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潮”,容易“悶”出病,該如何防治


鞋兒溼帽兒溼身上的袈裟溼

你笑我,我笑你,到處溼漉漉

南方的生活,南方的生活

不止有苟且,還有溼和遠方

哎 哎嗨哎嗨

天南地北到處掛,溼衣服就是不幹

洗一洗,晾呀晾,哪裡有縫往哪晾

管他發黴還是長菇

回南天“潮”,容易“悶”出病,該如何防治

“回南天”侵襲廣東已經有段時間了,最近幾天已經陽光才偶爾探頭,但天氣還是給人一種又悶又潮的不舒服感。而“回南天”是兒童患病的高發時期,也是小兒腸胃、呼吸道等疾病的就診高峰。做好傳染病的防範工作,顯得更為重要,今天就講講怎麼對付這個潮悶的天氣?

對付“回南天”第一招:“關門閉戶”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緊閉“門戶”,特別是南向和東南向的窗戶,防潮的重要時間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因為早晚的空氣溼度高。

回南天“潮”,容易“悶”出病,該如何防治

中午的時候,太陽偶爾會羞澀地探探頭,給人們一點光陽,這時候大家會想到開窗通風讓兒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但這種做法時間不宜太長,因為中午是室內外溫差最大的時候,長時間通風,可能導致室內地面、牆面溼氣更加嚴重。

對付“回南天”第二招:及時排水,使用乾燥劑。

浴室、廚房的是最容易積水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排除,如果不能也要做好隔絕工作,以免溼氣加重。

回南天“潮”,容易“悶”出病,該如何防治

除了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空調、抽溼機、暖風機除溼之外,還可以使用一些簡易的乾燥、防潮劑。但乾燥、防潮劑要儘量放在兒童觸摸不到的地方,防止發生意外。

對付“回南天”第三招:多運動,多吃祛溼食物。

“回南天”時期,應鼓勵兒童多做運動,讓孩子多出汗,對自身排溼有好處。對此有些人會說勤洗澡會讓體內的溼氣加重。

闢謠神針:這是極其錯誤的觀念,兒童是好動容易出汗多的,而汗液的刺激也是兒童溼疹的一大誘因,所以回南天應勤洗澡,保持皮膚的潔淨。

祛溼食物:胡蘿蔔、山藥、綠豆、小米、紅豆、燕麥等。

回南天“潮”,容易“悶”出病,該如何防治

但要注意食物在“回南天”是易發黴變質的,若不慎使用會引發各種胃腸道疾病,家長更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黴變及太寒涼的食物。

周圍的環境對於預防嬰兒溼疹來說至關重要,除了保持室內空氣乾燥,還要保持寶寶身體乾爽。

做好防護,寶寶開心地度過“回南天”,即將飛昇無敵小可愛。

轉自專注兒童健康的維兒康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