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本報記者 仵樹大

  “村子變漂亮了,村裡人更加和諧了,也更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了。我們黨員幹部帶著群眾擼起袖子幹,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紅色傳承、鄉村振興的新路子。”4月10日,記者在廣東省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採訪時,鎮派駐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吳沁蔚談及該村從“泥潭”村蝶變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發展歷程,頗為感慨。

  靈潭村是省定相對貧困村。提及過去,村裡老少爺們兒用“泥潭”二字來形容曾經的村容村貌。然而,在南雄市實施的“五個層面”政策的指導下,僅用三年時間,靈潭村就構建了“租金+薪金+股金”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走出了一條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發展路子。

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介紹靈潭村發展歷程

  統計顯示,2018年,靈潭村集體收入61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6元,兩項分別較2015年各增長40倍和124%。如今的靈潭村,房屋整潔,道路寬闊,小橋流水遊園,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介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環保餐盒產業

  靈潭村的嬗變只是南雄市探索鄉村振興新路的一個縮影。

  “南雄作為原中央蘇區縣,是傳統的農業大市,做好‘三農’工作意義重大。”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說,該市主要從“五個層面”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一是以抓實基層黨建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推行黨組織優化設置在先、黨組織領導決策在先、黨員作用發揮在先的“三個在先”機制,實施“頭雁”工程,成立管用有用的黨群理事會,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二是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採取創建好工作機制、發揮好村民作用、設計好“五種風格”、籌措好建設資金、實施好項目管理、使用好專項資金等“六好”工作機制;三是以推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撐,堅持以富民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特色農業;四是以實現精準脫貧和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全面落實“三保障”惠民政策,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五是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措施,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整合、涉農資金整合,加強“三資”管理、“三變”改革。

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鎮派駐靈潭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吳沁蔚介紹“三個在先”黨建引領促脫貧情況


  目前,南雄市全面啟動了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廢棄危房300多萬平方米。按照“五個不進場原則”(沒有成立管用有用黨群理事會的不進場,沒有完成“三清三拆”的不進場,沒有完成保潔體系建設的不進場,沒有完成涉農資金整合的不進場,沒有自籌資金的不進場),全市68個省定貧困村的634個自然村已全部開始施工,基本完工的有426個。非省定貧困村已有80%自然村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

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廣東省南雄市是怎樣推進鄉村振興的?


如今的靈潭村


  “省級下達的6.5億元專項資金,已支付92.98%。全市208個行政村全面完成了生活、生產、生態空間的規劃編制,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市場化實現全覆蓋,黨員保潔包戶機制實現全覆蓋,鎮村生活汙水處理基礎設施PPP項目實現全覆蓋。”王碧安說,就目前而言,南雄市人居環境整治、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在工程進度、資金使用進度、建設成效等方面走在了廣東省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