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的土雞怎麼養?

李子說農


我來說說我家的土雞是怎麼養的,到了春天,三四月份就買回來小雞(農村常養的土雞品種),數量不會太多,一般50只以下,訓練一隻閹雞來帶領小雞找食。閹雞會帶領小雞在村子內外、田地裡找食吃,遇到危險,閹雞就會保護小雞。農村的喜鵲是會抓小雞吃的,有一隻閹雞保護會好很多。

這些小雞從小就吃五穀雜糧,還吃外面的野菜、草、草籽、蟲子等,可以自由活動,可以到村子內外的任何地方。所以這些雞的活動量大,體質都很好,不容易生病,也就不需要喂抗生素了。

在說說這些土雞的日常活動吧。農村家都會有雞籠,供雞晚上歇息的地方。早上天剛亮,這些雞就會走出雞籠,到外面活動,找食吃,嬉戲。產蛋的母雞一般會在中午左右回農戶家裡的雞窩產蛋。天快黑了,在外活動的雞就會自己回到農戶家,鑽進雞窩歇息。一般農村大部分家庭都養有雞,在前期進行簡單的訓化,長大後不會走錯家門,各自回各自家。餵食一般是早出和晚歸各喂一次。

農村那些圈塊地規模化散養的雞品質要比農戶家放養的雞差很多。圈地散養的雞以盈利為目的,一般會喂些抗生素,喂飼料。圈地內的野菜、野草、蟲子早早就被吃光了。所以市場上買的雞口感都比較差,吃不出農村土雞那個味。


鄉土源


村裡的土雞怎麼養?我們這邊笨雞家庭養殖多,大規模養殖有,但很少,我們這邊屬於山區,大規模養殖無非下面幾種方式,1:山林養殖,2:果園養殖,這種方式我們這邊養殖比較多,但規模都不大。以上兩種養殖方式我都沒有用過,不敢妄談經驗,我說一下我的家庭代養養殖過程,看看你是否適應。


養雞慾望。

最早家裡養幾十只雞,老婆趕集賣豆芽順便稍賣雞蛋,後來雞蛋不夠賣就到鄰近集市上收雞蛋,收雞蛋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不住雞蛋質量,有些年紀的老人就養幾隻雞,雞蛋不捨得吃,攢了幾個月才賣一次,這樣就出現雞蛋不新鮮有壞蛋現象。這樣我就有了自己養雞賣雞蛋的想法。

前年在自己家自留地蓋了雞舍,買了300只雞苗,買的是半大雞,一斤左右,祖祖輩輩養雞總以為養多養少是一樣的,實際則不然,不懂技術,不知道防災防病,最後300只雞剩了不到100只,本想從300只雞開始,總結經驗,以後擴大養殖,但夢想從此破滅。


家庭代養模式

去年家裡剩的不到100只雞佔著雞舍有點浪費,也沒有增加數量的想法,所以自己留了50只,剩餘的很便宜的價格賣給了鄰居,講好雞蛋市場價格賣給我,他們也很樂意,這樣就不用為了賣幾個雞蛋還要趕集上店,樂得其所。這樣我一下子有了讓鄰居代養雞的念頭,去年年底就和鄰居們商量,大多數是幹不了重活的老年人,基本上人都很樂意,今年春天買了500只雞苗,13元一隻,一下子分光了,代養模式如下。

1:開始代養戶不用買雞苗,免費領養。

2:根據情況每戶代養不超過50只,

3:餵養糧食如果自己有自己餵養,如果沒有我以市場價格提供,以後從雞蛋扣除。

4:雞蛋我以市場價回收。

5:最後老雞全部由我市場價格回收,同時扣除13元雞苗錢,如果雞有損失一隻雞給我15元補償,如果出現天然災害或雞瘟使雞大批死亡,雞苗錢對半平分。


代養模式的好處。

代養模式今年剛剛開始,還沒有到產蛋期,不知能不能走下去,不過數量不大先實驗一下,好處:代養不用建雞舍投資減少,管理風險分擔,操心小。

我的這種代養模式不知可以不,請大家留下寶貴意見,謝謝。


果果鮮a


我爸爸退休幾年了,然後他就離開了城市回老家過他的田園生活了,我爸爸平時除了操持菜園子還養了不少的土雞,每個月都會給城裡的兒女孫子們送雞蛋或者雞。



我家背靠大山,屋子下面有一大片菜園子,我家的雞純放養,每天天亮,我家的雞就會放出去,等到中午,我爸爸玉米穀糠有時候是煮熟紅薯蘿蔔攪拌一起一大盆用來餵雞,我家的雞每天只喂這一頓,其餘時間都是它們自己在後山吃蟲子吃野草,有時候我爸爸也會去菜園子裡把多餘的白菜葉,空心菜葉等葉類蔬菜給雞吃,偶爾也會去摸點田螺跟樅樹葉回來餵雞,這樣可以提高雞的產蛋率,雖然我家的雞每天只喂一頓,但是因為我家背靠大山,它們可以吃到野生的蟲子野生果子及一些中藥材,因此我家裡的雞幾乎不會生病,然後口感跟品質都非常好,正因為如此,每年都有不少附近的叔叔阿姨來我家要買土雞跟土雞蛋,但是我爸爸從來都不捨得賣,因為我家裡孩子比較多。



如果家裡有母雞開始抱窩就知道它要孵小雞了,我爸會通過用水來判斷雞蛋的品質好壞,挑選出比較好的雞蛋給母雞來孵,這樣等母雞孵蛋差不多二十多天小雞就破殼而出了,這時候的小雞特別嬌弱,死亡率很高,需要精心餵養,如果是在冬天,需要給小雞用乾的稻葉扎雞窩,還要在雞窩房間裡通夜照大燈提高雞窩的溫度,這樣小雞不容易感冒生病,小雞剛孵出來要喂溫水,吃的食物是把大米碾碎成小米,這樣精心飼養好提高小雞的成活率。


小雛菊姑娘


先養10只母雞,一隻公雞,散養喂五穀雜糧青菜,養七八個月母雞下蛋,過段時間就有報窩的母雞給它做窩裝上15到20個種蛋,一日二餐飲水給雞準備好,放到窩邊雞能吃的到的地方,食槽水槽要牢固不能灑到窩裡,以後每天要精心照顧,21天就開始出小雞了,三天後母雞就領小雞下窩了,這時更要細心保護,晚上母雞小雞連窩一起放到籠子裡,防備黃鼠狼,耗子,貓,狗等傷害,第二天在放出來一直到長大離開母雞自已生活,到這就算成功了,我是這麼養雞的從10只雞到現在變成100多隻,有蛋吃有肉吃你看怎麼樣。


往事隨風285349785


農村裡的土雞怎麼養?

農村養殖的土雞是散養,早晨放出去,晚上收回來。每個農戶家庭養殖的土雞數量不多,他們沒有將養殖土雞作為一項產業來重視,而是作為副業對待,有客人來或者節日捉一隻殺來待客比較方便和實在。養殖的數量稍微多點在集市上銷售土雞和土雞蛋,換點油、食鹽、醬油、醋等生活用品。


農村裡的土雞都是老奶奶、老爺爺養殖,一般都是利用老母雞來孵化,從來不買孵化廠孵化的雛雞,因為他們不懂怎樣育雛,成活率低,每家每年孵化3窩左右,孵化雛雞50左右只,由老母雞來孵化和帶大,一點不操心。


在飼養上,每天天亮後將雞放出去,撒點玉米給雞當早餐,以後由雞成群結隊的去尋找食物,他們吃青草、樹葉、昆蟲、蚯蚓、泥土、小石粒等,口渴後在小溪喝點溪水,母雞要產蛋就去雞窩產。真正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這樣養殖的雞很少生病。土雞每天的活動量特別大,中午一般飛到樹枝上休息,清理有羽毛,晚上回來後再撒點玉米給雞當晚餐,然後入雞舍休息,這種雞肉緊湊,少脂肪,不論怎樣烹調味道太香了。


農村基本上每家都養有土狗,有土狗保家護院,這樣黃鼠狼不敢來抓雞吃,土雞是很安全的。


老周說三農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如果自己家有老母雞。就讓自己家的老母雞,抱小雞崽兒更好,一個老母雞大概抱20個小雞,抱小雞崽注意事項。頭一個禮拜先照蛋,晚上用手電照蛋,檢查雞蛋是不是有寡蛋,檢查寡蛋有血絲沒有。如果有血絲這就是受精蛋,沒有血絲的就沒有受精。這樣的雞蛋挑出去,還可以吃的。過21天以後,小雞兒就出窩了。

挑出寡蛋大概要五個吧,還剩下15只小雞,老母雞就帶著這幫小雞兒。在一起去找食吃,小雞崽兒的得餵食,小米兒泡軟乎的,來喂小雞仔兒。這樣的小雞仔由老母雞領著。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大概過了一個月以後吧。小雞兒崽兒就長大一點兒了,老母雞就開始不領了,這時候的小雞兒什麼都能吃了。

這時候的小雞兒,喂點混合飼料。苞米麵,麥麩子,摻點各種菜。因為這個時候的雞還沒長大,給它們吃點兒細糧。再過一個月以後就開始長大了。這回可省事兒了,早晨放出去。喂混合飼料,苞米麵,稻穀糠,麥麩子。豆餅粉。外加點骨粉,附近骨骼生長。喂完這些飼料以後,小雞兒們就會自由活動了。樂意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吧,到外邊自己打食吃吧。


雞能到外邊找到什麼好吃的呢?有青草嗎,有野菜吧,有草籽,有各種蟲子,螞蚱個,還有石頭子,雞吃的應有盡有。這時候的小雞兒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天得喂三遍。這些雞是走不遠的,你餵它的時候一招呼,咕,咕,咕,它們就都跑回來了,它能聽懂你的話,這就是農村喂土雞的方法。

山野剛子


1、 場地的選擇人流量少,無工業汙染的山區或林地,地表上有豐富的植物最好。可充分利用山林地的天然飼料。

2、土雞選擇抗病強的品種,做好疫苗的工作。提高成活率。

3雞飼料保證有營養,新鮮的。壞的飼料雞容易得病。

4有乾淨的水源。保證土雞的飲水,不能缺水。

5可以在雞群裡放幾隻大公雞,提高雞群的活躍性。比例1:15左右。

謝謝閱讀!!!





兵團娃


其實土雞與其他品種的雞管理方式基本差不多 ,某種角度而言 ,土雞更容易飼養一些,因為土雞的抗病能力要比其他品種的雞要強很多 ,土雞脫溫之前需要注意一些 ,脫溫之後基本上不需要怎麼管理了,之後每20到30天做一次全群保健 ,基本就不用考慮疾病方面的問題了 。


下面我就以100只土雞為例 ,介紹一下它的飼養管理 ,如果多或少於100只,換算比例以此類推 。土雞苗購買回家之前我們可以簡易製作一個保溫箱 ,用木頭或竹子搭建一個三到五平米的籠舍 ,高度在一米左右 ,用彩條布整個封起來 ,籠頂或某一面開一個小門 ,方便飼餵管理 ,保溫箱裡使用稻殼或樹末作為墊料 ,雞苗購買回來之後就放在墊料上面飼養 。籠頂安裝燈頭 ,使用100到150瓦保溫燈泡作為供暖使用 ,燈泡掛的高低來調節地面位置的溫度 ,一到七日齡一般為31到34℃ ,八到14日齡27到30℃ ,第三週所需溫度24到26℃ ,第四周18到23℃ ,以後雞就可以脫溫了,脫溫之後的雞可以在外面搭建一個棚舍,能夠遮風擋雨即可 ,棚舍裡可以用樹木和竹子搭幾排架子 ,晚上雞可以在上面棲息,可減少球蟲與腸炎疾病的發生。


雞苗買回來的前五天要使用藥物進行保健預防 ,可以在賣獸藥那裡購買 ,主要是針對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支原體的藥物,之後每20天到30天使用中藥抗病毒藥物保健一次 ,如果養殖的數量比較多,還需要接種疫苗來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如禽流感 ,法氏囊,新城疫 等等。

小雞前期最好使用飼料來飼餵 ,因為飼料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高 ,可以使雞快速生長,以便早日脫溫 ,脫溫之後雞就可以散養放養了 ,主要以自然界中的昆蟲花草為食了 ,早晚可適當飼餵一些玉米 ,以確保蛋白質的供應 。


惟成的殖業


1、以前看奶奶養雞都是自己家的母雞下的蛋孵出來的小雞,小雞孵出來都是喂小米。

2、等小雞大了就跟著雞媽媽出去覓食了,傍晚的時候再撒點玉米、穀子在院子裡,小雞會自己在地上找吃的。

3、農村地方比較寬闊雞有地方活動,是不喂飼料等長大了母雞就可以下蛋,基本上家裡不用買雞蛋。

4、現在土雞和土雞蛋很難買到正宗的,要去鄉下買,集市上不一定是土雞。



鄉村小戈


農村裡的土雞怎麼養?

首先你說的農村裡養雞,雞的品種很重要,要選擇本地土雞為宜,因為本地土雞適應能力強,抗病能力強。


再說如何去養。

農村養雞方式為完全放養,喂五穀雜糧,吃野花野草野蟲,無任何添加劑和抗生素,活動空間大,運動量足,公雞和母雞的比例為1:10-15。同一批雞群不能超過300只。到4個月後,就開始給母雞做好下蛋的雞窩,雞窩要選擇安靜,乾燥,略暗的地方,雞窩內可以放入一枚白色乒乓球,有“引蛋”的作用。養殖5到6個月就開始下蛋。下蛋期間可以補鈣和蛋白質的食物。不能有應激,避免外來動物和人員的打擾。散養的雞蛋營養價值非常高,口味香,外觀漂亮。


養殖都要做到預防為主的習慣,在小雞的時候就要給雞做好疫苗接種。雞舍要做好通風,乾燥,遮風擋雨,安靜。1~3日齡為34~35℃;4~7日齡為32~33℃;以後每週下降2~3℃,到第三週週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溫,並保持這一溫度。小雞最好不要過早下地,40日齡以後就可以下地,慢慢的給小雞適應大自然環境了。然後就可以給它自由覓食。做好晚上的棲息木架,儘量不要直接接觸地面過夜。

農村的土雞要半年才可以出欄,如果是自家養的,留著自繁自養,那這個時候就開始下蛋,開始孵小雞了



以上是我自己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不一樣的觀點可以在下面評論,我們相互學習。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