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浙江對口幫扶教師、貴州臺江“名校長爸爸”陳立群

新華社貴陽5月11日電 題:少年錦時,有師如父——記浙江對口幫扶教師、貴州臺江“名校長爸爸”陳立群

新華社記者李銀、李驚亞、俞菀

“親愛的陳爸爸,請允許我們這樣叫您……”

這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2018屆孩子們的一封信。這樣的信,在校長陳立群手裡,還有厚厚一疊。

在浙江擔任中學校長30多年,陳立群帶出了12屆960多名宏志生,其中很多學生都喊他“陳爸爸”。

花甲之年,他志願遠赴貴州義務支教。三年間,和苗鄉孩子結下父子般的深情。

破天荒,窮縣城同時走出數百個大學生

2018年盛夏,臺江縣城,苗族婦女張再美接到臺江縣民族中學電話:你的女兒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學,我們來給你送喜報。

張再美和丈夫下崗多年,全部希望寄託在唯一的女兒身上。當幾位老師,把蓋著“臺江縣委縣政府”鮮紅公章的喜報鄭重交給她的時候,張再美忍不住流下眼淚:女兒的人生,從今天起將邁上了新的平臺。

臺江民中的450張喜報,送了整整一週,那段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誰家孩子考取大學了”。

“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唯一的公辦高中臺江民中,每年僅有100來人能上二本線,2008年和2011年只有一名學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過來,就外出打工了,基本不抱什麼期望,開家長會家長還沒有老師多;教師遲到早退,45分鐘的課20分鐘講完,回辦公室休息;學生上課睡覺、聊天、吃東西,放學回家沒人管,抽菸、泡網吧、談戀愛,每年都有百餘名學生由於各種原因輟學。尖子生大量外流,剩下的學生破罐破摔。

然而,就是這樣一所出名的“差校”卻在這幾年打出“翻身仗”。2018年,全校901名學生參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從全州墊底衝到全州第一。11年來,臺江高考沒有一個上600分,這一次“破紀錄”達到8人。招生分數線提高近200分,甚至吸引了周邊縣的尖子生入讀。家長們對本地教育開始抱有期待,留在孩子身邊的家長越來越多。

奇蹟背後,一個人功不可沒: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學軍中學原校長,現任臺江民中校長陳立群。

陳立群出生於浙江農村,因家境困難曾一度輟學。改革開放後考上大學,他的人生軌跡得以改寫。2001年,他創辦浙江省首個專門招收家境貧困、品學兼優學生的宏志班。62歲的陳立群從教38年,擔任校長34年。他始終有個信念:人在難時,幫一把,或許能改變一生。

2016年退休後,國內多家民辦中學向陳立群伸出“橄欖枝”,年薪都在200萬元以上。他卻一一婉拒,說:“給我百萬,還不如看到一個貧困學生考上大學令我開心。”當年3月,陳立群主動來貴州黔東南州各縣市義務作講座,在臺江縣的盛情挽留下,擔任臺江民中校長。

愛與責任,無問西東

上任第一天,陳立群走進臺江民中食堂,被“嚇了一跳”,原以為只是管理跟不上,沒想到硬件也如此落後:偌大一所學校,只有一個食堂一口鍋,師生排著長隊半天打不上飯。學生宿舍是教室改造的,幾十人擠一間,公共衛生間氣味撲鼻。

先從改善師生生活條件抓起。兩個月內,全校三個年級分三個食堂用餐,單獨開設教工食堂,新學期開學前,學生搬進六到八人、帶獨立衛生間的宿舍。

解決了吃住問題,陳立群的關注點又轉移到提高教學質量上。由於優秀師資大量流失,全校四分之一教師從各鄉鎮初中遴選而來。大多數教師視野狹窄,知識結構老化,甚至從教幾十年,沒參加過像樣培訓。

“這在浙江簡直難以想象!”陳立群說。隨即,按教齡實施小荷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聽課、教學比賽常態化,和黔東南名校凱里一中每週“同課異構”,教師被分批送往杭州學習,連續出臺十幾項嚴格日常管理、規範教學的規章制度。

陳立群去高三年級聽課,一堂語文課,老師講了十幾分鍾,發現把作文結尾講成了作文開頭;另一堂數學課,老師竟然沒有教案,跟著感覺在上課。“馬上要高考了,簡直是誤人子弟!”陳立群很生氣,這兩名老師被堅決辭退。

外表溫文爾雅的校長,動起真格毫不手軟,怨聲連天的教師隊伍開始踏實下來。高三英語老師任偉娟說:“管理很嚴、學習特別多,忙到沒空談戀愛,但大家備課、上課都認真很多,教學上確實成長很快。”

對待“亂校”須用“鐵腕”: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實行“安靜學習月”“自主學習月”,每個班每天檢查評比,早中晚挨個教室督察。沒多久,3000多人、55間鬧哄哄的教室,一下子靜悄悄、整齊有序起來。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長,其次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陳立群經常引用這個觀點。無論對學生還是老師、家長,他格外重視“心靈喚醒”“精神教育”的力量。

每週一的國旗下講話以及各種公開場合,陳立群都鼓勵學生樹立遠大抱負;苗族崇拜樹,教學樓前開闢“志向林”,在每年臺江民中“‘12·9'勵志節”這天,師生們將自己的志向埋藏於樹下;親自培訓駐村第一書記,講授尊師重教、教育與脫貧、家庭教育;給考上大學的家庭送喜報,讓家長感到讀書光榮……

他總對教師說:“人類道德的基點是愛心與責任感。”對學生,他希望:“高遠的志向、高昂的志氣、高雅的志趣,能成為引領、陪伴你們一生的精神武裝。”

“您真像我的爸爸”

在臺江民中,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孩子佔半數以上,陳立群經常走村入戶家訪。臺江縣境內崇山峻嶺,車輛經過之處,旁邊就是萬丈懸崖,有些地方需要坐船、步行。陳立群從不在學生家中吃飯,走時總會留下幾百上千元。

高一班一個女生父親去世,哥哥在外打工,她和弟弟還在讀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陳立群去她家中家訪過三次,看到家徒四壁、四面透風的樣子,心裡不好受,每次都要問長問短。學生媽媽說苗話,他聽不懂,就讓學生當翻譯,想辦法解決她家的困難。

一次家訪路上,這個女孩說:“您真像我的爸爸。”又問,您什麼時候回杭州?陳立群最怕師生們問這個問題。

原本,陳立群的支教期只有一年。一年快結束,他感覺不少老師工作不安心,一次教師大會上,陳立群拖長語氣道:“說不定我一激動,在這裡待個三年五年。”

臺下老師“嘩嘩譁”鼓起掌來。陳立群說,那個場景很意外,也很打動他。這一待,又是兩年。

他把苗族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也喚他“校長爸爸”。校長辦公室裡,經常有學生塞進門縫的信和老師、家長送的紅薯、臘肉、香腸;陳立群吃不慣辣椒,學生們親手做了香甜的苗族姊妹飯、南瓜飯;很多人把高考志向定為浙江大學,因為“想去‘校長爸爸’住的地方看看”;有的孩子考入大學還給陳立群寫信。“‘校長爸爸’太忙了,打電話怕打擾他”。

這學期開學,高二班有個女生沒來,陳立群找她談心,原來女孩出生八個月就成了留守兒童。後來,和三個弟弟妹妹一直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現在爺爺奶奶七十多歲了,靠每天在山上採些野菜、野果,背到集市上賣錢,供他們讀書。

女孩心疼爺爺奶奶,不想讀書了,陳立群交給她1000塊錢,叮囑她好好學習,錢用完了再找他。

過了一段時間,陳立群收到女孩的信。

“我可能是個比較缺愛,渴望安全感的孩子,除了爺爺奶奶和爸爸,我好像什麼都沒有。謝謝您,讓我感覺到哪怕在學校,我也不是一個人。”

“我在志向林裡種的是‘考上沿海城市的學校,努力拿到獎學金以及兼職,大二時,帶爺爺奶奶去看海’志向樹。他們一輩子都待在這山裡,從來沒有出去過,我一定要帶他們出去看看。體育課時,我常常站在我的志向樹旁,那時,我便明白了您堅守教育的意義。”

一名學生在學校公開欄張貼公開信:“生命中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您像天上的星星,我可以循著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在陳立群帶領下,臺江民中的學風、教風、校風一天天好起來,在各種幫扶政策下,因家庭困難輟學的現象基本消除,十幾位來自杭州、貴陽的老師在臺江民中支教。

“他在光環後揮灑著汗水,將熱血與精力注入民中,他擁有一顆慈祥仁愛的心,讓民中飛速前進,特此榮獲年度‘最敬業、最受學生歡迎獎’。”一名高三學生在信中為校長頒獎,“我曾經因來臺江民中而感到丟臉,現在我因身在臺江而驕傲,今年的高考,我必將全力以赴。”

數學組教學骨幹劉海,原本三次遞交辭呈,準備去貴陽的公辦中學教書,他說:“校長花甲之年,還能帶著心願做好一件事,我捨不得他,想跟著他拼一下。”許多老師私底下喊校長“老人家”,把他當成自家長輩一樣愛戴。

“所有的幫扶總是暫時的,所有的支教總會結束,關鍵在於增強貧困地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造血功能。”陳立群說。他總在思考,自己離開後,能為這裡留下些什麼。

於是,他主動接手了許多“分外之事”:貴州省、黔東南州成立“陳立群名校長領航工作室”,他義務授課,接收臺江縣初中、小學校長跟班學習,擔任方召鎮小學名校長工作室導師;在貴州各地義務作報告、開講座60餘場,接受培訓的校長、教師超過一萬人次……

一位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給他寫信:“你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佔有多少,而是奉獻了多少,我讓三個孩子向你學習,弘揚你的精神。”85歲的浙江退休老人,讀完《浙江日報》對陳立群的長篇報道,用毛筆全文抄錄下來寄給他,落款寫道:謹向陳立群老師致敬。

更令他感動和欣慰的,是孩子們的頑強不屈、樂觀陽光的心態。

一個貧困學生的母親得了尿毒症,提出退學,陳立群去醫院探望,極力挽留她不要退學,臨走時留下1000元錢。

第二天,錢如數退回,並附信一封:

“我發自內心感謝您的幫助,但也背上了更沉重的心理包袱。雖然媽媽的病所需要的醫藥費是天文數字,我的生活可能更拮据,學習之路更加艱難,但我始終明白人若不是到了絕境,絕不能靠別人來改變自己的現狀,而是要有所作為。”

女孩後來考上貴州民族大學,這個“五一”勞動節,特地帶了一筐草莓、一盆白掌來學校看他。

“孩子們的精神在成長,我特別開心。”陳立群說。

陳立群來臺江支教分文不取,反而資助學生、獎勵老師,前後花出去30多萬元。其實,陳立群並不富有,他身患多種疾病,也有牽掛。在杭州臨安老家,92歲的老母親健在。得知兒子要去貴州,深明大義的母親拿出一根繡花針,用線穿過針眼,說:“喏,你看我,眼睛還沒花。”但是,每當陳立群從臺江回杭州,母親早早就打開院門,準備好他最喜歡吃的飯菜,坐在院子裡盼著兒子回來。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這首《梅》是陳立群最喜歡的詩。“我甘願住在寒舍裡,我有我的追求,我來這裡的目標,就是讓更多苗族孩子走出去。”陳立群說。

採訪結束那天下午,春光明媚,“志向林”裡的杜鵑花、月季花競相開放,校園主幹道兩旁綠樹成蔭,操場上,學生們正在進行社團活動,老師和學生們一首《少年錦時》的輕唱聲從遠處傳來:

“又回到春末的五月,凌晨的集市人不多

小孩在門前唱著歌,陽光它照暖了溪河

柳絮乘著大風吹,樹影下的人想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