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有理走遍天下”,你怎麼看,真的嗎?

騎士悠然行


有“理”走遍天下,當然需要有個前提——這個“理”必須是通行天下,人人皆認可的“理”才行,否則你自認的道理,別人不認同甚至堅決反對之,又如何能走遍天下呢?

現在有沒有通行天下人人都認同的“理”呢?好像不多,至少我就沒有想出來什麼。為什麼人們的“理”不能通行於人世間,過去我認為主要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因為不同文化之間有文化差異,人類關注的問題就有巨大不同。

比如我小時候,總能聽到大人們說什麼“要拯救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彷彿“拯救世界”天生就是我們的責任。現在想一想挺可笑的,不是這種想法可笑,也不是不自知什麼才是“受苦”的標準可笑,而是在拯救他人之前都沒有想過也沒有問過他人需不需要我們去拯救!

一個道理,一個理想,一種思想,一種世界觀念真的不能通行天下嗎?是的,真的不能!

為什麼沒有通行天下的道理?因為人類生存方式。

人類進入文明,生存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物種之間競爭生存,變為同物種之內競爭生存,也就是說,人類生存是與他人爭奪生存資源,我們的敵人,就是正在分割資源的其他人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人說孔子他老人家,教會我們用以己推人的方法去考慮生活,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也不應該要求別人去做。可是人人都想生活的富足安逸,人人都想有“詩意的徙居”,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人口卻呈現出無限膨脹趨勢,怎麼能夠平衡這裡的矛盾呢?

我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什麼宗教或類似於宗教色彩的理念也沒有,但我知道,幾乎所有宗教都有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所有宗教與理念都認可這句話。而且我們知道所有的宗教全部是勸人向善的,沒有任何一種宗教和理念叫人做壞事,沒有任何一種宗教和理念是讓人欺壓別人的,可是即使是這樣,人類社會卻從來沒有停止過紛爭,從來沒有一天能平靜度過,人類永遠活在不斷地競爭,不斷地爭論,不斷地掙扎,不斷地戰鬥裡,安寧從文明開始,再不屬於人類!

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好像沒有過答案。

前幾天看到悟空問答有個問題:俄羅斯也是資本主義,和美國歐洲人是同一種制度,為什麼美國還要不停地打壓俄羅斯?

民主與自由的理念曾經也是我堅持的理念,認為人類就必須走這條道路,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它道路,只有向這條路邁進,中國才會有美好的希望與未來。

今天我真的不敢這麼幼稚的想問題,是的,是“幼稚”的想法,俄羅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自由與民主沒有帶給他們美好的生活,俄羅斯人大量退出共產主義思想,恢復東正教信仰依舊不被歐美接納,依舊被歐美嚴防死守著,依舊希望搞亂俄羅斯經濟。

所以我只能認為,這不是文化類型的問題,這是人類的生存方式所必然決定了的。

包括我們中國。四十年前開始打開國門改革開放,所有發達國家都是一邊倒地歡迎。因為那時候我們只是他們的市場,幾乎無力和他們競爭對抗,任何人也不會把中國當做一個威脅看待,他們看到的只是利益。

付出了各種慘痛,總之我們終於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的交流了,甚至從思想到語言再到行為再到生活細節的方方面面,我們和發達國家相差不多,這原本應該是促進彼此認同感的,但其實卻大大引起了彼此防範心,因為彼此都意識到,“蛋糕”就只有那麼大,你分的多我就會少。

“蛋糕”就是生存資源!

任何一個道理,一種理念,目的只有一個——更加清晰認知世界,人類之所以需要去認知世界,目的也只有一個——求存。

科學能夠成為普行天下的道理嗎?

科學曾經普行天下,因為科學為人類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生存空間。

原始人類站在自己的山洞前眺望,視距之內幾乎就是他的生存空間。

後來人類開始離開家園走向遠方,到幾百裡一千里之外去發展。

後來出現了古代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有人說大地是個大圓球,南轅北轍不再是個笑話了。大多數人一笑了之,可哥倫布竟然信了,還說服了某位傻乎乎的女王,於是人類開始了全球遠航。

後來科學告訴人們,肉眼阻礙了人類的繼續發展,無限小之內和無限大之外都有無數空間可以讓我們繼續,打不開的基本粒子和望不穿的浩瀚星河都等著人類去開發、去征服,生存不光需要和他人去拼搏,還要和一切可以認知的事物去死磕到底。

於是出現瞭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進入外太空→探月→登月→探火星……,於是出現了顯微鏡以及各種讓粒子們撞來撞去的東西(真不懂,不敢胡說)。

我們人類生存空間的確被大大發掘,雖然無數對外星的投資還只是很遙遠的希望與夢想,但對內的探索已經有了極大成果。說實話,我只有初中文憑,那些高深的理論一點也不懂,但有一點是知道的,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名詞,帶來了各種神話故事也不敢想象的新奇玩意兒,讓人類痴迷,讓人類不能自已。

可是,可是,可是,人類社會改變了生存方式了嗎?沒有啊!我們依舊是用著一萬年前的模式生存著,我們依舊是在和人類自己爭鬥著,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很多人都說科學是“雙刃劍”,意思是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地方,可我說,科學的確是“雙刃劍”,一面攪亂了人類的思維,一面割傷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是的!是“生存環境”!保護環境的口號喊錯了,地球不需要人類去保護,地球什麼時候需要人類保護了?一個存在了幾十億年的龐然大物,會需要一個只有幾百萬年的小東西來保護嗎?人類只能去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已,只需要讓自己多安全的生活一段時間罷了。

這樣看來,“科學”這東西,也未必就能“走遍天下”啊!

古代聖人的教誨不能走遍天下!古代教宗的言論不能走遍天下!現代最主流的思想意識也不能走遍天下!還有能“走遍天下”的“理”嗎?我真的想不起來有。


何處是家鄉


這句話看怎麼理解,我今天就碰到一件事,我腳被釘子紮了,需要打破抗藥,二十分鐘後才能打吊針,我後來過了二十多分鐘跟護士說可以掛水了,護士問過二十分鐘了嗎?我說二十三分鐘了,護士說如果未到二十分鐘掛水出啥事我們不互責任!我問她:你說話啥意思?是不是出現啥事情都是我報錯了時間?醫生為啥自己不計時?你這樣是不是把問題推的一乾二淨?

還沒過二分鐘,我身邊的兒童吊水還有一點沒吊完,護士過來拔針,兒童的家長說吊完了在拔,護士當時生氣了,說:好,好的等你吊完了在起針!家長說現在能起針了,護士:吊完了在起針!喊了三次,護土還在嘮叨:我看還是餘點水重要,還是水掛完拔針會出血重要!我問她,你這是啥態度?帶著情緒做醫生很危險!



小生哥285780832


老話說有理走遍天下,你怎麼看?

不敢苟同。至少在現在,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可以用另一句話來代替。錢權走遍天下。沒有寸步難行!

我們知道理有很多種,最常用的“公理”,即廣大民眾認同的理,“法理”即根據法律來衡量的理。

在運用公理處理同題的時候,往往會受當事人的身份、身價、地位所左右,話語權撐據在強勢的一方,強者說的話就是理,弱者說的在有理那也是屁!

法理來講,嘿嘿,也領教過了,沒關係沒人脈,即使贏得庭審法官也能運用文字遊戲讓你輸掉宣判!

所謂有理走遍天下只不過是人們對正義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現實生活當中能走遍天下地只有錢和權!


披星戴月一老農


老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按常規說,應該是絕對正確的句子,但是現代社會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現象也十分普遍了,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人緣關係,還有依靠勢力的大小,有了關係的人一定是通向人間的終點,沒有勢力的人群,走投無路,寸步都難行,假如一個人辦任何事情,理很正道,但是沒有關係,沒有背景的情況下,都是以硬碰硬的方式去辦,結果是事無辦成,一拖再拖,毫無結果,如果和另一個人發生爭執,另一個人且沒有理的情況下,依靠社會的深層關係,以及強大的勢力背景,結果肯定是辦事妥當,很快圓滿成功,所以說,一個有理的人,若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其結果是辦不成事情,一個無理的人,有了關係,又有背景,又有勢力,結果肯定是一辦就成,按照正常渠道,一定是有理的人佔上風,但現在的社會且且相反,”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在當今社會越來越不現實了,其實這都是人的私心所掌握了事情的真相所在。”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這一句話非常現實。


用戶陽光帥哥


我大老粗說錯了請大家批評。有理走遍天下要先弄清這個"理”字.理字王字旁.古時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說有權就有理.再說權字.權力權理權利有了權就有理就有力(比方說你比有權人力量大.有權人可以打你)有權就有利可圖所以說有理走遍天下不如說有權走遍天下這回電動車"新國標"的出臺.明明是設計的不合理(無後視鏡無轉向燈雙腳踏續航差速度慢力量小根本不實用)可是這是政策.你不執行.就違犯了政策.你幾千元買的電動車.專家說“超標"不準上路.給你的生產生活出行造成很大困難.經濟上造成很大損失.你只能發發牢騷.乾生氣.這就是所謂的"有理走遍天下"


張榮軒3


不說實際中的權錢色交易,單純從理上去講,這句話,也是不對的。有理無理,在不同的立場、時間、空間、不同人認知裡,結果都不一樣。舉幾個例子吧:

立場案例:最近比較熱門的中美貿易戰,都說的有理,主要是雙邊立場不一樣。

時間案例: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很多古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放今天都是不可思議的。生活中,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很多上個月很真確的事情甚至昨天的事情,昨天是對的,放今天可能就不那麼對了。

空間案例:在中國,老人要求兒女贍養,絕對是有理的,但是放到國外,可能就沒那麼站的住腳了。

認知案例:一加一等於二,普通大眾都認可,可是在最前沿的數學領域,可能要添加很多前提條件,他們才承認這是對的,這是認知不同,結果不同。還有,思考角度不同,有理可能也會變無理。好比岳飛的故事吧,就有人提出他的做法其實阻礙了國家統一,不是正真愛國的表現,從他分析的角度去看,確實也沒毛病。

所以老古話,除了有理走遍天下,還說了句,別得理不饒人。很多時候,站在你的角度和認知層次裡思考,確實是有理,但也別太叫勁了,適當的站在別人角度,所處的環境思考下。

剛是從理論上分析,這句話的侷限性。在說說實際情況,由於權錢色交易,法律規定,道德約束,風俗等等,光靠講理別說走遍天下了,估計家裡和老婆吵架都吵不贏。


吹牛兩元一斤


老話說“有理走遍天下”,後面還跟著一句“無理寸步難行”。

這兩句話經常是同時出現的,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有理才有走遍天下的可能性,至於這可能性是多少沒說,也不好說。而沒理的人想要去走天下就更難了。

對這句話表達的觀點,我持否定意見。

社會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所謂有理沒理不過是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很難判定。

有理如果想要走遍天下,還得加一條有據,充足的理由充分的證據才有可能讓你走遍天下。

比如現在經常討論的老人倒了扶不扶,為什麼大家有這麼多爭論呢?就是因為好心辦壞事,有理說不清,被倒打一耙訛人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想要做點好事不容易,你首先得確保自己扶個老人扶得了也走得了,那就需要錄像啊、路人啊給你做證,才敢去行動。

這就是拿到證據,有理有據才好行走天下。

好在現在這個社會到處都是監控,像一雙神秘的眼睛盯著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默默地提供一些鐵血證據,讓做好事的人有證明清白的機會。

所以,有理走遍天下不可能,想要走的遠一點你得有理有據。





南風償



小益鳥康樂韌掙


真的。這理字包含的東西太多了。要講理,就要把“道"擺在前面,弄清道的來去,曲直,才去理解,道路不通,堵塞,去理順,自然就通暢。人的思維不開竅,處處碰壁。往大道走,走正道,不走彎路,堅持自己正確的理念。不半途而廢。第一個到達的肯定是有堅定信仰理念的人。

理有千萬條,路有千萬道。真理,歪理,正道,大道,兇險之道,每個人經歷不一樣,命運不同,理要講,理要想。白天清醒

時,有心想事,而叫思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到好夢,每天就為那個夢境去想,而成為夢想,有的人把它作為理,也叫理想。平時用想象的思維,也叫理想。

把自己的命運疏理一下,走不同的道路,成功了,這就是理。也可以說是道理。

基於這種哲理,何愁走遍天下?

總設計師鄧公說過一句,“發展就是硬道理"。有這種理念,國家就強大。人民就幸福,平安。

作為個人,發揮個人才智,面對各種困難而樹立堅強的信心,這也是生存之理。

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的生存法則,讓別人相信你。在複雜的環境,人際關係中有你生存的理由。


自在瞭然1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人在做天在看!...這只是正直的先輩總結教育警示後輩做人的原則,同時也是那些善於偽裝的人渣們掛在嘴上的口頭用語。

一位曾同我一個單位的下崗職工,在崗時對上領導點頭哈腰,同事之間兩面三刀,早被人識破,多數人避他遠之,但從不揭穿他,助長使得他養成陽逢陰違的劣習。下崗後他故技重演,先是裝好人耍花架子敬奉領導,在社區混個職位,接著甪有影響的英模的名字成立扶貧幫困的民間小組,公開場合戴上正人君子的面具,背地裡坑蒙拐騙。一句用在他身上確切的老話;自己肛門流鮮血,給他人治痔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