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289个村成立“红白理事会”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去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把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列为该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强化宣传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着力构建文明和谐家园。截至目前,乐都区婚事新办176例,丧事简办238例,喜事俭办164例,已有289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

为有效改善移风易俗方面存在的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乐都区印发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行动的安排意见》。各乡镇、各村(社区)成立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行动领导小组,到今年底,乐都区所有行政村将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结婚彩礼、婚丧喜庆费用等明显下降。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作用,广泛宣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意义。截至目前,乐都区各村(社区)共组织召开党员大会350多场次,召开群众户代表会议700多场次,该区354个行政村,已有289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已有158个村修订完善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充分利用“乐都在线”“乐都宣传”、户外宣传栏、横幅等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尚,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提升。

此外,该区把移风易俗行动的重点聚焦在“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大操大办上,结合实际,制定了符合乐都实情的规章制度。碾伯镇42个村和8个社区率先成立“红白理事会”,并规定“红事”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大摆宴席;“白事”中的吹唢呐改为奏哀乐,披孝布改为戴黑纱或别白花,“白事待客不用酒,红事每桌10人不超过500元”等。瞿昙镇大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红白事进行引导监督,积极培树典型,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事。城台乡通过选举成立了11个村级“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办事流程和标准,在群众红白事期间主动介入进行督导。

2016年以来,该区“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注重与推动移风易俗相结合、与寻找“最美家庭”相结合,引导激励广大群众自觉向“五星级文明户”看齐。截至去年底,乐都区共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29052户,占农村人口的1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