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本文發佈於老虎證券社區,老虎社區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件 Tiger Trade 的社區板塊,致力於打造“離交易最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更多港美英股新股申購資訊,請關注老虎證券。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北京時間5月9日凌晨,迪士尼發佈了其第二財季財報,盤後股價+0.59%。

乍一看似乎波動較小,但如果稍微拉長一點時間尺度,會發現實際上迪士尼公司在一個月內上漲了18.07%,不僅如此,它突破了長達3年半的橫盤,創下新高。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表示,可以認為股價已預漲完畢,這份財報儘管沒有帶來更多驚喜,但是確認了導致前期大漲的“利好”。

是怎樣的利好可以讓迪士尼如此表現?財報裡又說了什麼?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將為大家解讀。

財報前正式宣告押注流媒體,跳空大漲

其實大舉投入流媒體是迪士尼早已開始的計劃。

很多人或許不瞭解,儘管迪士尼以主題公園和四大電影名廠著稱於世界(漫威、皮克斯、盧卡斯、迪士尼工作室),但實際上它真正的支柱是電視部門,該部門貢獻40%以上的營收、26%以上的利潤、一半以上的現金流。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這是因為電視部門具抗週期性、局部壟斷、現金流穩定、議價能力強,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門比電影、公園好得多的生意。

而旗下電視部門——尤其是知名體育電視ESPN——的優良業績,為迪士尼帶來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強勢股價表現。

但這樣的好日子在12-13年被奈飛打破了,許多美國觀眾不再訂閱有線電視,成為了奈飛會員(媒體稱之為“剪線 Cord-cutting”)。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而包括迪士尼在內的眾多傳統媒體集團也因此慘遭市場殺估值,最終導致迪士尼接近4年的“橫盤”。

迪士尼當然不會坐以待斃,17年8月它宣佈“和奈飛的合作協議不再續約,19年起不再為其提供新內容”,同時“19年迪士尼將推出自營流媒體,專注於影視類資源”。

隨後,迪士尼宣佈戰略重組,將流媒體部門(DTC部門)提成一級業務部門,19財年起以“電視(傳媒網絡)、電影(工作室)、流媒體、主題公園和周邊”四大部門報告業績。

接下來,迪士尼在18年斥巨資收購21福克斯核心資產,一手策劃了娛樂傳媒業內史上最大併購案。

最後,終於到了19年4月,迪士尼宣佈其自營平臺Disney+將於19年11月正式上線,並且——

A.價格低廉,$6.99/月,$69.99包年,而奈飛標準套餐現在是$12.99/月,不包年。

B.內容陣營豪華,從漫威、星戰、迪士尼公主到辛普森一家,幾乎打盡所有迪士尼(和福克斯)王牌節目。

C.無廣告,可下載到本地觀看,不會因為低廉價格而降低用戶體驗。

儘管早已知道自營平臺將要上線,但是如此大手筆的投入仍然超出投資者預期,包括:

價格出乎意料的低,原本預計持平或略低於奈飛。

內容豐富程度同樣超預期,原先普遍認為為了避免造成流媒體和電視部門“兄弟鬩牆”,內容陣營會有所控制。

高層甚至承諾會動用旗下公園、郵輪、酒店、電視臺、周邊商店等一切手段為Disney+宣傳了拉新,那麼這將意味著後者的拉新成本比預期更低。

因此市場對迪士尼的看法開始出現一定的轉變——如果迪士尼能夠成功在流媒體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則顯然不能再以傳統媒體、公園運營商的PE來估值,必然要混入部分“奈飛式估值”,這意味著迪士尼股價存在兩三年內翻倍的可能。

本季度財務穩健,但投資者關心更遠的未來

迪士尼在FY19Q2的發揮很正常: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營收盈利雙beat,業績穩定。

主題公園和DTC部門營收都實現了較大增長,不過利潤還是靠電視部門,更詳細的說,是電視部門裡的付費電視(有線電視)。

DTC部門損失3.93億美元,反應了Disney+、ESPN+的成本,以及Hulu還在虧損,但這並不超出市場預期。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除了本季度財務之外,投資者們有更多問題等待回答:

1.屢破票房紀錄的復聯4的財務細節,以及漫威的下階段計劃和財務預期。

2.迪士尼公園史上最大擴建,新園區“星球大戰:銀河邊緣”的表現。

3.Disney+的更多細節,例如內容策略,如何確保它不會和電視部門“自相殘殺”?

然而遺憾的是,復聯4於四月發佈,新園區五月開業,兩者都要在Q3財報裡才能看到更多細節,並且迪士尼並沒有“發佈下季度管理層指引”的傳統。

至於Disney+,管理層除了重申“很有信心”之外,沒有更多的細節補充。

小結:新航線啟程,前方是寶藏還是風暴?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本次財報沒有改變一個月來迪士尼的“市場重心”——

投資者仍然主要關心還未推出的Disney+。

目前來說,市場普遍預計迪士尼能夠搶下一塊市場份額,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爭議在兩點:

1.這個份額會有多大?

如前所述Disney+有3大競爭優勢,價格、內容和拉新成本。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這3大優勢是可持續的:

奈飛的成本支出大頭是原創內容,而迪士尼的內容製作成本顯然會比它低得多,一方面因為迪士尼自己就是內容製造商(奈飛主要依靠獅門、想象娛樂等好萊塢小廠商),另一方面迪士尼的IP資產可以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故此,不管是內容還是價格優勢,迪士尼都可以長期維持。

至於低廉拉新成本,由於迪士尼的渠道和業務範圍廣泛,同樣可以長期擁有。

但互聯網畢竟是個馬太效應相當強的行業,奈飛的先發優勢不可小視,Disney+的這些競爭優勢能為它帶來什麼還有待觀察。

目前,迪士尼管理層認為到2024財年末(即日曆年23Q3),plus將有6k-9k萬訂戶,1/3來自美國,2/3來自海外。

但若僅止於此,份額恐怕不足以支撐迪士尼更長遠的未來,因為分析師認為奈飛21年末就能達到2.28億訂戶。

2.會對財務和電視部門造成多大損失?

流媒體是門燒錢的業務,目前部分投資者預計DTC部門會造成如下損失: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此外,對電視部門損失的估測存在一定爭議。

樂觀者認為迪士尼可以有效部署戰略,維持電視部門的穩定,而悲觀者認為如此同質化的內容,必然導致電視部門被加速剪線,甚至影響到電影票房——畢竟迪士尼承諾新電影也會在數月內上線Disney+。

但不管哪一方,沒有人認為電視部門能夠止跌回升。

換言之,在大舉投入流媒體的情況下,迪士尼未來幾年業績和盈利會出現下滑是大概率事件,那麼市場將如何估值迪士尼?

更通俗的說,究竟會混入多少“奈飛式估值”?即使DTC部門進展良好,抬升的估值足夠彌補盈利下滑的損失嗎?

總而言之,隨著迪士尼這艘娛樂業的鉅艦轉向新的航線,投資者們需要對前方隨時保持關注——來的是寶藏還是風暴?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於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