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為“國球”,但聯賽關注度卻不如籃足球,原因到底為哪般

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但卻很難做到像足球一樣風靡全球。同樣是競技體育,為何乒乓球不能得到廣泛的關注,從而把聯賽做的紅紅火火。

乒乓球為何相對足球籃球聯賽關注度較少,今天我們就從兩類運動的不同點來著重分析一下。

乒乓球不需要身體對抗。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這類為"隔網運動",它最大的特點是對抗不以身體接觸為前提,技術性優勢大於身體素質性優勢。由於這一原因,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類似運動在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刺激觀眾荷爾蒙方面相對足球籃球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雖為“國球”,但聯賽關注度卻不如籃足球,原因到底為哪般

"隔網運動"觀賞性低。隔網運動與足球籃球的另一個不同就是得分方式。隔網運動的得分方式是以對手失敗為記,而足球籃球是以己方成功為記,你們感覺給觀眾所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哪種更強呢?並不是說隔網運動缺乏觀賞性,而是其觀賞性更多的集中在對抗僵持階段而不是得分瞬間,對觀眾的情緒調動和情感釋放較之足球籃球略遜一籌。

雖為“國球”,但聯賽關注度卻不如籃足球,原因到底為哪般

當然,在事關整場比賽勝敗的關鍵分上,得失分的瞬間也能使人的情感得到釋放,但你可以設想一下"乒乓球比賽因為對手失誤而贏得比賽"和"補時到最後一分鐘絕殺破門奪冠"兩種場景下運動員和觀眾的情感釋放程度是不一樣的。

乒乓球運動相比籃球、足球收入低。籃球和足球運動員的收入動輒上百萬、上千萬。而乒乓球運動員只能夠一些賽事的獎金,而且很少有廣告商會找他們代言。收入微薄也是這項運動不被重視的原因。

再就是運動場地及參賽人員數量決定。隔網運動大多在小館內,運動員場上最多12人,乒乓和羽毛球最多四人,而足球籃球不光場地比隔網運動大的多,參賽人員也更多。這種目視感上的大和數量感上的多給人帶來了這項運動更加隆重的錯覺,觀眾們更容易帶著榮譽感和儀式感看待比賽。

雖為“國球”,但聯賽關注度卻不如籃足球,原因到底為哪般

雖然乒乓球是國球,但是需要的器材比較苛刻,需要自己有拍子和球檯,而且還不能多人一起運動。而這樣的運動資源受限帶來的就是運動熱情的降低,一張臺子只能兩個人玩,有時候還需要等著別人玩完才能玩,箇中滋味自己體會。但是反觀足球籃球就不會這樣,10來個人共用一隻球完全不會因為共用運動資源而導致熱情降低。而且前面說過,隔網運動對於技術性的要求遠高於足球籃球——手的拍擊拋球和腳的前踢動作並不需要十分專業的訓練就能習得,而隔網運動的機械性擊打動作就需要經過較為專業的訓練才能習得。由於此原因也導致了參與或者說會隔網運動的人數比足球籃球少了很多,人們對於自己無法參與的事物的關注度較低也就不奇怪了。

雖為“國球”,但聯賽關注度卻不如籃足球,原因到底為哪般

聯賽運營體系本身。這其實是個良性、惡性循環,我國的隔網運動聯賽起步較晚,加之地方之間水平差距較大,運動員之間水平差距較大。乒乓球聯賽基本就是國手吊打萌新們,而萌新們之間的菜雞互啄觀賞性又較差,導致聯賽整體觀賞性參差不齊。聯賽的發展沒有時間的沉澱和積累是不可能繁榮的,同樣也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廣這項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