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7歲大齡剩女的妥協:“我後悔了,不挑了,只想嫁給老實人

1:人生很多選擇的困難就在於未來的未知性,你不確定未來如何,所以只能把握現在。但人的弱點就是不懂得知足,總想著前方會有更好的風景,而忽視了路邊途經的一草一木。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其實過去的風景,或許才是最美的。

可錯過的風景,就像錯過的人。你懊惱曾經的失去,可別人不會在原地等你。生活如此,愛情和婚姻也是如此。

我的讀者章女士就是這樣的女人,所以她的婚姻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章女士如今已經37歲了,可身旁卻還是空無一人,婚姻狀況那一欄依舊是“未婚”。很多像她這樣年紀的女人,都已經在操心兒女的學業,可章女士卻依然還在奔波於各種相親場合。

按理說,不論從章女士的外貌身材、學歷修養還是家庭背景來說,她都不應該到這個年紀還沒有嫁出去。但說實話,或許就是這些外在條件,束縛了章女士的選擇,讓她形成了一個錯誤的擇偶觀,才導致瞭如今的婚姻悲劇。

其實大學的時候,她有一個感情不錯的男朋友,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對章女士溫柔體貼,言聽計從,讓身邊的人都非常羨慕。

兩個人度過了一段幸福恩愛的時光,只可惜步入社會之後,他們的感情就遭到了現實的衝擊。

2:因為章女士的男朋友無車無房,一切都要靠自己奮鬥。雖然男朋友有能力也有上進心,但章女士依然覺得未來遙遙無期。

反觀章女士的閨蜜,找了一個有錢的男朋友,大學畢業後直接就可以準備結婚。章女士自認為自己並不比閨蜜差,可兩人在愛情上的差距,讓章女士心裡極度不平衡,也愈發地嫌棄自己的男朋友。

所以,後來的分手其實也在情理之中,與其說是情感不和,倒不如說是章女士已經開始將物質還有各方面的條件看得比兩個人之間的情感重要。

在這樣的觀念下,章女士也變得虛榮勢利,覺得自己適合更好的人。分手之後,挑選男朋友的眼光也越來越高。

因為身邊並沒有什麼優質的男人,所以章女士只能開始相親。每次相親,章女士不僅看對方的家世背景、物質條件,還看對方的長相、高度,要求極為“苛刻”。

3:章女士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在前男友和閨蜜的刺激下,覺得一定要一個優秀的人,才配得上自己;而另一方面,她對自己其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雖然章女士的條件也不錯,但並沒有到可以任意挑選的程度。所以,如果真的有所有條件都符合章女士要求的人出現,其實也不一定會看得上章女士。

只是這一點,章女士用了10年才明白。從27歲到37歲之間,章女士相了無數次親,最後都無疾而終。特別是30歲之後,章女士能明顯感覺,曾經自己看不上的男人,反而都開始看不上自己了。

對於女人而言雖然殘忍,但卻不得不承認,年齡就是女人的一大資本,這就和男人的車房一樣。在相親的時候,女人都要求男人有車有房,男人自然也在要求女人年輕漂亮。這樣的“交易鏈”其實是在把男人和女人物化,可這就是真實的現實狀況,我們無法否認。

大齡剩女的悲哀,就是婚姻往往越挑越難。如今37歲的章女士和我哭訴:“我後悔了,沒車沒房的老實男人,我也願意嫁。”

可是她卻又漸漸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沒車沒房的老實男人,也不願意娶她了。

4:現在和她相親的對象,往往是離過一次婚的,甚至還帶著孩子的。並不是說離婚的男人不好,只不過這在章女士的標準中,又下降了一個檔次,她很難說服自己接受。

而且讓章女士難過的,是她大學的戀愛對象,如今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兒女成雙。她曾經嫌棄他沒車沒房,如今他都靠自己的努力擁有了,可章女士卻不是在他身邊的那個人了。

所以,比起物質條件,婚姻裡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愛情。重視物質本身並沒有錯,但不應該把車房以及其他條件當作婚姻的唯一標準。否則,你將會失去很多很重要的東西。

面對婚姻的時候,女人不能把眼光放得太高,對自己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對待婚姻需要的是慎重,而不是清高。當愛情來臨的時候,就應該把握機會,不要因為外界條件而錯過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一個37歲大齡剩女的妥協:“我後悔了,不挑了,只想嫁給老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