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做道场” 新街口街道孵出5家社会养老组织

新街口街道活用载体“边角料”

“螺蛳壳”里孵出5家社会养老组织

南报网讯 (通讯员 卢君 记者 邓露洁) 居民老龄化程度高,空间载体受限导致养老机构引入困难,供需缺口过大导致主城区一度出现“养老难”。记者近日了解到,通过活用载体“边角料”,为居民搭平台,新街口街道已孵化出5家居民自办居家养老社会组织,弥补养老服务缺口。

“来吃饭啦?”昨日上午11点刚过,已有几位老人在玄武区同仁西街7号楼下排队等候老人餐。一辆固定餐车,一架遮阳棚,几副桌椅板凳,就是“戎誉”助餐点的全副“装备”。自去年成立以来,戎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为老人提供6200余次助餐服务。

千张结烧肉、洋葱鸡蛋、三色银芽、油麦菜……打包好饭菜后,杨国新骑上电瓶车准备为老人送餐。出发前,他从后备箱中拿出一顶迷彩帽,端正地戴在了头上。“这是‘戎誉’的标志!”杨国新说。

去年8月,丁敬雷与杨国新两人创办的“戎誉”正式投入运营,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除助餐服务外,“戎誉”还为辖区内10余位85岁以上老人提供每个月3小时的日间照料服务。

每天下午5点一过,丁敬雷都会来到同仁新寓小区,探望赵芬与叶庆龄两位老人。两人是当年第一批入朝参战的文艺兵。如今,两位八旬老人均已不能下地,依靠护工和女儿照料。“两位老人喜欢听我唱红歌。”丁敬雷说。每逢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老人总会格外激动。

去年年底,北门桥社区居民李明也在街道民政中心的协调下,创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璀璨年华”。虽然办公场所仅有一间办公室,但中心已经为近40名老人开展助医、助急、助娱等多项上门照料服务。

今年年初,辖区内86岁的老人杨廷源在楼道不慎跌倒,李明电话联系知晓后,上门为杨廷源义务更换崭新的楼道灯。“老人家里一有事情,打我电话立马就来了。”李明说,“下一步准备拓展助行服务。”目前,李明已经为10余名老人固定开展助行服务,接下来将通过整合现有车辆资源,拓展服务圈。

“玄武区作为核心区,空间载体受限,缺乏用于养老机构的载体。”玄武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陈明说。截至去年年底,玄武区户籍老人11.48万,“辖区内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有助餐、助浴、助行、助乐等方面需求。”陈明说。目前,玄武区已形成以社区为基础,居家为核心,机构为补充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新街口街道养老现状是玄武区缩影。”新街口民生服务中心主任邹玲华说。据介绍,新街口街道户籍老人数量近2万人,占全部人口比例近24%。目前,街道已形成“1+6+N”模式,通过1个民生服务中心统筹引导6个社区平台建设,同时开辟N个渠道叠加的模式。5家居民自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是N条渠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