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国语·楚语上》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上述是“孝顺”一词的出处,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我们的社会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以元代郭守业编纂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最为瞩目。

难以复制的壮举

关于这一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鲁迅先生曾有过深刻的描述:

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鲁迅《二十四孝图》

在鲁迅先生看来,想达成哪怕是模仿“二十四孝”的行为无异于痴心妄想,当然这只是表面,他的潜台词是说宣传和表演的意味太重,明显已经超越了合理的孝道,显得不近人情了。

这也跟大家的认同相符:天天吹牛的必然胸无点墨,热衷于充当“戏精”想必心里有鬼。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鲁迅《二十四孝图》

提到的“不过抛脸而已”貌似说明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且看原文中,“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当年想必没有冬笋这个品种,老母亲的愿望可以理解,但笋子肯定是哭不出来的,如果笔者去模仿,那这么嚎一嗓子会被人误解为炒作。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哭竹生笋

至于文中后面所说的“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现在看来匪夷所思,如果真实,想必是算定季节预先埋好的,恭喜一位戏精的诞生;如果假的,那就只有“二十三孝”了(或许会更少)。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鲁迅《二十四孝图》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

郭巨的行为是何等地灭绝人性?笔者只知道饥荒年代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却始终不肯相信有这种违背人伦和人性的丑恶。

朱元璋后来给这事做过一个经典诠释。

江伯儿者,母病到肋肉以食,不愈。祷於岱岳,愿母病愈,则杀子以祭。已而母愈,遂杀其三岁子祭。事闻,太祖怒曰:“父子天伦至重,《礼》‘父为长子三年服。’今百姓乃手杀其子,绝灭伦理宜亟捕治之。”遂逮伯儿,杖百谪戍海南。--明《贤识录》

这位江伯儿按照“二十四孝”的某些事迹按图索骥,如果顺利接受朝廷表彰或者天神显灵救下他儿子的话想必也能在“二十四孝”中多出一个“杀儿救母”,可惜被出生草根却眼光雪亮的明太祖一语道破:一个人连亲生儿子都下得去手,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做不出来呢?

综上,笔者看不出这样的人和事有什么值得颂扬的。

脱离了正常人七情六欲的范畴,这些人物就如同庙里的泥胎菩萨,只能供人膜拜,而不能视作榜样。

经不起推敲的某些故事

鲁迅先生批判的不是孝道或者“二十四孝”中的人物,而是这些故事的真实性。

比如“戏彩娱亲”中的老莱子。

“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二十四孝》

笔者深以为然的是,同样身为父母,当希望小孩子懂事而自立。学富五车且名声在外的老莱子扮小孩博双亲一乐也就罢了,居然以七十高龄假扮摔跤,然后“作婴儿啼”,逗得双亲开怀大笑,论年纪两位都已百岁高龄,想必老年痴呆了吧。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戏彩娱亲

现实中从未见如此“孝顺”父母之人,更未见这般荒唐的父母,孩子能够侍奉双亲自然是好,但这是亲生的儿子而非外面花钱请来的马戏班子,何忍看得下去呢?摔就摔了,何必还去“诈摔”?一定要这样才能达到“孝感动天”的效果吗?鲁迅先生说“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真是一针见血。

也许不是老莱子的“作”,而是后人非要强调某些东西的“编”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涤亲溺器

再说说北宋大家黄庭坚的“涤亲溺器”事迹,其实北宋的待遇足够养一大群仆人来伺候,但黄庭坚为了让自己牢记亲恩而每天亲自清洗母亲的马桶。

这个事绝对不值得非议,但也没什么好提倡的,如果非要在“二十四孝”上凑数的话,反而更容易让人误解为“为了孝顺而孝顺”的表演了。

“黄香扇枕”也是这个意思。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刺史)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朝野佥载》

若不是朝阳群群众举报,“二十四孝”中必然少不了“郭纯哭母”这样的神奇事迹。此人善于观察和学习,不光提前千年发现了动物的条件反射,也对当年“孝子”的门槛、好处(旌表门闾)和获取途径了如指掌。

由此也可见“涌泉跃鲤”之类的神怪现象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剖析舜的传说--逐渐接近的真相

许多事迹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在近代之前中国人是笃信无疑的,这话说的不只是“二十四孝”。

古代的选官制度很有意思,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是推举制,一堆势均力敌的部落推举一位德才兼备的酋长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带领大家对抗外部威胁。

具体怎么选当下已不可考,从传说来看,当时是以德性作为主要参考指标的,貌似并非才干。

比如尧帝当天子数十年后干的不耐烦了,想找个人接班,没想到这点小目标差点没能实现得了。

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

这位展现“洗耳朵”这种现代行为艺术的许由是一个“贤士”,他觉得尧帝想请他继任天子一事侮辱了他的志向(吾志在青云,何仍劣劣为九州伍长乎?),好吧,贤士有贤士的自我认同,但接下来一位养牛的大叔(樊坚)听了许由的叙说之后也觉得恶心,牵着牛往上游喝水去了。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许由洗耳

天子宝座连养牛的看不上,这事较真起来是没人信的。许由要么是事先说好的“托”,那么就是洞悉真相的一位“戏精”,如果贸然同意的话,故事就会变成“许由暴卒,尧帝不得已而另求其人”了。樊坚也是人精,听了不该知道的东西,不表个态是蒙混不过去的。

戏还是要演下去的,接下来就是舜“孝感动天”的故事了。大致是这样的,父亲、继母和便宜老弟拼了命地想害舜,但火烧粮仓有降落伞,下土填井会挖地道,总之就是不肯乖乖就范。更厉害的是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天帝都感动了,于是“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孝感动天

天帝是否感动笔者不知道,貌似帝尧是被“感动”了,将两个女儿和江山社稷一并交给了舜。

且不说事件的真伪,从考古和对史料的分析来看,所谓“禅让”子虚乌有,舜要么是夺权,要么是早早内定。但明面上还是推举有德之人继位的制度,所以舜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出点什么,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行家。

当年,以今人的眼光推测古人的行为也许显得狭促了点,但传说的确有破绽,尤其是将那个暴躁缺德的弟弟封为诸侯一事:舜的仁慈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个倒霉诸侯国的子民岂不是要遭殃?怕是给弟弟配合演出的奖励吧!

所谓公器,哪个时代都不带这么用的。相比许由,帝舜的“演员自我修养”的确差了许多,至少未能从一而终。

真相--选官制度下的戏精

接前文所言,“二十四孝”人物的出场其实跟社会的推崇点息息相关。

在上古的以“德”为先的“推选”阶段过后,夏禹父子建立了家天下,随之带来的是各个阶层的世袭,至春秋之前普通民众上升的几乎被锁死。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春秋松动了社会基础,而战国持续混乱的升级导致对人才的需求激增,从而出现了“士”这一阶层,不管是鸡鸣狗盗之徒还是智囊级人物,不少都有过当“门客”的经历。战国时期没有“二十四孝”人物绝非偶然,诸如吴起、范雎之类的士人都有过道德上的瑕疵,但当时都是顾不上这些的。

何况当时儒家虽然也是显说,但只是列国装点门面的表面文章,离深入人心还差得远,而法家向来只强调手段和刑罚,管住人即可。

而秦汉开创的大一统消灭了“士”阶层存在的社会基础,唯有“习得文与武,售与帝王家”一条上升途径可取。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当官呢?

数据上看,从两汉(含三国时代)和魏晋是孝子辈出的高峰,这其实与当时的社会选官制度息息相关。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贤诏》

刘邦看着朝堂上出生义军的草头班子们摇了摇头,转而要求各地推荐“称明德者”(有美德和美名者)入朝为官,不得推辞。后来演变出一个名为“孝弟力田”的制度,即将孝悌和耕田出众的两类人选任为官,到汉武帝时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察举制”。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曹操也是孝廉出仕

“察举制”主要分为孝廉、茂才、贤良、方正和文学科等科目,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孝廉科是基础和海选,而茂才科更注重被举荐者的能力,贤良等则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上升途径。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以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为举荐对象,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之所以被后世当做举人的雅称,是因为二者的身份都意味着当官的资格。两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但事实上,孝顺肉眼可见,但廉洁与否就要等当了官才知道了。且不管是孝廉还是贤良,缺乏正规的考核机制而依靠人为推荐的话,在投机分子眼中都满是空子。

第一是裙带关系。举荐人才的权力掌握在王侯到各级官吏的手中。这种政出多门的“官人法”很容易沦为官吏们拉山头的“养士”之举。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三国袁绍所言之“吾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靠荐举权打造的派系。

第二是标准主观。以德为先的官吏选任标准是没错,但这个“孝”和“德”都是一个主观化的问题,很难成为量化的标准。

科举的发展虽然缺乏对品性的考察,但密封制度发明后某种程度还是保障了一定的公平性,一如今天的高考。

第三是社会导向。两汉的沽名钓誉可谓蔚然成风,推崇孝道的社会风气不小心就会变成各路戏精的舞台。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西汉民谣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西汉不是比孝廉,更像是比惨

比如西汉的赵宣,在父母去世后他足足守了20年,地方上争相传颂他的孝道。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陈蕃那里,陈蕃感其孝德而接见了他,但寒暄之间,知道赵宣的5个孩子都是在他服孝的时候生的,这不禁使陈蕃勃然大怒,一查原来这厮在墓边另造一地下室瞒天过海。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道德经》

老子说的非常透特,并非要对贤人的不尊敬,而是不要去有意识创导某种东西。但既然察举制度则给人画了一个入朝为官的大饼,也可以为在位官员带来巨大的名望和好处,那就无怪乎这些人争先恐后了。

就这样,两汉和魏晋占据了“二十四孝”一多半的名额,一方面是察举制度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社会都刻意而为之的表现,以至于贤人不少,王莽这样的伪君子也不在少数。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涌泉跃鲤

两汉及魏晋的孝子中不乏出仕者,比如王翔、江革等,社会充满着对他们的称颂,哪怕名声再好,究竟如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察举制度还有一个毛病就是“马太效应”,当举荐贤良的功能弱化之后,势必为成为一小部分人固定上升渠道,那就是世家大族。曹丕为谋求世家大族对于篡位的合作制定的“九品官人法”,则彻底将用人权垄断与新生的士族阀门之下。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尝粪忧心

因此到了阶层严重固化的南朝,就只剩下一个“尝粪忧心”的庚黔娄了,而且是士族门阀的代表,我们姑且认为他是发自本心的孝顺吧。而这个时期平民孝子的严重缺位也体现大众的观点:再出色的演技也不能“演而优则仕”了。

再往后科举成为了主流,演技派也都被看透了,也不需要这些无谓的表演了,该孝顺的回家孝顺,最多挂个有名无实的牌坊,不孝的也最多遭受些谴责,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真正的演员--“卧冰求鲤”故事新编

将眼光切到最最有名的“卧冰求鲤”,说来这样的违背物理常识的蠢事居然有人干,甚至有人专门负责记录还载于正史。

但在笔者眼中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听说隔壁那个小伙子要去“卧冰求鲤”,我觉得肯定是有病,不然怎么可能嘛。

然后这人又回来了,还带着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吃惊之余笔者追问来历,对方开心地告诉我,我刚刚躺下,这冰就自己化开了,这鱼是自己蹦上来的,想必是有神灵庇佑吧。

我又不甘心地追问,冰化开了您没直接掉窟窿里去啊?对方尴尬的笑了笑,还好我反应快。于是我笑了笑,好吧,你说的都对。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我想,这人家里穷到连把破冰的锄头都没有,想必也不至于请人现场验证,当时也没有可供自拍的手机,姑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于是再后来,“卧冰求鲤”的事迹就广为流传了,郡守听说治下有这么孝顺的人,那肯定是我教化有方,于是将他推荐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并向京城打报告。

再后来,这个人就成了“廉孝”,可以当官了。皇帝的征召都下来了,我这位傻乎乎的邻居竟然以奉养老母为名不接受。这个傻孩子哟,难道他不会将母亲一起带去享福吗?什么,是母亲不同意?要是我能养出这么个出息的儿子,肯定不能让他这么不顾前途地待在家里。

总之,这事就这么耽误了二十年,邻居小伙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因为历任郡守的三顾茅庐和皇帝的屡次征召而名声更显,直至老母亲去世,他才不情不愿地接受征召。

小伙子已经成了中年男人,此时出仕起点不光低还很晚,但是这些都没关系,他短短十多年就从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这位就是名利双收的西晋王翔。

“及高贵乡公之弑也,朝臣举哀,祥号哭曰“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顷之,拜司空。”--《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不小心哭成了司空

原来是这么升上去的,看来当朝的司马氏并不是什么奸臣,还知道推崇忠于“昏君”的老臣,可能是曹髦的不对吧。可是,为啥他还要接受呢?再怎么说君王不是等同父母吗?

作为邻居的我则眼镜碎了一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早知道我也可以位列三公啊。

数据分析:原来只是一本宣传册

这部跨越年代,来源广泛的人物合集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代表人物,这里笔者结合正史做一个数据分析。

1.时代背景

元朝人编写的资料,几乎全部来自有点远的古代(相对成书年份而言),其中上古1人,春秋6人,两汉9人,魏晋4人,南北朝1人和唐朝各1人,北宋2人。

除去上古远不可考的因素,人数上大抵前多后少,这跟笔者对于察举制度对社会导向的影响分析相符,也跟顾颉刚先生说过的某句话不谋而合。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顾颉刚

2.人物出生

其中孔门弟子3人,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子路、曾参和闵损,天子代表2人(汉文帝和帝舜),道家代表2人(老莱子和吴猛),诸侯一人(郯子),平民8人,其余均为世家子弟或者官场人士。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既有儒门高人的以身作则,也有皇帝的身体力行,来自士农工商学官贵和皇帝等各个阶层的代表也都有,某种程度体现了现象的普遍性和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同时也暗合宣传工作的要素--大合唱的话,自然一个都不能少。

3.真实度

“二十四孝”的人物和事迹载于史册的人物,或缥缈于传说,或言之凿凿,或有怪力乱神之语,从求真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事迹都值得推敲。

见于正史者居多,比如蔡顺、陆绩和庚黔娄等,甚至王翔和姜诗的神话色彩故事也包含在内,传说中的有帝舜和老莱子,神话色彩浓厚的有董永(仙女下嫁一个月的那位)、郭巨(载于《搜神记》)、丁兰(仅见于二十四孝的孤例)。当然也有前后矛盾者,比如郯子一说他家贫母病,后又说是郯国国君,孔子之师。

在元代之前并没有过一部专门整理的孝子文献,而“二十四孝”的故事组成和来源来看,并不像一本精心制作和严密考证的专注,拼凑和牵强十分明显,体现出一种刻意为之的做作和虚伪。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南宋.朱熹

孔子一定不会认同这句话,但结合南宋理学蓬勃发展之后的社会价值观认同来看,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当定性为是一部理学思想主导下宣传“正能量”的画册兼诗集。

大音希声--真正的孝道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古老的道家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秀并不需要轰轰烈烈,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

2011年,中国评选出了当代新二十四孝子故事,且看围观一二: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张公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大屯村人)

六十四年转瞬间,百岁婆母福寿长

事迹简介:张公兰丈夫去世后,拼命干活,担起养活一家老小9口人的重任。为使婆婆过得舒适,张公兰把婆婆揽在怀里,给老人家变换姿势,扇凉驱蚊。饮食荤素搭配,菜做得有滋有味。每个星期她都要给婆婆擦洗身子一两次。婆婆小便时,随叫随到。婆婆大便费劲,张公兰就用手去抠。张公兰用她的坚强和毅力,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这一颗侍奉婆婆的爱心整整延续了64年!

颁奖词:一朝尽孝易,一生尽孝难。而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却有着天空般开阔、大海般浩瀚的孝心,侍奉婆婆整整延续了64个春秋。这颗晶莹的孝心因此更加崇高、更加伟大。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洪战辉(河南省西华县人)

十三岁铁肩担孝悌,十二年寒苦见品行

事迹简介:洪战辉只身摚起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大爱感动中国。洪战辉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他面对不幸、贫穷与孤苦,顽强坚持12年,终于使父亲病情好转,妹妹健康成长,自己考上大学,全家人重新团聚。

颁奖词:用13岁的质嫩肩膀,支撑起一个困苦的家庭。顽强坚持12年,伺候父亲,照顾弟弟,哺育妹妹,读书考学。天道酬勤也酬孝,生活的春天已来临。

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原来敬老尊贤的民族美德并没有在新的时代走向凋零,相反以一种更亲和、更合理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多了一些烟火气和人味儿。

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吧,难的不是逢场作戏的演技,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物细无声的关爱,以及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行动。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孝顺毕竟是内心善良的体现,孔子说“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而缺乏内心的认可而一味靠“演技”来维持的话更是难上加难。

新二十四孝标准--我们当在路上

2012年 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新二十四孝标准

陪伴、摆脱孤寂方面: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沟通、融入方面: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发展爱好方面: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物质关爱方面: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

上述标准是否我们都可以做到呢?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大山一般的恩情值得我们感恩和回报,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困难不是妨碍我们尽孝的理由,比如收入不高、离父母距离较远等原因客观存在。但其实父母也许从未奢求我们放下事业来陪伴左右,他们希望看到的只是儿女的独立和优秀,还有来自儿女内心的关怀,这便已经足够。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歌曲《常回家看看》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我们世世代代流传的宝贵财产,也是新时代必须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品质。与其追求古人不切实际的“壮举”,不如踏踏实实让父母过的开心而踏实。

孔子说过“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这也许才是我们人生和社会的最佳追求吧!

PS:这篇文章可能遭遇的讨伐,也许会让笔者隐姓埋名(最好是高估了~~)。其实笔者想并非全面质疑古人的操守和道德,也不想颠覆华夏道德体系,只是强调一种客观看问题的态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