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接上回書

宋州城內是“草包”宋威;

宋州城外是“草頭王”王仙芝與“菊花黃”黃巢;

草賊與草賊招討使的第二次正面對決,宋州之戰,一觸即發!

是宋威延續沂州之戰的勝利?

還是王仙芝與黃巢逆襲成功?


9.宋威被圍宋州城,鄭畋怒辭政事堂

事實證明,有困難找宋威是沒錯的。

乾符四年(877年)七月,宋威主動出擊,與王仙芝、黃巢的聯合部隊大戰於宋州城外。

失利!

宋威不信邪,這還是上次沂州之戰被自己一擊就潰的草賊嗎?這才時隔一年啊,他們就這麼如海鮮一般生猛了嗎?這不科學啊!宋威重整旗鼓,眼中帶著疑惑,心中滿是不甘,一臉不解的表情再度與王仙芝、黃巢的聯合部隊大戰於宋州城外。

二度失利!

已經兩次主動出擊失敗,擱一般人用兵的話,在此時一定會選擇開始轉為保守謹慎,保持士氣與有生戰鬥力了,但是“草包”宋威再次印證了中華大地流傳的一句老話“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取錯的外號”。宋威不顧眾人的反對,又一次主動出擊,三度與王仙芝、黃巢的聯合部隊大戰於宋州城外。

三度失利!

但是宋威已經沒有梅開四度的機會了,在他的衝動的指揮下唐兵士氣一落千丈,此消彼長,三次擊敗朝廷正規部隊的草賊信心暴漲,開始大殺特殺,所向披靡。於是他們幹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情

——包圍宋州城!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幾天後,在去年臨危受命的“諸道行營草賊副招討使”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率領忠武鎮七千勁卒突然殺入宋州,倉促應戰之下草賊傷亡兩千餘人,這次王仙芝與黃巢學好了見好就收,各自帶領已經獲得足夠勝利果實的部隊進行兩路戰略撤退,宋州城之圍終於解開,但是遠在長安的政事堂裡卻築起了更深的圍牆。

解了“宋州之圍”的首功當屬張自勉,首相王鐸與宰相盧攜並沒有看到他的功績,而是第一時間看上了他的勁卒,於是奏請張自勉所屬部隊劃歸宋威調遣,這下可惹惱了宰相鄭畋。

不僅是因為宋威是自己政敵盧攜的人,而且宋威討伐草賊失利不說還是造成“宋州之圍”的罪魁禍首,不被處罰就算了,還居然要使真正的首功之臣張自勉的部隊指揮權交給他,簡直是不要臉到家了!

何況張自勉是鄭畋自己舉薦,並且聽聞宋威與張自勉素來不合,若張自勉歸宋威調遣,鄭畋非常擔心張自勉的生命安全,態度非常堅決,老子就是不同意!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唐朝與漢朝不同,實行的是群相制,群相制的優點就在於權力制衡,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如何宰相們互為政敵,這決策過程就是各種扯皮,你不簽字我也不簽字,政令不出政事堂,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中晚唐牛李黨爭能延續四十多年也是因為鑽了這個群相制的空子。

七月過去了,來到了八月,轉眼間又要到月末,在這麼拖下去不是事兒,於是王鐸與盧攜聯起手來個“以退為進”之計,向小皇帝唐僖宗哭訴,請求辭相。

鄭畋這個氣啊,你們來這招是吧,我也請辭,於是請求歸滻川養病去。

一下走三個宰相,唐僖宗雖年紀小,但是不傻,苦苦相勸挽留,這三個人才消停。

唐僖宗:“我的心好累啊。”


10.尚君長命喪狗脊嶺,王仙芝火燒江陵城

在政事堂的宰相忙於打口水戰的時候,得意洋洋的王仙芝為自己的口糧而戰,率領草賊又南下攻破了安州,趁機小撈了一筆之後,馬不停蹄地又攻破了隨州,倒黴的隨州刺史崔休徵成為了王仙芝的“肉票”,又是一個出自“五姓七宗”的地方大員,王仙芝笑開了花,卻急壞了唐廷各路兵馬。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見情況危急,派遣自己的兒子前往隨州救援,沒想到出師不利戰死隨州城下。

喪子之痛的李福含淚上奏請求援兵,政事堂趕緊派遣左武衛大將軍李昌言率領鳳翔鎮的五百精銳騎兵開赴戰場。

王仙芝探得朝廷動向後,離開了隨州,轉而向復州與郢州劫掠。

話分兩頭,離開宋州的黃巢卻喪失了開年的好運氣,率部劫掠蘄州與黃州時,再度碰到了“前草賊副招討使”曾元裕與招討都監楊復光,喪失了四千人馬後,黃巢倉皇而逃。

這一戰楊復光立下大功,斬首四千餘人,於是攜功上奏朝廷取得了朝廷的首肯,開始了再度招安王仙芝的計劃。

楊復光能快速得到政事堂宰相們難得一致的同意,是因為楊復光的特殊身份,他不是盧攜的人,也不是鄭畋的人,而且他還是個宦官。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楊復光是內常侍楊玄價的養子,他的伯父是樞密使楊玄冀,楊家世代是權宦。楊復光雖為宦官,但是素有謀略,早在唐懿宗時期就一直監軍地方,頗有軍事指揮才能。

通過這次擊敗黃巢部隊,擁有多年作戰經驗的楊復光觀察到草賊內部軍事組織力量薄弱,但是一時間想要快速平定來去如風的草賊也不切實際,經過深思熟慮後楊復光重啟“招安計劃”。

王仙芝再次獲得了招安的消息,其實很高興的,但比之前要謹慎的多,於是先派遣二把手尚君長前去與楊復光談判具體投降事宜,這是非常有誠意的舉動在楊復光看來,於是馬上派遣自己的軍隊去迎接尚君長。

結果,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了!

尚君長半路居然被劫持了!

楊復光的部下也被突襲的人打得落花流水,眼睜睜的看著尚君長被人搶跑了,要問劫持他的人是誰?

是誰這麼大膽子,敢搶楊復光的人?

他就是——“草包”宋威。

宋威不但搶了,還搶先惡人先告狀,上奏報告說自己與尚君長等戰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潁州區)西南,成功俘獲了尚君長。

宋威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楊復光,楊復光把自己勸降的具體細節一字不落上奏,並嚴厲指責宋威不顧大局實行搶功之舉,並且混淆視聽欺瞞聖上。

可惜宋威的背後有宰相盧攜求情,唐僖宗的“阿父”大宦官田令孜素來對楊家不感冒,即使唐僖宗派出了侍御史歸仁紹來調查,最後此事也不了了之,楊復光無奈看著自己的“招安計劃”泡湯了。

楊家世代權宦的勢力有多大,作為官場老人宋威是清楚的,於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在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十二月寒冷的冬天裡,尚君長被斬於狗脊嶺。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尚君長:“唉,我的人生真的好像一條狗啊。。。。”

王仙芝:“君長,不,狗不是你的人生,而是這個世道!”

摯友的死亡,讓王仙芝終於拋棄了招安的幻想,成為與黃巢一樣堅定的起義領袖,可惜起義軍的形勢已經大不如前。

同樣在這個冬天裡,去往江西的“草軍二十四將”之一的柳彥璋,因為江州刺史劉秉仁單人單舟的邀約而大意,被劉秉仁在小舟上突然刺殺身亡,草軍在江西的部眾做鳥獸散。

黃巢在連續劫掠匡城、濮州後,又遇到了老對手“草賊招討副使”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再度被打的丟盔卸甲,只有再度輾轉。

盟友與援軍都沒有了,這注定是孤獨的南下,王仙芝率領主力軍來到了荊南。

乾符五年(公元888年)春,正月,丁酉朔,大雪,江陵城。

荊南節度使楊知溫與瑟瑟發抖的士卒們一起困守著城池,在焦急等待著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的救兵。

王仙芝是李福的殺子仇人,李福接到消息,直接率本鎮兵馬全部馳援江陵,在半路上路過襄陽剛好遇到了五百沙陀騎兵,在荊門直接斤數誅殺駐紮在這裡的草軍部隊。沙陀騎兵是大唐最好的僱傭軍,他的驍勇威名此刻讓王仙芝徹底感受到了寒冷。

於是王仙芝含著怒氣與不甘,下令縱火焚燒了江陵城,大火在這寒冷的冬天裡依然兇猛。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史載:“江陵城下舊三十萬戶,至是死者什三四。”

令上萬戶葬身火海的“草頭王”王仙芝的這一下放縱與發洩,徹底絕了自己的後路。


尾聲

十幾天後,在申州城東,老對手曾元裕再度殺出,失去道義的草軍不堪一擊,斬首上萬人,還有上萬人望風而降,王仙芝慌不擇路率領餘下的草軍倉皇而逃。

斬首一萬,納降一萬,在如此無可匹敵的高戰績面前,唐僖宗終於下定決心不顧王鐸與盧攜的反對,以宋威久病的理由,罷免了他,讓他出鎮青州。曾元裕成功替代了“草包”宋威,成為“諸道行營招討使”,張自勉依然為招討副使並出任潁州刺史。

新官上任三把火,曾元裕的這把火就要燒在縱火江陵的王仙芝身上。黃梅縣境內,曾元裕與草軍主力展開了決戰,草軍陣亡五萬餘人,王仙芝在逃跑的途中被斬殺。

這也宣告著“王仙芝起義”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王仙芝的餘部在尚讓的帶領下與黃巢匯合。尚讓是尚君長的弟弟,身負殺兄之仇,如今王仙芝已死,他率領眾人推舉黃巢為王。在亳州城外,黃巢答應了,號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並設置官僚體系。

開始了向腐朽的晚唐朝廷宣告“我,黃巢來了!”

這一年,黃巢已經58歲。

黃巢40歲那年,他見證了裘甫起義的失敗。

黃巢49歲那年,他見證了龐勳起義的失敗。

黃巢57歲那年,他見證了王郢起義的失敗。

今年的他58歲,見證了王仙芝起義的失敗。

近二十年間,他見證了晚唐四大起義的失敗,這個藩鎮割據動亂不止的年代,年近花甲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這條路有多難,但也比任何人都堅定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條“沖天之路”有且只有一個人能夠完成,他的名字叫——黃巢!


《晚唐悲歌》系列【完】,敬請期待羚羊的下個系列《沖天之路》。

《晚唐悲歌》最終章:王仙芝戰死黃梅縣,亳州外黃巢終稱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今日頭條2019年3月份月度優質賬號獲得者、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歷史中簡堂寫手團隊中的“食指點江山”,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立志弘揚傳統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