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化的恩比德,终将是小加索尔的猎物!

恩比德的魔性打法及效率

76人与猛龙的系列赛,恩比德的"魔球"化,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先来看看恩比德在本轮系列赛的一些能体现"魔球"特性的打法。

上图表明:恩比德的出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作为一个大中锋,恩比德在与猛龙的系列赛里场均只有2.6次的背打出手,而面框的突破次数则达到了场均6.2次!这活脱脱就是一个"5号位的哈登"!

恩比德素来以技术全面见长,他的攻击范围之广,方式之多,冠绝联盟所有的内线。然而,在与猛龙的系列赛里,恩比德的进攻效率太过低下:

  • 10英尺以内的出手,恩比德只有45.4%的命中率,这对于一个强力中锋来说是不合格的;
  • 中距离的出手,恩比德的命中率更是低到只有2成的命中率;
  • 恩比德场均3.4次的三分球命中率是35.3%,虽然不是太差,但猛龙和小加索尔乐于让恩比德出手三分,毕竟这打不死猛龙。天王山之战,恩比德的10次出手中,三分球占了6次,只命中了2球!
  • 而作为联盟号称内线脚步最为扎实和华丽的大中锋,恩比德场均只有2.6次的背打出手,命中0.8球则完全不及格!

小加索尔为何能锁死恩比德?

恩比德出道至今,碰到小加索尔的球队,场均只能得到14分左右,基本处在下风。本轮系列赛,恩比德场均对位小加索尔达到40.2回合,场均只能得到8.6分,百回合进攻差异值是可怜的-16.9分。猛龙当初引进小加索尔,很明显是为恩比德准备的。

小加索尔是如何锁死恩比德的呢?

首先是充满智慧的防守策略。

针对恩比德喜欢持球的特点,小加索尔尽量让恩比德的持球发动位置在远离篮筐的弧顶位置。在这一区域,恩比德对篮筐的威胁明显减弱,再加上格林和卡哇伊在小加索尔身边身后的有效保护,要么让恩比德选择三分出手,要么选择效率不高的面框突破。与猛龙的系列赛,恩比德场均6.2次的突破只能换来4分,并且只能形成0.6次的助攻,效率很低。

针对恩比德的篮下背打方面,小加索尔加强了身体对抗的级别,尽量不让恩比德在篮下有非常舒服的站位,一旦恩比德拿球,旁边的西亚卡姆,洛瑞德包夹非常及时有效。因此我们看到,小加索尔有意将和恩比德的剧烈的身体对抗选择在罚球线附近,不让他轻易来到篮下两侧站位。本轮系列赛,恩比德不仅在背打方面低产出,低效率,并且场均背打的失误率也达到了11.1%。

其次是76人不佳的空间资源进一步挤榨了恩比德的进攻选择。

本轮系列赛,76人的首发5人中,仅有雷迪克的三分命中率达到了4成以上,其次居然是恩比德的35%左右的三分命中率,其他三人三分命中率都没有达到3成。这窘迫的空间环境让恩比德的进攻选择非常尴尬。恩比德的背打,在遭遇小加索尔强烈身体对抗时,还要遭遇猛龙的凶狠夹击,还要遭遇队友的“鸠占鹊巢”。下图是76人的一次进攻,巴特勒与西蒙斯分别占据了左右两侧篮下位置,恩比德则成了高位弧顶的策应者——把恩比德当做约基奇来使用,不是战术问题,就是空间尴尬的体现。

因此,恩比德和76人如果不作出必要改变,终将是小加索尔和猛龙的猎物。

恩比德如何破局?

对于恩比德来说,与加索尔的对位,破除“心魔”是重中之重。在内线技术的雕琢上,恩比德无需证明自己联盟顶级的实力,需要的是勇气。敢于与小加索尔进行剧烈的身体对抗,才有获胜破解心魔的机会。G3恩比德发挥最好的那场比赛,正是他在比赛刚开局阶段的一次强硬内线进攻造成了小加索尔早早的犯规,破坏了猛龙既定的防守策略,才使自己在那场比赛中成为比赛的主宰者。

76人必须确立以恩比德为绝对核心的攻防体系。76人的首发,有很多攻防的多面手球员,但是真正能影响比赛的,还是恩比德。季后赛至今,76人所有首发中恩比德场均以+17.2的净效率遥遥领先。但是,很明显,与猛龙的系列赛,恩比德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核心支持,场均12次出手排在巴特勒和哈里斯之后,屈居第三。

76人应该为恩比德设计更多的高位掩护挡拆战术,让恩比德获得更多的错位和空间。恩比德兼具体型和灵活性,利用得好,在持球与无球方面灵活切换,那么其威胁力将会大增。g5的比赛中,恩比德就与雷迪克上演过高位"手递手+挡拆掩护"的自如切换,恩比德找到很好的切入空间轻松完成上篮。

事实上,76人是最会利用手递手+挡拆掩护的战术的球队。常规赛中,76人利用手递手进攻战术场均达到9.5回合得到10分,既有产出又有效率,如能坚持,将对恩比德给予很大支持,也会对猛龙的防守给予重新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