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小三江,以下是自我介绍:

我位于县境南部,东连怀集县洽水镇,南毗怀集县中洲镇,西接上帅镇及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北邻福堂镇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白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

省道263线从南至北贯通全镇,镇府驻地小三江圩距县城吉田镇与怀集县城均为50公里,全部村委会驻地都通水泥路通讯。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为什么叫“小三江”?

小三江因镇内有省洞水、甘宝水、文佳水汇合而称三江垌,民国初年出现“三江圩”之名。

1953年,并入连南后为避免与连南三江相混淆,改称小三江。

1955年,改第四区为小三江区(包括加田、上帅),开始作为行政区域名称,此后多次撤并。

1960年10月,成立小三江公社。1983年,复称小三江区(不包括加田、上帅)。

1986年,改为小三江镇。2003年12月,加田镇并入小三江镇。

2004年,被列为省级中心镇。

2005年,全镇辖三联、田心、三才、鹿鸣、省洞、加平、中和、高明、登阳9个行政村132村民小组,总人口19790人(2018年),其中壮族、瑶族人口占92%。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自然资源丰富


小三江镇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

最高温度达37℃,最低零下2℃,累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省洞和大风坑是全县风力最大的地方,有“省洞风,姑娘吹变白头翁”之称。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番薯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其中东山羊项目是全县3个农业龙头企业之一,产品远销珠江三角洲等地。

主要土特产有尖山茶、黄连茶、冬菇、灵芝、蜂蜜等。

2005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7277亩,总产量9105 吨,东山羊存栏6000多头。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镇内溪河众多,擒鸦顶是西江支流绥江的发源地,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全镇可开发量为37000千瓦,是全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

建成63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4915千瓦,并成为该镇支柱工业,年总产值4000万元。

小三江山地广阔,山地面积达32万亩,林业种植主要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形成“有山皆绿、见水皆清、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为80%,其中列入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14万亩,松脂基地4万多亩,是全县松脂主产区。

有黄猄、猴子、白鹇、娃娃鱼、桫椤、灵芝等珍稀动植物。有钨、金、铜、铁、石英等矿产资源,其中石英矿藏量为全县之最。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景色秀丽


自然风光有“连山八景”之一称“天马腾霄”的马头山,位于镇驻地以南约4公里处,山顶距省道263线2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以奇石、峻峰、奇洞和古树等自然景观著称,尚有为避战乱而修建的城堡遗址。

山顶有约3米长共275个字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记载自明末至清咸丰十一年的近两百年间的变乱情况。

山上各种植物枝叶萋迷,藤蔓交织,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负离子含量较高,为度假避暑、休养的胜地。

大风坑市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为待开发的旅游景点。

此外,还有田心温泉,出水口水温达45℃,日流量达1500立方米,是县内目前探明的首个温泉,极有开发价值。

还有颇具民族特色的壮族民歌和寿星公、舞龟鹿鹤、舞火蛇等壮族民间传统艺术。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67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687元,工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79年的73倍和32倍。

全镇办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8所,在校学生3271人,教职工174人。

设有2间卫生院、9个卫生站,医务人员31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75%。


自我介绍丨“九山半水半分田”,可以自由呼吸的小三江


以上就是小三江的简介,看完以后是不是对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呀?如果你想对我有更深入的了解,记得关注我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