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農民養老金制度將統籌城鄉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對農民的養老待遇進行了規劃。

當《中國經營報》記者問及,“現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農保的待遇較低,今後會有什麼政策嗎?”的問題時,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向記者表示:“這方面的工作需要慢慢來。”

農民捨不得投保

目前在養老保險體系中,待遇最低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普遍每個月只有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覆蓋的人群為農民。

“談不上替代率,因為錢太少。”一位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所經常多次前往農村進行調研。

“目前,養老保險中,保障力度最差的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該研究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

“農民在投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時候,有多個檔次可以選。每年交一百、兩百、三百到幾千元等幾個檔次。農民可以任意選擇每年交的養老保險的檔次,但是很多農民都會選擇最低檔次。”

例如,河北某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設置從13檔調整為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7個檔次,按年繳費。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

資料顯示,例如安徽的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中,最低每年繳納200元,政府補貼40元,最高每年繳納3000元,政府補貼130元,總共12個繳費檔次。

該人士表示,之所以農民會選擇最低檔次,“很多農民都是自謀職業者或者是生意人,當前的現金流是非常珍貴的。”

“他不願意去交這個養老金,用大量現金把當前的問題解決了再說。所以說這一塊看起來制度性全覆蓋了。其實養老金的這個保障能力還是多軌制的。”

該人士表示:“農民選擇最低的養老保險檔次,只是為了把國家給的補助進行鎖定,補繳養老保險就沒有補貼。”

待遇需提高

由於參保費用很低,所以與之對應的待遇也非常低。

《關於2018年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中指出,統籌考慮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保障標準調整情況,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

數據顯示,河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1000多萬人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水平從低到高,從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08元。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則普遍在500元以上。

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制度逐步建立。截至2018年底,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覆蓋了13.5億人、大病保險覆蓋了10.5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了9.4億人。

農民養老金城鄉統籌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對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做出了指導。

《意見》指出,完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鞏固醫保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建立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做好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建立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統一入口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創新多元化照料服務模式。”

當記者向陳亞軍詢問,農村養老金過低的問題時,他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方面的工作需要慢慢來。”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周南表示,未來“完善統一城鄉的社保制度。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是城鄉居民最關切的民生熱點,也是我們現在發展中的一個痛點。所以未來要加快實現各類社會保險標準統一、制度並軌,充分發揮社保對保障人民生活、對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本身而言,也發生了重要變化。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8》統計顯示,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方面,2017年末的參保人數增長率僅為0.8%。實際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長率在2011年達到了48.18%,2012年就急劇下降至2.85%,此後的5年再也沒有超過1%。

隨之而來的基金收入也存在挑戰。

在2011年至2017年間,個人繳費總額從415億元上升至810億元,但佔基金收入比重從38.79下降至24.52%,不過最近3年所佔比重基本保持穩定。“這說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越來越依靠財政支持。”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目前的基礎養老金水平很低,提高水平的呼聲很高,預計也將不得不按照一定的幅度逐步提高。”前述報告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