及旁邊站著的大兒子。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接著慢慢滑到克萊奧身上,畫外音是大兒子與朋友的對話,多麼的舉重若輕,所謂的視聽語言就是“信息的精妙傳達”而已啊!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克里奧這邊,她找到了渣男費爾明,下層人民分手就不講究那些禮數了,費爾明直接讓克里奧滾,自己要去參加革命隊伍了。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回到家中,索菲亞對克里奧說:我們做女人的總是孤身一人。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醞釀了許久的暴動終於發生了,卡隆依然還是採用了旁觀態度,隔著玻璃窗看樓下湧動的人群。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一夥兒人衝上百貨大樓打劫,裡面竟然有費爾明,他用槍指著克里奧,驚嚇過後,她的羊水破了。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去醫院的路上遇到堵車,到達的時候已經太晚,克里奧的孩子已經成了死胎。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胎死腹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次短命的暴動,如此的話導演其實表明了自己的批判態度,我看到這兒也是這樣想的,但看完結尾發現並不是!

兩個女人接受了男人跑路的現實,索菲亞找到了新工作,換了一輛小車,帶著克里奧與四個孩子去海邊度假,她此時很坦然的告訴孩子們,

爸爸不會再回來,接下的日子我們會一起度過。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白天他們去沙灘上玩耍,兩個孩子不知深淺,被海浪撲倒,克里奧冒著危險去救倆娃,這一段完全採用逆光拍攝,逆光,象徵著生命的迎刃而上。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脫險上岸後,一家人抱頭痛哭,這場戲的設計是值得載入影史的,每一束光好像都在聽導演的指揮,太牛叉了。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克里奧此時哭著說了很關鍵的一句話: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這等於是一句自我懺悔,此處我們深琢磨一下,就能隱約覺察出導演阿方索•卡隆的態度。

剛才提到了,克里奧胎死腹中的嬰兒必定是象徵著這場革命,太多象徵與隱喻指向這一點,但克里奧最後的臺詞卻是:“不想生下她”,這一句話就把革命完全消解掉了。

卡隆童年印象中的革命充斥著流血與暴力,這顯然不是他想要的,但對於“鎮壓”這件事本身,他又充滿著憤怒,你說他是啥立場呢?只有迷茫。

所以卡隆在《羅馬》的結尾,迴歸到了“母性”二字,無論城頭飄著哪杆大王旗,唯有母愛永恆。

在克里奧忙碌的身影后,出現了片名《ROMA》,這個詞倒過來唸是AMOR,無論在法語、西班牙語還是葡萄牙語中,這個詞的意思都是:愛。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從這個意義上講,《羅馬》也不完全是所謂的女權電影,它的延伸必然是一種博大的“愛”,只是母愛在電影中更突出而已,克里奧並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母親,卻有著真實的母性。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羅馬》到底好在哪兒?

總有同學問說編劇與導演,到底哪個更重要,《羅馬》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劇本是很關鍵的環節,但在很多時候,“怎麼拍”比“拍什麼”更加重要。

無論劇本還是演員,其實都是導演手中的工具,優秀的導演,都必然有這種“霸權”,梁朝偉演技再好,也需要李安與王家衛的調教,不信你去看看《捉妖記2》與《歐洲攻略》。

所以,無論哪個電影節,最佳導演永遠是最後頒出的個人獎項,因為當導演最難,他是一部電影的上帝。

今天是母親節,《羅馬》就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我是個大老爺們,但我一直覺得,母愛要比父愛要高那麼一丟丟,裡面有堪稱偉大的包容、寬恕與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