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錢幣推薦:王莽五銖錢鑑賞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錢幣推薦:王莽五銖錢鑑賞

名稱:王莽五銖錢

規格:直徑:2.47cm 重量:3.8g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錢幣推薦:王莽五銖錢鑑賞


五銖錢是古代銅幣。因為是錢上面有“五銖”二篆字所以叫五銖錢。五銖錢在漢武帝時期下令止郡國鑄錢,把各地私鑄的錢幣運到京師銷燬,將鑄幣大權收歸中央。即由水衡都尉的屬官 (鍾官、辨銅、技巧三官) 負責鑄錢。鍾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範。面文“五銖”二字的錢最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稱為五銖錢。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錢幣推薦:王莽五銖錢鑑賞


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一大轉折,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西漢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王莽篡漢以後,改國號為新朝,王莽頒佈一系列改變幣制的法令,禁五銖,行新錢,先後規定的貨幣三十餘種,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級龐雜,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額貨幣氾濫,苛法強制推行,導致經濟的極大混亂,不久即告失敗。由於王莽禁漢,導致大量的漢五銖被集中銷燬,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銖或收藏五銖的,重則極刑輕則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銖錢,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東漢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劉秀重新推行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斷的五銖錢制,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變期,隋代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同時嚴禁私鑄及其他舊幣使用。至開皇五年隋五銖便成為國內統一的法定貨幣。


2019年臺灣中正春季拍賣錢幣推薦:王莽五銖錢鑑賞


此枚王莽五銖錢,直徑:2.47cm,重量:3.8g。本枚錢幣 品相完美,包漿自然,銅鏽無人工處理痕跡,自內而外鏽出,如此完美品相的銅幣 ,著實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