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報評論員文章】減負實打實 幹事不鬆勁

減負實打實 幹事不鬆勁

■ 本報評論員

曾經,“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編簡報”“洛陽親友如相問,晝夜加班整材料”,成了一些基層幹部的工作縮影。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猶如及時雨一般,滋潤了那些經年累月受困於文山會海、疲於應付督查考評的基層黨員幹部的心窩。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幹部減負,勢在必行。近日,海墾集團黨委結合墾區實際,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農墾企業減負的通知》,劍指文山會海和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作風不實等現象,提出了實打實的舉措和剛性的數字要求。

為基層減負,重點在“減”。《通知》中提出明確要求,如集團下發的文件總量減少50%;全集團性重要會議一般控制在120分鐘以內;原則上,陪同集團主要領導調研的人員不超過5人,下屬企業陪同的領導不超過2人等等。

這也就意味著,海墾集團要在發文數量、會議時長等工作上做減法,為基層幹部減掉因形式主義帶來的諸多繁文縟節,真正給基層幹部“鬆綁”,讓他們不用浪費太多精力在材料、會議等方面。

為基層減負,看似一道“減法題”,實則是道“加法題”。為基層減負,並不意味著基層工作可以適當地鬆懈、放任無為,而是呼喚加強擔當精神、加快為墾區改革發展、為職工群眾謀福祉的作為。

為基層減負,為的是給基層幹部創造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讓真正埋頭苦幹在基層一線的工作者,精力不為形式所牽絆,熱忱不為作秀所消磨,增加他們辦實事、求實效的時間,真正把能力、實力、努力用在刀刃上,解決關鍵問題,推動實際工作。正如《通知》中強調的“強化結果導向,考核評價一個企業和部門的工作,關鍵看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職工的評價怎麼樣”。

要做好基層減負的“加減法”,關鍵還在“幹”。基層減負不是喊口號,而是釋放和激發更多基層幹部奮發作為、敢於擔當的信號。

當前,海南農墾改革發展事業船到中流、人至半山,濃厚的幹事創業氛圍已然形成,墾區黨員幹部要藉此契機,真正改進作風,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練就一身“真本領”,當好一名“實幹家”,以實績為農墾事業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