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時評】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高發態勢,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有效防控環境風險,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環保高壓態勢下,各單位對“清廢”工作空前重視,但在推進的速度和效率、動員群眾深度參與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升。


【環境時評】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01 要加強群眾監督

目前,各單位的“清廢”工作多數依靠行政手段,群眾參與度需要進一步提升。讓家家戶戶知道“清廢”工作事關個人、家庭和社會福祉,事關子孫後代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清廢”行動的同時要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同時,利用“世界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實施科普“清廢”常識、強化固廢管理、防範危廢汙染等一系列宣講、宣教活動,幫助群眾熟悉並掌握固廢管理及清理整治的一般方法,不斷提高“清廢”工作的群眾知曉率和全民參與性。此外,要用好鄉鎮(街辦)、村組(居委會)兩級組織,明確各自“清廢”範圍與責任,落實季度考評、半年考核、年終總結等制度,通過群眾評、互相議、集體商等方式,提高群眾參與度,讓大家在考核評價的同時,受到教育和警醒。

02 要持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

急功近利既是環保工作大害,也是“清廢”行動大忌。縱觀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一些是“走馬觀花”式排查,缺乏深入調查研究,這就使“清廢”工作效果打了折扣。

我們務必要引起重視。一是堅持把“清廢”行動與抓基層等工作一起抓。按照緊盯大事要事打攻堅戰、緊盯急事難事打殲滅戰、緊盯薄弱環節打持久戰的思路,切實將基層環保工作尤其是“清廢”行動納入基層建設的重要內容,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企業的主體責任,確保“清廢”工作與基層建設同籌劃、共部署、齊落實。二是堅持把“清廢”工作與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等工作相結合。圍繞提高環境質量這個核心,構建以河長、湖長等基層力量為主體,以網格為支撐,以群眾參與為保障的面源固廢排查清理網絡,確保“清廢”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三是進一步加強監管。目前,各類非法轉移傾倒的形式和手段不斷變化,加大了監管難度和強度。這需要我們著眼動態管理特點,從事物發展內在機理出發,著力引進高技術手段,著重尋求有效的對策措施,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及早化解潛在風險隱患,禁於未萌、止於未發。


【環境時評】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03 要堅持源頭分類、科學施策

從目前排查出的問題看,真正屬於危險廢物混存混放或隨意丟棄的較少。在“清廢”現場,實施科學分類的做法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這就需要我們要實實在在做一些打基礎、管長遠、利環境的工作。一是切實做好源頭分類工作。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類別,明確主體職責,細化責任與義務,堅持先易後難、分工細緻、流程簡化、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門別類做好固體廢物回收、利用和處置,逐步形成自覺自願、主動排放固廢的生產生活習慣。二是主動做好防範與整治工作。對排查出來的問題,採取遠看、近聞、送有資質單位檢測鑑定等辦法,鑑別非法轉移傾倒的固體廢物究竟屬於一般固體廢物還是危險廢物,屬於轄免範圍還是依法查處範疇,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做好防範和整治工作。三是徹底做好隱患排除工作。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落實固體廢物排放總量等制度,健全固體廢物處置企業的准入和退出機制,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嚴懲偷排偷運、違法經營、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失職瀆職等行為和事件,嚴防收集、利用、處置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