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道教医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把天地当作一大宇宙,而人身则是一小宇宙,所谓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人中有天地。其中包含着天地人同源同构、互感互应、相互关联,共成一体的天人观。

道教的这一天人合一哲学观,在历代诸多经典中均有阐述和发挥,如《三元延寿参赞书》中说:“天地之间人为贵,然囿于形而莫知其所以贵也。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发肉骨象山林土石。呼为风,呵为露,喜而景星庆云,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润而江河淮海,至于四肢之四时,五脏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

治心。治世。

天人感应,就是说人和天地是互感互应、同源同构、共为一体的。依天地、四时、节令的规律,做到顺应自然、效法天地,积功累德、广种福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对于人心浮躁、精神错乱、思想极端、行为失常,乃至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的人来说,可谓一剂济世之良药,救命之偏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