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的北大橋傳說是怎麼來的?

有娛雜談


不知道提問者為啥回想起問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北大橋是現代橋樑,沒有那麼長的歷史,沒有所謂的“傳說”。

北大橋位於大連市的濱海路中段,處於老虎灘景區和燕窩嶺景區之間,是大連市內一座很有特點的懸索橋。該橋由日本人全權投資並建造,因為當時的中日友好和瞧不起中國人,採取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

該橋是貫穿整個大連海濱風景區東西濱海路的要衝,而且也是老虎灘景區西部和鄰近的燕窩嶺景區中一壯觀秀麗的風景點。 該橋為三跨簡支加勁桁架懸索橋,全長230米,橋寬12米,其中車行道寬為8米。主索失高13.2米,失跨比1:10。

這座橋的歷史並不複雜,也沒什麼太值得大書特書的傳說,該橋就是為了紀念中國的大連市和日本的北九州市結為友好城市而修建的。在大連修建的叫“北大橋”,在日本北九州市修建的叫“大北亭”。北大橋於1984年5月1日動工,1987年5月1日竣工。

這座橋是免費參觀的,徒步濱海路時可以登橋參觀。橋上只能行駛一些小型車輛。而且,由於是懸索橋,車經過時,其晃動比較大。如果大家有空去北大橋參觀,上橋後可以感受一下。


大連的雜家


對於外地遊客來說,來大連旅遊,他們看過北大橋都感覺會特別新奇。他們往往會感嘆,“大連的確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濱海城市。”的確,北大橋應當是大連道橋當中的一座代表性建築。

北大橋位於大連海濱風景區中的老虎灘景區與燕窩嶺景區之間,是一座近海臨山橫跨山谷的旱橋。它於1984年5月1日動工,歷時3年的建設歷程,於1987年5月1日竣工。該橋橋型雄偉壯觀、新穎別緻,是大連南部海濱風景區的一景。它是貫穿整個大連海濱風景區東西濱海路的要衝,而且也是老虎灘景區西部和鄰近的燕窩嶺景區中一壯觀秀麗的風景點。該橋為三跨簡支加勁桁架懸索橋,全長230米,中跨跨徑132米,橋寬12米,其中車行道寬為8米。主索失高13.2米,失跨比1:10。由於年代久遠,而且主要是鋼結構,該橋於2015年10月開始大修,且於2016年5月通車。北大橋是大連市與日本國北九州市結為友好城市之後,為增進兩個城市友好往來的友誼象徵。北大橋與大北亭紀念了兩個城市人民的傳統友誼,分別在北九州市公園中建立一個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亭--“大北亭”,在大連市建一公路橋--北大橋。

北大橋由日本人全權投資並建造,因為當時的中日友好和瞧不起中國人,採取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這也是為什麼跨徑132米的橋造成壯觀的索橋。


半島晨報


這座橋作為老大連人有特別的記憶,可以說老大連人無人不知,也發生了許多故事,它橋有兩個名字,雙重身份。

以前一般大連人結婚,會選擇到濱海路老虎灘北大橋這一帶錄婚禮外景,這個橋面朝大海連接兩山,此地風景秀麗,還有海誓山盟的寓意,象徵婚姻長久之意。

談戀愛的姑娘小夥也愛到這裡約會觀光,所以這裡發生了很多愛情故事,大家也叫它“情人橋”,當然是來自民間的稱呼。

這座橋全名為“北大友誼橋”,不是北京大學簡稱,北為日本北九州市,大就是大連首字,從84年開始建設,耗時三年。據說橋的設計借鑑了日本,日本人也可能出錢投資建橋(待考證)。





一起玩耍去呀


為紀念大連市與北九州市締結友好城市(1979年5月結好)5週年而建造,據瞭解,設計和施工都是由中方獨立完成的,但是在建橋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曾赴日本考察過日本的橋樑建設經驗,這其中就包括北九州市與下關之間的“關門大橋”。北大橋各取“北九州”的“北”字和“大連”的“大”字,是兩市友好的象徵之一。


雜學役所


沒傳說就是日本北九州和大連市奸的


TV界一男神


北大橋的所有機加工件包括每個螺釘都是原大連重型機器廠一金工車間生產的


用戶2718456371147


老大連都知道濱海路上有北大亭和南大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