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在2018年6月12日,廣西防城港市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防城港市委員會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定》,闡述了防城港市如何振興美麗鄉村,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畫卷。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在謀劃產業佈局發展的過程中,防城港市緊扣海邊山的資源優勢,堅持用辯證思維“答題”,按照“海邊山聯動、做特做精做優”思路,通過“大”與“小”的結合,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實現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地標產品 上思香糯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強龍頭補鏈條 做大做優主導產業

防城港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把發展海洋漁業作為向海經濟的重要產業來抓,充分釋放“海”的潛力,揚海邊之長,推進海洋漁業產業升級、技術升級、改革升級,實現海洋漁業產業規模化、產業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

在東興京島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佔地3200多畝的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江源水產養殖基地開闊壯觀。“目前,示範區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開發養殖方式,實現育苗、養殖、銷售一條龍服務,吸引了不少農戶加盟,農戶收入增加明顯。”該公司總經理黃勇華說。

2018年,防城港市以京島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為基礎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取得新突破,入圍廣西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儲備庫。

這幾年,防城港市通過示範區的創建,以點帶面,點線面結合,拉動農業產業的發展,推動糖料蔗、肉桂、八角、香糯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農村電商、鄉村遊、生態遊日益做大。農民從示範區建設中獲得收益,學到技術,達到生活富裕的目的。

僅2018年,防城港市啟動創建各級示範區(園、點)163個。其中,上思縣十萬大山堅果產業核心示範區、東興桂產業核心示範區成為四星級自治區級示範區,防城區大南山金花茶產業核心示範區、上思縣皇袍山森林生態文化旅遊核心示範區和東興市富康生態養豬產業核心示範區成為三星級自治區級示範區。目前,全市已建成自治區級示範區9個、縣級示範區13個、鄉級示範園45個,呈現“縣縣有示範區、鄉鄉有示範園、村村有示範點”的狀態,實現主導產業和區域全覆蓋。

防城港市還發揮生態優勢,延伸產業鏈,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農耕體驗、民宿休閒、養生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一批漁港小鎮、邊貿小鎮、森林小鎮、溫泉小鎮等特色小鎮,創建一批田園綜合體,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的生態產業,讓防城港的好山好水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地標產品 十萬山牛大力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抓特色 強品牌 做精做細小規模特色產業

2019年1月18日凌晨,一輛載著上思香糯的貨車從上思縣佛子村出發,開往柳州市。這批香糯是柳州2000多個家庭“聞香”訂購的。

上思香糯是防城港市的名優農特產品,已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這幾年,我們著重打‘特’字牌,在幫扶引導農戶種植的同時,引進加工企業和電商,提升產品附加值,暢通產銷渠道。如今,香糯供不應求,且價格提高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更高了。”上思縣農業局副局長黎庶丹介紹。

上思香糯、“紅姑娘”紅薯、海鴨蛋、光坡雞……防城港市的名優農特產品不勝枚舉,且獨具特色。但不可否認的是,產業規模小是防城港市的一個短板。如何補齊短板,讓這些農特產品發揮“1+1>2”的作用?

根據產業謀劃,防城港市把工作重點落在“特”字上,做精做強對蝦、大蠔、金鯧魚、金花茶、山油茶、火龍果、香糯、牛大力、肉牛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響屬於防城港市的農特優質品牌。

目前,防城港市“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綠色優質農產品達到 38個,“東興石斛”和“東興市紅姑娘紅薯”成功入選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上思香糯被認定為廣西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廣西農潮果業有限公司“農潮田心”火龍果入選首批廣西農業品牌目錄。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地標產品 防城金花茶

重生態促融合 新興產業綠色發展

2019年元旦假期,位於防城區江山鎮潭西村的三塊石玖號民宿迎來了住宿小高峰。

三塊石玖號民宿是潭西村村民朱永金四姐妹利用家裡的閒置土地共同籌資建設的,於2018年國慶節正式對外營業。“目前,我們的訂單大部分是靠客人的口碑推介以及網絡營銷,生意還不錯。”朱永金說,平日閒暇時,她們自己還會種些蔬菜,到海灘挖螺、挖沙蟲,供給有需要的客人,增加收入。

“防城港市不僅要發展大產業,更要關注小農戶。我們要像串珍珠一樣,打造產業聯盟,把大產業和小農戶串起來,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讓農民融入並享受到現代農業發展帶來的好處。”市農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把小農戶作為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還利於農村環境的改善,緩解日趨嚴重的土地、人口、生態間的矛盾。

在小農戶發展過程中,防城港市政府工作部門積極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鼓勵農民通過改造自家庭院發展種養業、花卉產業和加工業,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整治行動,推進農村改廁改廚改圈,解決農村環境長期存在的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畜禽養殖糞汙亂排的問題。

廣西防城港市謀劃鄉村振興戰略 地標產品顯效益

地標產品 東興紅姑娘紅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