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head>/<head><body>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到2019年3月底,要完成縣一級機構改革。作為湖北省副中心、矚目的地方大市,襄陽市的機構改革備受矚目。各項改名、合併、掛牌等既定程序,也於兩個月前進行到位。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筆者注意到,有一家單位的改名很有意思。說它有意思,是因為這家單位在一年前剛剛完成改名,讓我們看看這是哪家單位。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這家單位此前的名字叫“襄陽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看到某某“委員會”讓人覺得很霸氣,君不見該單位揭牌時,有副市長到場。揭牌的時間是2018年2月下旬。

而在之前,這家單位的名字叫做“襄陽市旅遊局”,很短很普通的既視感有沒有?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這是2016年2月該單位時任負責人陶德慧被逮捕的信息。而再往前推,該單位的名稱很長,叫做“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從上級部門批覆的文號很小可以推測,這個單位成立的時間應該是在2012年上半年。當時自上而下新一輪的政府改革正穩步推開,為了適應形勢,便於管理,襄陽市旅遊局和文化局、新聞出版局等幾家單位被迫拉郎配,成立了這個名字很長的“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

那麼,為何旅遊局又從這個名字很長的局裡面獨立了呢?在王君正主政襄陽期間,看好襄陽的旅遊資源,提出大力開發旅遊的思路,這個時期提出了備受爭議的“千古帝鄉智慧襄陽”旅遊宣傳口號;此外還在隆中景區新建了草廬劇場,每晚每晚的舉行演出,雖然據說這演出一直不怎麼賺錢;唐城、習家池大概也在此時建成。也就在這種背景下,旅遊局從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裡獨立出來。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襄陽唐城

後來,省一級的旅遊管理機構改名為“旅遊發展委”,襄陽市覺得這個名字很大氣,很牛逼,就跟形勢也改名。哪想剛改名一年,就被強行與別的單位再次合併,用了一個很一般的名字——襄陽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襄陽最悲催單位:7年3改名,上次改名很霸氣,最終未擺脫合併命運

不難猜測,這一次與文體新局合併,市旅遊委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但大勢所趨,不願意也不行!那麼問題來了:未來三年內,襄陽市旅遊局會不會重新成立?您可以發揮想象大膽猜測,歡迎參與歡迎投票。

未來三年襄陽市旅遊局會重新成立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會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