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信託“拆彈”:信託業最大規模收益權轉讓面籤啟動

本報記者 陳嘉玲 鄭利鵬 廣州報道

5月8日,廣州細雨連綿。

當天晚上7時許,“中江信託-金鶴140號”的投資者黃先生,臨出國前在廣州白雲機場簽下中江信託逾期項目收益權轉讓協議。簽完協議後,黃先生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以後中江再發新的信託產品,我一定還會買,希望雪松把中江信託的牌子重新做起來。”

本報記者獲悉,自5月8日起,雪松控股正式啟動中江信託逾期項目收益權轉讓的全球面籤行動,而黃先生正是面籤的第一人。

有信託行業人士認為,這將是中國信託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益權轉讓面籤行動。雪松控股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希望藉此推動解決中江信託歷史遺留問題,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履行此前承諾。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5月8日,中江信託官網一口氣披露了包括金鶴140號、金鶴194號、金鶴287號、金馬508號、銀象350等在內的39只信託產品收益權轉讓協議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中江信託還公告了“換帥”的消息:雪松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林偉龍接替裘強,正式履職董事長一職。

“拆彈”進展

自4月22日正式成為中江信託控股股東後,為及時化解此前的“爆雷”風險,雪松控股“拆彈”動作不斷。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在4月22日的投資者懇談會上表示,雪松控股全力支持中江信託啟動歷史遺留問題專項解決行動,對中江信託的問題負責到底,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張勁當時還承諾,將在9個月內解決逾期問題。

隨後,雪松控股方面持續推進解決中江信託歷史遺留問題,並持續公告披露進展。

懇談會結束當晚,中江信託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步公告發布《敬告投資者書》。中江信託承諾將在未來三個月內(即2019年7月22日之前)全面組織信託計劃委託人信息登記,處理好逾期信託項目問題。委託人將2019年4月22日前已出現逾期的信託計劃項下的相關利息權利轉讓給雪松控股,由雪松控股保障支付投資者在本金兌付前的利息(按原信託合同約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及付息頻率)。同時,對於中江信託的逾期項目,“之前投資者未能兌付的利息,由雪松控股先行在本文正式發佈一週之內予以墊付,後補相關手續”。

4月28日,中江信託發佈公告稱,已於當日向投資者兌付信託產品逾期收益。記者從多位中江投資者處獲知,當天下午開始,陸續足額收到了4月22日前所產生的利息收益。而這筆收益正是由剛剛入主中江信託的雪松控股墊付。

5月1日,中江信託公告表示,將在5月30日前組織所有持有逾期項目的投資者逐一完成相關收益權轉讓協議的現場簽署工作,中江信託將派專人到投資者所在城市(境內),逐一與投資者本人進行相關收益權轉讓協議面籤。

據本報記者瞭解,黃先生正是收益權轉讓協議面籤的第一人。

5月8日晚上,黃先生出現在白雲機場的一個咖啡館內。簽約現場的一位雪松控股工作組人員告訴記者:“黃先生此行是從廣州轉機出國,在與黃先生充分溝通並瞭解需求後,公司派出包含產品、財務、法務人員在內的工作組,冒雨提前兩個小時來到白雲機場,專程等待他前來簽約。”

本報記者在現場見證了簽約全程。工作人員拿出事先打印好的協議書,向黃先生逐一告知文件中的相關事項。隨後,黃先生按照流程一頁頁認真簽署轉讓協議、按下手印,並進行了錄像和錄音。

據瞭解,黃先生購買的是金鶴140號產品,投資本金為300萬元。此前拿回本金的黃先生,原本對利息已不抱希望。“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意外驚喜。”簽約完成後,黃先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之前真的對中江失去了信心,爆了三十幾個雷,根本就是無風控可言。雪松進入中江之後的做法很負責,以後中江再發新的信託產品,我一定還會買,希望雪松把中江信託的牌子重新做起來。”

品牌之戰

“黃先生的簽署僅僅是開始。”

雪松控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雪松控股將在5月8日~30日,派出10餘個包含產品、財務、法務人員在內的工作組分赴全國100多個城市,並發動海外分支機構聯動,為約2000名投資人提供收益權轉讓面籤服務。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後續將依法依規,在國家防範重大風險有關精神的指導下,切實推進解決好中江信託歷史遺留問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5月8日,中江信託在官網上一口氣披露了包括金鶴140號、金鶴194號、金鶴287號、金馬508號、銀象350等在內的39只逾期信託產品的收益權轉讓協議書。

所謂收益權轉讓,即資產所有人將部分收益轉讓出去,受讓方獲得這部分收益。過往,收益權轉讓主要在機構之間發生,投資者對機構進行個人收益權轉讓比較罕見。

一位信託公司人士表示,通過這次簽約,持有中江信託逾期項目的投資人,其利息收益獲得了明確的法律保障。“這也是雪松在用實際行動向市場表決心,一步步恢復中江信託投資者脆弱的信心。”

“當下時點,中江信託的口碑幾乎難以獲得投資者和銷售渠道的認同,要使中江信託儘快恢復正常經營,成功發佈新產品,恢復投資者信心非常關鍵。這也是大股東雪松控股不惜成本,在全國100多個城市同步推進面籤的原因。”一位長期銷售信託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客戶經理表示。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為872個,規模為2221.89億元,環比增長2.88%;信託資產風險率為0.98%,環比上升0.05個百分點。而在此起彼伏的信託產品爆雷中,中江的問題尤為嚴重,被投資人戲稱為“爆雷王”。據記者瞭解,目前中江信託有30多個項目存在到期不能兌付的問題。

“接連不斷的‘踩雷’對中江信託的品牌破壞是毀滅性的。”張勁4月22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恢復品牌信譽沒有別的方法,只能用誠信誠意去得到投資者的諒解。這也是我今天來(投資者懇談會)的原因,我認為任何華麗的修飾或拍胸口保證都毫無意義。”

“以往的金融機構出現風險處置時,大部分是投資者上門登記,遇上糾紛很多金融機構通常是店大欺客。中江這次搞上門服務,讓我們感受到大股東雪松的誠信和擔當,讓我們投資人對後續賠付更有信心。”一位持有逾期項目“金馬430號”的投資者表示。

一位接近雪松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中江信託當務之急是解決眼下的困境。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下一步發展的可能。否則,特色金融、供應鏈金融都無從談起。”

“新帥”上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黃先生面籤的這一天,正忙於“拆彈”化解困境的中江信託,也迎來了“新帥”——新任董事長林偉龍。

中江信託官網在披露39份產品收益權轉讓協議書的同時,還發布了“中江信託-中江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告”。

據瞭解,經過相關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議,選舉控股股東雪松控股的林偉龍為中江信託董事長。目前,江西銀保監局已批覆核准其任職資格。此外,中江信託於2019年4月29日換領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由裘強變更為林偉龍。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雪松控股相關人員處瞭解到,新任法定代表人林偉龍正是目前雪松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

據瞭解,現年47歲的林偉龍,曾先後在交通銀行汕頭分行、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光大證券廣東創新投行部、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公司任職,從業經歷覆蓋銀行、券商、投行、資產管理等領域。2016年,林偉龍加入雪松控股,目前擔任雪松控股常務副總裁兼任雪松金融總裁。

中江信託年報顯示,其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同比下滑62.96%;淨利潤7757萬元,同比下降55.2%;淨資產收益率0.96%,信託報酬率0.52%,人均淨利潤27.03萬元。截至2018年末,中江信託總資產94.24億元,同比下降14.3%,淨資產74.5億元,同比下降14.36%。

截至2018年末,中江信託資產管理規模1368.62億元,同比下降13.14%,其中資產分佈主要在工商企業、基礎產業和房地產業,分別佔據52.92%、14.44%和10.19%。

此前張勁曾對本報記者表示,信託業同質化競爭較激烈,收購中江信託後,將依託股東方在供應鏈領域的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優勢,主要做特色金融、供應鏈金融,進一步拓寬中江信託新的盈利空間,發揮其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獨特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