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蓝精灵”!多地出现“约会强暴药”,别喝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

2019年5月1日起,公安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国家将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芬太尼类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这意味着,镇痛的25种芬太尼类物质和2种芬太尼前体整类列管为管制毒品。芬太尼可以直接化工合成,非法芬太尼通常在地下工厂生产成药物粉末直接出售,可通过皮肤吸收以及呼吸道意外吸入,仅仅0.25毫克就有致死危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各种新型毒品也层出不穷。日前,最高检“办案人员”专属公号发布提醒,新型毒品“蓝精灵”已在多地出现,尤其是是女性:一定要小心陌生人的饮料。

>>危害

第三代毒品 危害性不亚于海洛因

说到“蓝精灵”,也许我们会想到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但新型毒品“蓝精灵”,却一点也不可爱,它在坊间被称为“约会强暴药”,其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混吸成瘾会精神错乱或死亡

“蓝精灵”本叫氟硝西泮,是一种蓝色片剂,因此被称为“蓝精灵”,属于中枢精神抑制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起效快,尤其是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当氟硝西泮和酒精混合使用时,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使人神经兴奋,产生幻觉,并像吸食冰毒等毒品一样,容易使人上瘾,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警惕“蓝精灵”!多地出现“约会强暴药”,别喝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

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毒品,“蓝精灵”的危害性绝不亚于海洛因

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毒品,“蓝精灵”对人体的伤害会更大,其危害性绝不亚于海洛因。当吸毒者滥用药物混吸成瘾后,想戒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长期吸毒身体本就受毒瘾控制,再加上药物的药瘾控制,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就是越来越大。大量吸食“蓝精灵”,会出现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动作失调等反应,严重的会导致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其危害性极大。

吃了会“嗨”的日本安眠药

在我国,氟硝西泮属于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属于第三代毒品,非法销售将涉嫌贩卖毒品罪。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8月,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检察院通报称,10人贩卖“蓝精灵”等新型毒品被婺城检方批捕,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是20出头的年轻人。

警惕“蓝精灵”!多地出现“约会强暴药”,别喝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

从日本网购的“蓝精灵”在夜场的人群中很流行

“这个我们称呼它为不眠症治疗药,外面人也叫‘蓝精灵’,在日本是处方的安眠药,是外观白色,里面蓝色的颗粒。”沈某说,这种药放在舌头下含化舌头会变蓝,人会很“嗨”,如果配酒喝会使人兴奋,在混夜场的人群中很快流行起来。

25岁的沈某,大专毕业,2018年3月,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蓝精灵”的广告,宣传这东西能治疗失眠,他本来是买来自己吃的,因为“蓝精灵”通过普通渠道买不到,他看到了商机,就做起微商在微信上售卖。

在市场需求的促使下,葛某、王某、周某先后成为沈某的代理,把东西卖出后,由他发货,通过网约车或是快递送货。生意渐渐做大之后,沈某的母亲还给儿子当助手,在金华帮助他看仓库,并且发货。2018年6月19日案发,民警在沈某的仓库中发现“蓝精灵”6盒(每盒100板,每颗2毫克),散装“蓝精灵”18板零21颗(每板10颗,每颗2毫克),“蓝精灵”13板5颗(每颗1毫克)。

>>案例

“约会强暴药”黑市流转源于日本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6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毒品形势和禁毒工作情况报告显示,针对新型毒品犯罪日趋严重的情况,2017年,我国又将8种物质新列入非药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予以管制。而这其中就包括多种芬太尼类似物,这也意味着这些物质在法律意义上成为了毒品。这8种新型毒品,都是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也被称为第三代毒品,其毒理作用比传统的海洛因、吗啡更加强烈。

去年以来,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全国多个省份,出现了非法贩卖“蓝精灵”的案件。据深圳市检察院通报,深圳龙华、盐田等地检察机关近期起诉了多起涉及“蓝精灵”的贩卖毒品案。

深圳市盐田区检察院办理的一宗贩卖“蓝精灵”毒品案中,疑犯王某某从他人处以300元一板10粒的价格购得“蓝精灵”后,在QQ群上发布广告销售,转手便以600元左右的价格售卖给其他人。

办案检察官介绍,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传统毒品;第二代毒品是指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而“蓝精灵”则属于第三代毒品。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彩虹烟、笑气、“咔哇潮饮”、“紫水”等都属于第三代毒品,青少年出于好奇或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开始接触这种新型毒品。

虽然氟硝西泮被很多国家认定为非法药物或进行严格管制,但是在日本等国,仅几块钱的成本就可以买到一板,转手在我国黑市就可以卖到300元甚至更高的价码。

华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7年开始,“蓝精灵”毒品案呈增长态势。

2018年5月22日,浙江奉化公安分局西坞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人在岳林街道梅里达附近一单身公寓吸毒。民警现场突击检查,奇怪的是,两个90后男子的常规尿检结果为阴性,并未检测到吸毒情况。其实,这两个年轻人正在吸食一种叫“蓝精灵”的新型毒品,连常规尿检也检测不出。民警很快抓获了他们的上家——90后小江落网时,正在宁波鄞州一家酒店外面“做买卖”,身上藏着7粒“蓝精灵”。

2018年9月至10月,内蒙古呼和浩特海关隶属包头海关缉私分局立案侦破一起走私新型毒品“蓝精灵”案,查获“蓝精灵”300粒,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等2人。这是呼和浩特海关首次在国际邮件渠道侦破该类型毒品案件。王某某交代,9月初他通过微信联系到一名海外代购,以每盒4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两盒200粒氟硝西泮,并以EMS直邮方式从日本邮递走私入境。缉私部门查清此海外代购微信号系一名经常在福建福州活动的女性黄某某所使用。10月在浙江温州市火车南站将涉案嫌疑人黄某某抓获。

喝完男子买的奶茶不省人事

服用“蓝精灵”后,人体会产生“顺行性遗忘症”,也就是失去了对近期发生事情的记忆力。女性服用之后,任人摆布,常常记不起发生的事情,如同“断片”一样。“蓝精灵”溶于水时,液体是淡蓝色的,但同类的合成类似物质,有的无色无味,溶于水后也不易被人发现。如果是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有人把它放进饮料或酒里,也不容易被察觉,具有更强的伪装性,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它达到迷奸、性侵犯罪的目的,所以经常去酒吧、KTV的女孩要格外小心。

今年2月21日,潘女士与网友范某约好一起吃中饭,范某为此专程开车接送。见面后,范某“贴心”地要给潘女士买一杯奶茶,请潘女士在车上等待。潘女士没有丝毫防备,接过范某买的奶茶便喝了起来,谁知喝完后没多久,便感觉头重脚轻,被范某带入了一间房屋后不省人事。等她醒来,已是下午3时,她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下药了,而范某已不知所终,自己的手机也不见了,便到营业厅补卡。潘女士借同事手机登录支付宝,发现自己账户里的9万余元已经被转走了,潘女士当即报案。次日,公安机关将范某抓获,他交代自己在网上花200元买了“蓝精灵”,在和潘女士约会时,自己偷偷将其掺进了奶茶里,然后将她带回自己的出租房。

和朋友吃宵夜被白衣男下药

今年3月2日,深圳光明公安分局马田派出所接到孙女士报案称,怀疑自己和朋友吃宵夜时被“下毒”。民警为孙女士进行了尿检,检测结果为阳性。

孙女士表示,3月1日晚她和朋友一起吃宵夜期间,她去了一趟洗手间,等她从洗手间回来后,发现酒杯有异味,就觉得奇怪,但同桌的其他人编造谎言称她喝多了。于是,孙女士也没再深究。但很快,她就出现头晕等症状,并趴在旁边的女性朋友肩膀上。

办案民警陈国通介绍,孙女士称吃完宵夜后就感觉身体疲劳出汗,感觉头晕,甚至恶心并出现幻觉,这是典型的吸食毒品后的不良反应,遂立即赶赴涉事餐馆,调取了当晚的视频监控。

监控画面显示,当晚11点22分左右,孙女士在朋友的陪同下离席去洗手间时,追求孙女士的白衣男子朱某把她的酒杯拿了起来,并鬼鬼祟祟地走到了门外。30秒后,朱某拿着酒杯走了回来,并向酒杯内倒满了酒。

“他把酒杯偷偷地拿到宵夜档的门口,自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粒药丸,他自己把半粒药丸咬了,剩下半粒就放入女孩子的酒杯里。”陈国通表示,民警迅速锁定了朱某的落脚点,并于3月3日凌晨在龙华某小区内将其抓获归案。

>>判例

将“蓝精灵”当替代品 尿检查不出

华商报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近三年有数起“蓝精灵”毒品案。

容留吸“蓝精灵”判8个月罚金2000元

一般吸毒者长期吸毒后,对毒品的感觉已“钝化”,没有明显的欣快感,而且毒瘾会给吸毒者带来失眠、焦躁、紧张、震颤等反应。恰好,“蓝精灵”能较快缓和这些不良反应,并能引起某种舒适感,所以很多吸毒的人都喜欢把它作为毒品的替代品,而且常规尿检也检测不出。

山西阳泉市城区人民法院(2018)晋0302刑初241号刑事判决书显示,阳泉吸毒人员马某某供述,他从2003年开始吸食土制海洛因,14年后的2017年9月,他开始吸食“蓝精灵”。他也知道吸毒的危害健康,所以就用“蓝精灵”来作为毒品的替代品。他曾多次在居住屋内容留朋友刘某、马某、蔺某吸食“蓝精灵”。2018年10月,法院依照《刑法》第354条之规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马某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邮政职工贩卖“蓝精灵”判拘役4个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法院(2018)宁0302刑初340号刑事判决书显示,今年35岁的吴忠市邮政公司职工周某某涉嫌贩卖毒品。检方指控,2018年9月8日,周某某通过微信与他人约定以330元出售一板毒品“蓝精灵”,并通过顺丰快递公司,将“蓝精灵”1板(内有10粒圆形药片),交给快递员递送给广州市增城区荔城镇的购买人,邮递后周某某通过微信收到对方转账的330元。当日民警接到举报后查扣了该板“蓝精灵”,经称量,净重2.56克。还从周某某驾驶的小轿车后备箱内搜出“蓝精灵”一盒(内有9板共90粒圆形药片),经称量,净重19.03克。经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鉴定,均检出氟硝西泮成分,系国家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周某某的行为已触犯刑法,2019年1月,法院一审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周某某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广东三男子贩卖“蓝精灵”分别获刑

广东省始兴县法院(2018)粤0222刑初95号刑事判决书显示,90后男子钟某某、李某某和80后男子吴某,在2018年3月至4月,分别在网吧、KTV等场所,以每粒30至50元的价格,通过微信转账或收取现金等形式,多次贩卖毒品“蓝精灵”。2018年12月,法院依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贩卖毒品罪判处钟某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3000元;判处吴某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提醒

防范“蓝精灵”要做到4方面

5月11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警方处了解到,陕西暂未发现新型毒品“蓝精灵”。

警惕“蓝精灵”!多地出现“约会强暴药”,别喝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

新型合成毒品“蓝精灵”

警惕“蓝精灵”!多地出现“约会强暴药”,别喝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

新型合成毒品“蓝精灵”

陕西一位民警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蓝精灵’这种新型毒品,劝诫年轻人要收起好奇心。”针对如何防范“蓝精灵”,这位民警表示:坚决不碰毒品,出门在外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也不要出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发现危险和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报警。他特别提醒女性朋友要注意4个方面:

1.不吃陌生人提供的食物和饮料,一旦发现情况不对,通过大量喝水或催吐等方式可以缓解症状;

2.如果有人对你突然做出过分亲昵的越界举动,或者提议喝酒,或单独跟他去某个偏僻的地方,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3.尽量点有瓶盖能密封的饮料,而且一定要自己打开饮料;

4.不让酒水远离自己的视线,起身去洗手间时不要叫别人帮你看饮料。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