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七名大學生寫下八萬字“秸稈利用建議”調查報告

生活報5月11日訊 秸稈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選擇焚燒,汙染環境,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選擇秸稈還田,如果不能實現規模化,又很容易“把白菜搬成肉價”。對於秸稈“禁燃”後的處理,不只政府、農民關心,大學生們也很關注。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九屆“祖光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評選結果揭曉,來自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的七名大學生,憑藉一篇“秸稈資源化利用調查及分析”奪得了金獎。這七名學生,從2017年11月份開始,歷時半年走訪了省內63個自然村,在秸稈的“大產區”和利用較好的地區進行調研,並從經濟學的視角總結出了近八萬字的調查報告。有經濟學專家認為,這份報告或將為我省及省內局部地區的秸稈處理及綜合利用,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這份報告最大的特點是“因地而論”。

“每年秋收過後,到轉年春耕,是秸稈處理的關鍵期。”詹文韜、楊家宇、董林驍、姜含、孫佳鼎、曲冰雁、曾治平等七名學生的調研,就找準了這個時期。從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間,他們先後深入了哈市雙城區、呼蘭區、五常市,以及大慶市龍鳳區和黑河市嫩江縣,對五個區縣十多個鄉鎮的63個自然村展開了調研。“我們根據各村特點,以及部分村屯秸稈良性利用的典型做法,歸納出了四個可行性的處理模式,即秸—社—企、秸—社—還田、秸—農—飼—收購和秸—社—飼。”詹文韜同學說,秸,指秸稈;社,指農村合作社;企,指的是企業;農,是農戶;飼,是指飼養、飼料。

記者發現,這四種模式,有三種與“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社”有關。詹文韜說,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秸稈處理存在著“規模經濟”的問題,而農村合作社是實現“規模效益”的有效途徑。作為秸稈處理的下游,各地有各地的優勢,或者畜牧業發達,或者發電廠。秸稈處理好的地方,往往由農村合作社牽頭,依靠所擁有的機械化設備,因地制宜,對秸稈進行處理。如打包運輸,使用現代機械設備,可以使包裝密度提高,從而節約運輸成本;深翻還田,能在控制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最好的深翻效果。

五常市牛家鎮是一個典型。它附近坐落著一座發電廠,用秸稈做燃料,使當地的秸稈利用率達到了70%以上。農村合作社就在中間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從農戶地裡收秸稈,對秸稈進行初加工,然後輸送給企業。

大慶市龍鳳鎮劉高手村是“秸—社—飼”的典型,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把秸稈作為飼料,一頭牛一個冬季配合其他飼料餵養,需要8噸的秸稈。

報告並非只分享“典型”,針對相對偏遠的散戶,同學們給出的建議是畜牧業與農業聯動,由大型肉類經營企業對接農戶,提供幼崽,農民用秸稈做飼料餵養,長成後企業回收,不僅使農民增收,而且實現了秸稈“過腹”的生態化處理。這就是報告中的“秸—農—飼—收購”模式。

秸稈綜合利用和生態化處理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去年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獎懲暫行規定》,被稱為黑龍江歷史上最嚴秸稈禁燃令。七位學生的調研入選了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國家級項目,他們的指導老師、哈爾濱工大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姜明輝教授認為,這份報告的亮點在於,不是單純羅列問題談禁燃,而是從經濟學角度,建議秸稈處理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技術手段,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通過資源化利用提高秸稈處理的經濟效益,當經濟價值成為主導,秸稈處理難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了。姜教授還認為,學生們能立足於自身專業關注現實問題,是積極投身社會的一種表現,這份報告也或將為我省及省內局部地區的秸稈處理及綜合利用,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